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陳拾遺子昂感遇二首
高燕飛何捷,啄害恣群雛。人豈玩其暴,華軒容爾居。
強欺自天稟,剛吐信吾徒。乃知不平者,矯世道終孤。
陽和含煦潤,卉木競紛華。當為眾所悅,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艷,東園鎖名花。豪奪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高燕飛何捷,啄害恣群雛。人豈玩其暴,華軒容爾居。
強欺自天稟,剛吐信吾徒。乃知不平者,矯世道終孤。
陽和含煦潤,卉木競紛華。當為眾所悅,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艷,東園鎖名花。豪奪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高飛的燕子飛得多么敏捷,任由一群雛燕啄食殘害(莊稼等)。人們難道會欣賞它們的暴行嗎?華麗的車乘卻容它們棲息。它們恃強欺弱是天生的本性,剛正不阿的人確實是我們這類人。由此可知那些不平之事,想要矯正世風終究是孤獨的。春天陽光溫暖滋潤,花草樹木競相繁茂。本應被眾人喜愛,若只為一己之私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北里藏著艷麗的花朵,東園鎖著名貴的花。豪取強奪成了常理,可笑你只能徒然嘆息。
捷:敏捷。
恣:放任。
華軒:華麗的車乘,這里指燕子棲息處。
天稟:天生的本性。
陽和:春天的暖氣。
含煦潤:包含著溫暖滋潤。
秾艷:艷麗的花朵。
咄嗟:嘆息。
陳陶生活于晚唐時期,社會動蕩,政治腐敗,權貴橫行。此詩可能是他看到社會上恃強凌弱、豪取強奪等不公平現象后創作,以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的不公平和不良風氣。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象征等手法,直白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晚唐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寂寞俱不偶,裹糧空入秦。
宦途已可識,歸臥包山春。
舊國指飛鳥,滄波愁旅人。
開樽洛水上,怨別柳花新。
東園長新筍,映日復穿籬。
迸出依青嶂,攢生伴綠池。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但恐春將老,青青獨爾為。
梅花今正發,失路復何如。
舊國云山在,新年風景余。
春饒漢陽夢,日寄武陵書。
可即明時老,臨川莫羨魚。
洛陽為此別,攜手更何時。
不復人間見,只應海上期。
清溪入云木,白首臥茅茨。
共惜盧敖去,天邊望所思。
澄霽晚流闊,微風吹綠蘋。
鱗鱗遠峰見,淡淡平湖春。
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親。
何時可為樂,夢里東山人。
禪室吐香燼,輕紗籠翠煙。
長繩掛青竹,百尺垂紅蓮。
熠爚眾星下,玲瓏雙塔前。
含光待明發,此別豈徒然。
問君從宦所,何日府中趨。
遙指金陵縣,青山天一隅。
行人懷寸祿,小吏獻新圖。
北固波濤險,南天風俗殊。
春江連橘柚,晚景媚菰蒲。
漠漠花生渚,亭亭云過湖。
灘沙映村火,水霧斂檣烏。
回首東門路,鄉書不可無。
吏部明年拜官后,
西城必與故人期。
寄書春草年年色,
莫道相逢玉女祠。
西樓對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內,黃花生澗陰。
四鄰見疏木,萬井度寒砧。
石上題詩處,千年留至今。
夜夢還京北,鄉心恨搗衣。
朝逢入秦使,走馬喚君歸。
驛路清霜下,關門黃葉稀。
還家應信宿,看子速如飛。
遠公遁跡廬山岑,
開士幽居祇樹林。
片石孤峰窺色相,
此外俗塵都不染,
惟余玄度得相尋。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可嘆芳菲日,分為萬里情。
閶門折垂柳,御苑聽殘鶯。
海戍通閩邑,江航過楚城。
客心君莫問,春草是王程。
小山破體閑支策,
落日梨花照空壁。
詩堪記室妒風流,
畫與將軍作勍敵。
花宮仙梵遠微微,月隱高城鐘漏稀。
夜動霜林驚落葉,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令心地欲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