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興八首八月初二日聞警而作 其三
龍河漢幟散沈暉,
萬歲樓邊候火微。
卷地樓船橫海去,
射天鳴鏑夾江飛。
揮戈不分旄頭在,
返旆其如馬首違。
嚙指奔逃看靺鞨,
重收魂魄飽甘肥。
龍河漢幟散沈暉,
萬歲樓邊候火微。
卷地樓船橫海去,
射天鳴鏑夾江飛。
揮戈不分旄頭在,
返旆其如馬首違。
嚙指奔逃看靺鞨,
重收魂魄飽甘肥。
龍河上漢軍的旗幟在殘陽中散亂,萬歲樓邊的烽火已漸微弱。樓船翻卷著浪濤橫海而去,鳴鏑如射天般夾著江水紛飛。揮戈奮戰卻未料敵首仍在,回師時竟遭士兵違命不從??茨庆呿H人咬指奔逃,我重新收斂魂魄,只覺此刻連粗食都似甘美。
龍河:指長江。漢幟:明軍旗幟。沈暉:夕陽余暉。
萬歲樓:鎮江古跡,此處代指前線要地。候火:烽火,古代軍事警報信號。
樓船:古代大型戰船。橫海:渡海作戰。
射天鳴鏑:鳴鏑即響箭,此處指清軍進攻的箭矢;射天喻指犯上作亂。
揮戈:典出《淮南子》魯陽公揮戈止日,喻奮力抗敵。旄頭:星名,古以為胡星,代指清軍。
返旆(pèi):回師。馬首違:士兵不愿聽從指揮,《左傳》有“唯余馬首是瞻”,此處反用。
嚙(niè)指:咬手指,形容焦急。靺(mò)鞨(hé):古代東北少數民族,此處借指清軍。
甘肥:指食物,此處反諷,言重獲生機后粗食亦覺甘美。
此詩為錢謙益《后秋興》組詩之一,作于南明永歷年間(1658年前后)。時清軍南下勢猛,錢謙益聞警(清軍進攻警報)而作,記錄抗清前線的危急局勢,反映其對南明存續的深切憂慮。
全詩緊扣“聞警”主題,通過戰場場景的動態描寫,展現抗清戰事的失利與混亂,既體現詩人對時局的敏銳觀察,亦暗含其復明理想的受挫,是清初遺民詩中記錄歷史真實的重要作品。
輕風薰細草,寒夜暮春時。
玉勒紫騮馬,羅衣白面兒。
驕行楊柳陌,喜折杏花枝。
歸向青樓飲,闌珊斗柄移。
萬里來鴻未有書,社前歸燕與人俱。
漲痕落后杭巫峽,風力高時略太湖。
深愧平生嗟靖節,一匡天下望夷吾。
延英入定中興業,早震天聲到鬼區。
于意云何,春正好、與民同樂。仍辦得、丹忱一片,向陽葵藿。落后怕遭兒女笑,瞻前未避風波作。但容吾、寂寞事丹鉛,心無怍。
換凡骨,思靈藥。騁馀力,知所托??丛旅餍囚?,穩棲烏鵲。識小故應長奮迅,啟新誰共勤磨琢。倘增輝、不棄燭光微,從頭學。
掠面微風吹宿酲,
送春空有不勝情。
風煙老盡王孫草,
時聽桑間小婦聲。
淵然性格是吾師,華翰何、劉喜并之。東野官閒聊寄跡,西湖家近稱吟脾。
篇皆邁古騷人筆,句盡空前幼婦辭。尚有一行多惠政,策名正好值清時。
肯從矮屋忍抬頭,中穩曾看白傅謳。濁世能廉誠雅度,高名不墜乃風流。
慈祥化贊弦歌洽,淡薄交真氣味投。已覺相逢惆悵晚,驪歌倏忽又滄洲。
姿神恬默性潛沉,兩載知交泐我心。射鴨堂幽欣躡履,種松庭廣快披襟。
事能持重行常穩,物到難移識轉深。何幸南行來召伯,口碑從此遍佳音。
陌上花開花信稀,
楝花風暖飏羅衣。
殘花和夢垂垂謝,
弱柳如人緩緩歸。
收罾漁浦青裙女,出米商船白纻郎。
水小交關江上市,空山落日暮煙蒼。
齋廚冷落山頭寺,人物蕭條水上村。
幾葉商船泊清淺,一星漁火照黃昏。
琴風凄斷泣孤鸞,霜月驚看花魄殘。
勁節不磨天地老,幽懷有恨水云乾。
帷空祗是存冰檗,鏡破還同折鏌干。
含笑九原雙比翼,貞心長徹海波寒。
夜聽胡笳鬢盡絲,
暗看南雁憶歸期。
黃沙白草空明月,
忍讀河梁送別詩。
芊綿春草合,竹外發寒梅。
山勢依城轉,江流抱郭開。
澹煙群鳥去,微雨一帆來。
回望嚴陵瀨,清風滿釣臺。
春浮香雨灑曼陀,
一寸橫波抵愛河。
不是散花天女使,
如何能起病維摩。
世路紛驚眼,瞿塘更孟門。繳還腰下組,歸去谷中村。桂樹堪招隱,桃花欲問源。從今三徑草,不敢怨王孫。
龍性誰能降,鷗盟自可親。好將湘上水,一洗馬前塵。蕙帳眠山月,荷衣伴角巾。羅浮峰四百,猿鳥已迎人。
豈為疑蛇影,吾其料虎須。生來無媚骨,故態本狂奴。仙境多羊石,南溟勝鏡湖。何妨攜雨管,窗下著潛夫。
故鄉今已到,更有醉中鄉。兒解腌蒲俎,妻能錄酒方。朝朝九醞里,日日七賢旁。莫笑馀全懶,栽花雨后忙。
一村如斗大,煙月頗無邊。已創祝雞柵,還開放鶴田。浦沙堪系艇,魚鱉不論錢。直到歸耕處,方知沮溺賢。
竹園吾舊里,改號小柴桑。松菊徑還在,壺觴日更長。云邊聞吠犬,花下問漁郎。誰似清都客,惟留鹿鶴糧。
一去重來發已星,
八年歸老臥漳濱。
似曾相識滿天下,
不信憐渠未有人。
夢醒今朝悟昨非,回頭往事與心違。
云間謁帝星初曙,花底朝天露未晞。
不為從王憂寤寐,敢將報母換輕肥。
君恩已許煙霞懶,好把魚竿問釣磯。
小隱山林大隱廛,市塵吹不到書邊。
知他孟喜傳誰易,僅一侯芭受我玄。
古有飯牛仍扣角,世無騎鶴又腰錢。
溪光門外清如鏡,莫遣胡公涴菊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