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曲歌八十九首 其十四
桐花特可憐。
愿天無霜雪。
梧子解千年。
桐花特可憐。
愿天無霜雪。
梧子解千年。
桐花特別可愛。只愿上天沒有霜雪降臨。梧桐子能懂得千年的深情。
可憐:可愛。
梧子:梧桐的種子。
解:懂得,理解。
千年:喻指長久的時間,象征永恒的情感。
《讀曲歌》為南朝樂府民歌,屬‘吳聲歌’,主要產生于建康(今南京)一帶,多反映民間愛情生活。此詩約創作于南朝宋、齊年間,當時社會相對安定,民間文學興盛,詩中借桐花寄情,體現了普通民眾對美好情感長久延續的樸素愿望。
詩以桐花起興,通過祈愿無霜雪、梧子解千年,表達對美好事物(或愛情)永恒的期待,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南朝民歌中‘以物傳情’的典型之作。
帝業山河固,離宮宴幸頻。
豈知驅戰馬,只是太平人。
景物皆難駐,傷春復怨秋。
旋書紅葉落,擬畫碧云收。
幾處白煙斷,一川紅樹時。
壞橋侵轍水,殘照背村碑。
喪亂家難保,艱虞病懶醫。空將憂國淚,猶擬灑丹墀。
流芳能幾日,惆悵又聞蟬。行在多新貴,幽棲獨長年。
世事嘗艱險,僧居慣寂寥。美香聞夜合,清景見寅朝。
得見明時下壽身,須甘歲酒更移巡。
生情暗結千重恨,自傷衰颯慵開鏡,擬與兒童別寫真。
菊開猶阻雨,
蝶意切于人。
亦應知暮節,
不比惜殘春。
且喜安能保,
那堪病更憂。
可憐藜杖者,
真個種瓜侯。
云根禪客居,皆說舊無廬。松日明金像,山風向木魚。依棲應不阻,名利本來疏。縱有人相問,林間懶拆書。
高鴉隔谷見,路轉寺西門。塔影蔭泉脈,山苗侵燒痕。鐘疏含杳靄,合迥亙黃昏。更待他僧到,長如前信存。
白菊初開臥內明,
聞君相訪病身輕。
樽前且撥傷心事,
擬將寂寞同留住,
且勸康時立大名。
身病時亦危,逢秋多慟哭。
風波一搖蕩,天地幾翻覆。
孤螢出荒池,落葉穿破屋。
勢利長草草,何人訪幽獨。
巡禮諸方遍,湘南頻有緣。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紗碧籠名畫,燈寒照凈禪。
我來能永日,蓮漏滴寒泉。
借住郊園久,仍逢夏景新。
綠苔行屐穩,黃鳥傍窗頻。
紫鳳朝銜五色書,陽春忽布網羅除。
已將心變寒灰后,勞君故有詩相贈,欲報瓊瑤愧不如。
高燕飛何捷,啄害恣群雛。人豈玩其暴,華軒容爾居。
強欺自天稟,剛吐信吾徒。乃知不平者,矯世道終孤。
陽和含煦潤,卉木競紛華。當為眾所悅,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艷,東園鎖名花。豪奪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嬰網雖皆困,
搴籠喜共歸。
無心期爾報,
相見莫驚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