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蒪曲四首 其三
郎居湖水西,
妾家湖水東。
采蒪一相會,
不忍怨秋風。
郎居湖水西,
妾家湖水東。
采蒪一相會,
不忍怨秋風。
情郎住在湖水的西岸,妾身家在湖水的東岸。因采蒪菜得以一聚,便不再忍心埋怨秋風。
蒪(pò):即莼菜,水生植物,嫩葉可食,多生于江南水鄉。
郎:對男子的愛稱,此處指女子的情郎。
妾:古代女子自稱的謙辭。
一相會:一次相聚,指因采蒪這一勞動場景獲得的難得見面機會。
怨秋風:秋風本易引發離別的愁緒,此處指因相聚而消解了秋日的悵惘。
此詩或為南朝樂府民歌風格,反映古代江南水鄉的民間生活。采蒪(莼菜)是秋季的應時勞作,男女因共同勞動相遇,詩人捕捉這一場景,展現了民間質樸的愛情表達方式。
詩以簡筆寫盡水鄉男女的相思與相聚,通過空間距離與秋日時節的烘托,突出‘相會’的珍貴,語言自然如民歌,體現了民間愛情詩的清新與純真。
十年蹤跡與君同,今日魂銷執手中。
自是交深難話別,不關秋雨又秋風。
故人別我江東去,不堪回首城邊路。
明日思君不見君,惟有春云滿江樹。
六師何日不張皇,一旅能來捍朔方。
馘折四千雄虎賁,風傳草木盡鷹揚。
孤忠豈乏封侯骨,九死寧銷烈士腸。
漢壘云連成底事,軍中獨有一陳湯。
遙思成鼎日,彷佛見龍髯。物以先朝重,香從侍女添。金光浮曲幾,煙篆透疏簾。幾度摩挲看,為君長夜淹。
山骨何年劉,玄云片片黏。相傳趙氏璧,曾給漢官縑。水注兔朝飲,池寒龍夜潛。侍郎頻捧出,遙映玉纖纖。
九霄離海嶠,一息到天池。
清廟朱弦改舊聲,彈冠幾輩慶休明。
十年棄妾悲分鏡,三日新娘學作羹。
盡道臧孫知柳下,未聞魏倩薦陳平。
輸他七葉金貂貴,騎馬揚鞭紫禁城。
熏風過陋巷,不解原憲病。
床堆覆瓿書,壁掛談玄柄。
荷香浮縣門,忽動窺園興。
亭午漲街塵,負此一欄靜。
萬嫭倚嬌云,醉鬟扶不正。
三年越女留,一笑明珠贈。
尚想翠衣人,臨流對妝鏡。
小軒日未斜,高柳蟬初定。
微波不可通,坐失華年盛。
筇杖落巖州,太息山河剩。
桃葉唯古愁,竹枝發新詠。
荒齋坐晚涼,歸夢逐煙艇。
露下三更月滿林,
鶴眠未警獨長吟。
芭蕉身世都來幾,
天地中間要立心。
馬怠車煩,載不起、萬千愁思。更無奈、黃塵撲面,西風刮耳。地北天南知己少,朝晴暮雨流年駛。向壚頭、賞卻紫貂裘,拚沉醉。
曾自囑,休憔悴。奈提起,還揮淚。怕有人問著,少年心事。人倦路遙斜日淡,天寒水淺飛鳶墜。望荒榛、盡處有人家,蒼煙起。
閩浙風土異,
九日未見菊。
豐枝閟秀色,
細蓓凄已綠。
當樽折野蕊,
氣味亦棖觸。
詎知三徑中,
采采不一足。
為有清癯骨相寒
月明時候正相關
本來面貌無塵俗
更向冰池自照看
白露凈山氣,裊裊風吹衣。忽已躡空曲,巖下秋鴻飛。石缺響難聚,木長天下垂。入深不知外,履曠忘所歸。冥濛過蘿壁,見月還疑非。其下發鐘磬,徑轉聲依稀。無心境屢得,探奇情靡違。始悟澹泊趣,獨倚山家扉。
龍江煙水秋茫茫,靜海寺外千帆檣。眼前江水等一勺,寺僧為我談西洋。荷蘭真臘久入貢,雄心未饜明文皇。刑余之臣佐遠馭,戈船直指西南荒。從行白骨擲海岸,九死歸來頭亦霜。大共小球侈王會,明珠犀象盈歸裝。奇珍鉅萬不暇數,龍驤萬斛堆沈香。請看入門第一殿,以香為柱香為梁。游人傳誦五百載,手摩鼻嗅憐芬芳。稽首凈土信香國,此公所到真天堂。我聞僧語色不許,喜功好大無純王。穆滿瑤池不足信,《春秋外傳》譏白狼。史公微文大宛傳,張騫廣利謀非臧。何況魁柄假閽寺,遠人不來專出疆。千尋梁棟足瞻仰,萬人汗血誰憐傷。更看銅鼎萬鈞重,雷紋古篆追周商。洪熙元祀鄭和造,益知貨寶歸貂珰。委鬼逆焰屋明社,永樂作俑墮乾綱。兵部冊籍可一炬,良臣卓識邦家不。語僧勿祀馬三保,讀史吾欽劉職方。
誰鑿鴻蒙,最驚人處,芙蓉千丈。激蕩疑潮,崩騰似馬,羅列兒孫狀。八荒雷雨,一天蒼翠,縹緲靈旗想像。待清秋、憑陵絕頂,畫里秦川如掌。
潼關孤聳,黃河東注,俯覽翻增惆悵。颯颯天風,冷泠環佩,九節仙人杖。咄哉韓子,蒼龍回馭,那得褰衣長往。耐可拉、青蓮居士,三峰高唱。
古渡無風下直鉤
絲綸意在得鯨鰲
馬師言下揚家丑
千古兒孫草里游
送爾驅征馬,離亭葉已飛。
云山三歲別,風雨一人歸。
磧晚黃羊少,關寒白雁稀。
蒼茫望遼海,今日是王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