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興八首中秋夜,江村無月而作 其七
幡沈竿折好論功,愿借前籌玉帳中。
夜度放螢然堠火,宵征依鵲嘯檣風。
鬢稀尚要千莖白,心折惟馀一寸紅。
莫忘指麾淮蔡語,天津橋畔倚闌翁。
幡沈竿折好論功,愿借前籌玉帳中。
夜度放螢然堠火,宵征依鵲嘯檣風。
鬢稀尚要千莖白,心折惟馀一寸紅。
莫忘指麾淮蔡語,天津橋畔倚闌翁。
戰(zhàn)旗沉沒旗桿折斷,正是論功的時候,我愿在軍帳中為您出謀劃策。夜間行軍點燃烽火如流螢,連夜趕路船桅在風中呼嘯,烏鵲依傍而飛。鬢發(fā)稀疏卻還要千莖雪白(堅持抗清),內(nèi)心雖受摧折仍存一寸赤誠。莫要忘記指揮淮蔡平叛的謀略,我就是那在天津橋畔倚欄遠望的老人。
幡沈竿折:指戰(zhàn)爭結(jié)束,旗幟倒下、旗桿折斷,象征勝利或戰(zhàn)事平息。
前籌:借指為他人謀劃,典出《史記·留侯世家》“臣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
玉帳:主帥的軍帳。
然堠火:點燃烽火,然同“燃”;堠火,古代用于了望敵情的烽火。
依鵲:化用曹操《短歌行》“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烏鵲意象,暗喻動蕩中的歸依。
心折:內(nèi)心極度悲愴;一寸紅:喻指未改的赤誠之心。
指麾淮蔡:借唐代裴度平淮西吳元濟事,代指抗清的戰(zhàn)略謀劃。
天津橋:洛陽古橋名,此處代指故都,暗含對明王朝的懷念。
此詩為錢謙益《后秋興八首》第七首,作于順治十六年(1659年)鄭成功北伐失敗后。時詩人已屆暮年,仍心系抗清復明,在中秋無月的江村夜中,借詩抒發(fā)對恢復大業(yè)的關(guān)切與自身雖老猶壯的報國之志。
全詩緊扣“論功”“籌策”展開,既回顧戰(zhàn)事,又自陳心志,以“鬢白”與“心紅”的反差強化忠誠,用“淮蔡”“天津橋”典故寄寓深意,是遺民詩人憂國情懷的典型寫照。
無人來伴賦《登樓》,負手荒籬當出游。
萬里山川重九節(jié),一枝風雨故鄉(xiāng)秋。
秘錢古有蘇司農(nóng),作宦今慚馬少游。
歌舞岡頭今日酒,幾人歡笑數(shù)觥籌。
樹色臨溪晚寂寥,隔簾多謝一聲簫。
偶逢故老閒相問,試望平原暗自銷。
世事不關(guān)今日酒,人情誰似舊時潮。
寸心最恨燈花落,珍重孤燈莫更挑。
勇義千鈞力,虛懷萬物容。
材名稱遠大,俊杰靄游從。
許可皆諸老,升聞到九重。
惜哉言與位,大廈折喬松。
短蓑榜輕舟,時過野僧舍。
長衫掛數(shù)珠,亦入法華社。
平生無揀擇,生死均早夜。
馀年猶幾何,久已付造化。
常嫌樂天佞,卻肯退之罵。
君看佛骨表,自是無生話。
萬卷文書一幅巾,
不將風鑒落埃塵。
桂花未綠槐花謝,
獨佩江蘺有幾人。
橐筆初隨供奉班,宮云不動佩珊珊。
歲星客共金門隱,人日歡遨玉署閒。
苑里聽鶯頻送酒,花前拄笏足看山。
深宮自是傳呼少,日日垂鞭得句還。
中秋一醉不嫌遲,莫負今宵把酒卮。
人有幽懷愛深夜,天將明月答新詩。
四山雨氣全成水,一桁樓陰倒入池。
野鶴間鷗都睡了,此時清興有誰知。
淮流如黛。六月吳篷歡共載。
解袂悤悤。兵火連天照海東。
一官垂死。訣我聯(lián)綿書七紙。
風義平生。慚愧山陽范巨卿。
雁聲嘹嚦過西樓,共客長安我獨愁。
自薦羞懷丞相刺,仙登喜共故人舟。
頻斟綠蟻凝雙眼,誰把黃花插滿頭。
取醉莫嫌歸路晚,一鉤斜月正凌秋。
疊箋書恨祇焚灰,剪紙酬神枉費財。
一半聰明知誤用,兩無消息肯傳來。
慢憑問卜蓍歸妹,悔不能醫(yī)藥作媒。
愿學維摩行腳狀,替人擔病覓人回。
炎風吹黃塵,去興不可止。
丈夫固有命,得失致悲喜。
何當永相將,錫山酌泉水。
粉黛知音難得。南國。燈下暗相期。百般嬌態(tài)上雙眉。隱約可思維。
回首鈿蟬釵鳳。如夢。顰笑總成空。靈犀何處更相通。風雨閉簾櫳。
還返初成立變童,瑞蓮開處色輝紅。
金鼎內(nèi),迥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
前度劉郎去不來,炫晴灼灼又花開。
蟠桃著子三千歲,一歲從他熟一回。
接枝換骨勝刀圭,臉暈嬌風滿舊蹊。
有問春工在誰手,避秦人在武陵溪。
蒲葉吹秋,水天漠漠。
斂影肅心,意不在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