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秦女樓
珠翠香銷鴛瓦墮,神仙曾向此中游。
青樓月色桂花冷,
一從鳳去千年后,迢遞岐山水石秋。
珠翠香銷鴛瓦墮,神仙曾向此中游。
青樓月色桂花冷,
一從鳳去千年后,迢遞岐山水石秋。
秦女樓中珠翠的香氣已消散,鴛鴦瓦也已墜落,神仙曾在此處游賞。青樓籠罩在月色中,桂花散發著冷意。自從秦女乘鳳飛去千年之后,岐山上的山水石頭都透著秋意。
珠翠:珍珠和翡翠,這里代指秦女樓中曾經的奢華裝飾。
鴛瓦:即鴛鴦瓦,互相成對的瓦。
青樓:指秦女樓。
一從:自從。
迢遞:遙遠的樣子。
岐山:在今陜西岐山縣東北。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游覽秦女樓舊址,看到曾經繁華的樓閣如今破敗的景象,結合秦女乘鳳飛升的傳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變遷、繁華不再。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秦女樓的衰敗之景抒發內心感慨。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歘然一自返,頭白老青山。俯鑒游魚戲,仰看飛鳥還。身隨松鶴瘦,心逐野鷗閒。旦晚清陰下,安知世路艱。
坑灰未冷已亡秦,灞岸蕭條柳不春。六郡豪家猶羽騎,諸陵風雨泣銅人。已無仙藥來蓬島,偏有遺書授漢臣。莫上咸陽城上望,回中烽火接西秦。
每思貴池魚,曾涉貴池水。美人不招來,松柏秋風起。
星離嘆暌乖,簪盍欣會晤。幸茲燈燭光,獲睹鏗鍧句。雄若河注海,纖若繭抽緒。靜若禪士定,專若獰婦妒。朱弦閟郊壇,畫戟森武庫。高將蹤漢蘇,近或企唐杜。羈悰滌故煩,雋腹飽新飫。座有吳子賢,雅多延陵譽。眾樂方具列,善聽別音度。愧余窘行役,聚鮮別乃遽。坐席未及溫,秣馬已在馭。詩殊伐木吟,曲擬驪駒賦。時夏宵苦長,天涼雨如絮。城更猶隱樓,庭雞忽號樹。悵矣明發辭,馀音寄遐慕。
浮坳豈方舟,食餌非巨鱗。鳳兮不在苞,所貴鳴及辰。當門蘭蕙鋤,何況在野芹。擁腫雖可羞,美材只為薪。促促歲陰生,感念增苦辛。
楓亭驛前荔子丹,萬安橋下蠣房寬。從教山水金陵好,總是難禁苜蓿盤。
邐迤從鑾馭,山川記昔年。時巡重講武,事豈在游畋。碣石東臨海,居庸北枕燕。帝京渾咫尺,王氣滿中天。
大明天子自天成,睿德堯年頌圣明。更比世宗昭瑞應,黃河今為圣人清。
太末徐王國,青霞洞府名。江山共吾子,風雨若平生。錦樹巖扉凈,秋杯云鳥明。應悲看棋者,柯爛未忘情。
昌江古佳郡。
崇臺巍閣壯鄉邦,攬勝來憑綠玉窗。煙樹八方開畫境,雪濤千里下清江。云連滕閣南望北,水到虔州一扼雙。正是坡公會意處,淋漓翰墨韻琤瑽。
鼎來那有說,鐺坐太無嘩。擊缶聊三奏,吹塤信一家。勸時幾禮醵,真率勝籩加。老愧詩無律,新篇極嘆嗟。
邦人知我入城闉,夾道焚香喜色新。愧我倦游灰百念,顧將何以慰斯人。
云山萬疊,似環繞宮城,爭獻顏色。流水小橋,無限凄涼嗚咽。試上平原一望,尚想見當年游獵,敗堞危樓,寫盡了一代興亡,只有杜鵑能說。行蹤至此,憑吊處,惆悵荒煙殘月。心在故鄉,風景依稀無別。獨立愴然泣下,忽送到一聲羌笛。北顧關山,更懸念白草黃沙,遙聽征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