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中以梅花衣香分惠諸君皆有詩謝依韻和之
百和慇勤出省郎
清真似有雪中香
風流不在金爐煖
自轉馀薰到錦囊
百和慇勤出省郎
清真似有雪中香
風流不在金爐煖
自轉馀薰到錦囊
朱郎中殷勤地拿出百和香,這香氣清純潔凈,仿佛帶有雪中的梅花之香。風雅之事不在于金爐的溫暖,余下的香氣自然流轉到了錦囊之中。
百和:多種香料混合而成的香。
省郎:指在尚書省任職的郎官,此處指朱郎中。
清真:清純潔凈。
金爐:金屬制的香爐。
馀薰:剩余的香氣。
錦囊:用錦緞制成的袋子,多用來裝詩稿或貴重物品。
此詩為朱郎中(尚書省郎官)將梅花衣香分贈友人,眾人寫詩致謝時,作者依韻和作。反映了宋代文人以香贈答、詩文唱和的雅集習俗。
全詩圍繞'梅花衣香'展開,通過描寫香氣的清絕與流轉,強調風雅不在外在器物(金爐),而在意蘊流轉。體現文人對雅致生活的追求與含蓄的審美趣味,是宋代文人雅集唱和詩的典型之作。
旅途乘早景,策馬獨凄凄。
殘影郡樓月,一聲關樹雞。
聽鐘煙柳外,問渡水云西。
當自勉行役,終期功業齊。
峽路誰知倦此情,往來多是半年程。
孤吟洛苑逢春盡,
東歸海上有余業,牢落田園荒草平。
子建東歸恨思長,
飄飖神女步池塘。
云鬟高動水宮影,
停車綺陌傍楊柳,
片月青樓落未央。
疏柳高槐古巷通,
月明西照上陽宮。
一聲邊雁塞門雪,
孤吟此夕驚秋晚,
落葉殘花樹色中。
郭南山寺雨初晴,
上界尋僧竹里行。
半壁樓臺秋月過,
木葉蕭蕭動歸思,
西風畫角漢東城。
西園楊柳暗驚秋,
寶瑟朱弦結遠愁。
霜落雁聲來紫塞,
錦字織成添別恨,
關河萬里路悠悠。
煙嵐晚入濕旌旗,高檻風清醉未歸。
夾路野花迎馬首,自是謝公心近得,
登樓望月思依依。
珠翠香銷鴛瓦墮,神仙曾向此中游。
青樓月色桂花冷,
一從鳳去千年后,迢遞岐山水石秋。
幾到青門未立名,芳時多負故鄉情。
雨余秦苑綠蕪合,
蘋花覆水曲溪暮,獨坐釣舟歌月明。
沐發清齋宿洞宮,桂花松韻滿巖風。
紫霞曉色秋山霽,
冥心一悟虛無理,寂寞玄珠象罔中。
音容一別近三年,往事空思意浩然。
匹馬東西何處客,不見故人勞夢寐,獨吟風月過南燕。
別開池館背山陰,近得幽奇物外心。
竹色拂云連岳寺,
自是功成閑劍履,西齋長臥對瑤琴。
麻姑此地煉神丹,寂寞煙霞古灶殘。
一自仙娥歸碧落,山頂白云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
玄發辭家事遠游,
春風歸雁一聲愁。
花開忽憶故山樹,
秦川楚塞煙波隔,
怨別路岐何日休。
石壁蒼苔翠靄濃,驅車商洛想遺蹤。
天高猿叫向山月,雪髯仙侶何深隱,千古寂寥云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