丹元子步天歌 其五 南方七宿
張,六星似軫在星傍。
張下只是有天廟,十四之星冊四方。
長垣少微雖向上,星數歌在太微傍,
天尊一星直上黃。
張,六星似軫在星傍。
張下只是有天廟,十四之星冊四方。
長垣少微雖向上,星數歌在太微傍,
天尊一星直上黃。
張宿,由六顆星組成,形狀類似軫宿,位于其旁側。張宿下方有天廟星官,共十四顆星分布于四方。長垣、少微雖位置偏上,它們的星數在太微部分的歌訣中已提及,天尊星一顆徑直位于上方,色澤發黃。
張: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第五宿,共六顆星。
軫(zhěn):南方七宿第七宿,與張宿相鄰。
天廟:星官名,位于張宿下方,由十四顆星組成,分布四方。
長垣、少微、太微、天尊:均為古代星官名,其中太微為三垣之一,長垣、少微附屬于太微區域。
直上黃:指天尊星位置靠上,色澤發黃(古代星圖常用顏色區分星官)。
《丹元子步天歌》傳為唐代丹元子(或王希明)所作,是古代重要的星象學啟蒙著作。南方七宿部分以歌訣形式系統介紹張、翼、軫等星宿及附近星官,旨在幫助觀測者辨識星象,具有科學普及與文學傳播雙重價值。
此段聚焦張宿及其周邊星官,通過簡潔歌訣記錄星數、位置,是古代天文知識通俗化的典型體現,兼具天文學史料與文學鑒賞價值。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輕陰。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閑吟。秋在西樓西畔,秋較淺、不似情深。 夜來月,為誰瘦小,塵鏡羞臨。 彈箏,舊家伴侶,記雁啼秋水,下指成音。聽未穩、當時自誤,又況如今。那是柔腸易斷,人間事、獨此難禁。雕籠近,數聲別似春禽。
周歷革元命,天步值艱阻。烈烈張漢陽,左袒清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舊儀睹。南向翊大君,西宮朝圣母。 茂勛鏤鐘鼎,鴻勞食茅土。至今稱五王,卓立邁萬古。
淺約未曾來。一逕蒼苔。緗桃無數棘花開。怪得閉門機杼靜,挑菜初回。 幽樹鳥聲催。欲去徘徊。□□別久易相猜。幽緒一晴無處著,戲打青梅。
景龍仙駕遠,中禁奸釁結。謀猷葉圣朝,披鱗奮英節。 青宮閶闔啟,滌穢氛沴滅。紫氣重昭回,皇天新日月。 從容廟堂上,肅穆人神悅。唐元佐命功,輝煥何烈烈。
古木陰陰六月涼,幽花藉藉四時香。 絲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簾風拂床。
南國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帳,寶襪蓮花炬。 魂處自目成,色授開心許。迢迢不可見,日暮空愁予。
青田白鶴丹山鳳,婺女姮娥兩相送。誰家絕世綺帳前, 艷粉芳脂映寶鈿。窈窕玉堂褰翠幕,參差繡戶懸珠箔。 絕世三五愛紅妝,冶袖長裾蘭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 可嘆年光不相待。
閑花眼底千千種,此種人間擅最奇。 國色天香人詠盡,丹心獨抱更誰知。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 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自閉長門經幾秋,羅衣濕盡淚還流。 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
君恩已斷盡成空,追想嬌歡恨莫窮。長為蕣華光曉日, 誰知團扇送秋風。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閑憑玉欄思舊事,幾回春暮泣殘紅。
男子升沉雖系天,風花高下亦俄然。 功名未老終歸手,富貴須時小著鞭。 落魄羈懷長道路,蒼??兔嫒撅L煙。 張儀此舌欣無恙,談笑封侯會有年。
兩袖清風身欲飄, 杖藜隨月步長橋。 功名利祿皆淡泊, 悠哉游哉自逍遙。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