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花游?掃地游
野亭話別,恨露草芊綿,曉風酸楚。怨絲恨縷。正楊花碎玉,滿城雪舞。耿耿無言,暗灑闌干淚雨。
片帆去。縱百種避愁,愁早知處。
離思都幾許。但漸慣征塵,斗迷歸路。亂山似俎。更重江浪淼,易沈書素。
瞪目銷魂,自覺孤吟調苦。小留佇。隔前村、數聲簫鼓。
野亭話別,恨露草芊綿,曉風酸楚。怨絲恨縷。正楊花碎玉,滿城雪舞。耿耿無言,暗灑闌干淚雨。
片帆去。縱百種避愁,愁早知處。
離思都幾許。但漸慣征塵,斗迷歸路。亂山似俎。更重江浪淼,易沈書素。
瞪目銷魂,自覺孤吟調苦。小留佇。隔前村、數聲簫鼓。
在野外的亭子中話別,遺憾那帶露的野草連綿不斷,清晨的風讓人酸楚。心中滿是哀怨愁緒。此時楊花如碎玉,像滿城雪花飛舞。兩人默默無言,暗暗地淚水灑落在欄桿上。小船離去。縱然有千百種躲避愁緒的辦法,愁緒早已知曉我所在之處。離別的思緒有多少呢?只是漸漸習慣了旅途的風塵,連北斗星都迷失了我回家的路。那亂山如砧板,再加上江水浪濤浩渺,書信也容易沉沒。我瞪大眼睛黯然神傷,自覺獨自吟詩音調悲苦。我稍稍停留佇立。隔著前面的村莊,傳來幾聲簫鼓之聲。
芊綿:草木茂盛、連綿不絕的樣子。
耿耿:形容心中不能寧靜。
斗:指北斗星。
俎:砧板。
書素: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可推測,應是詞人在送友人遠行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人們生活漂泊不定的時期,詞人自身也可能有過不少羈旅經歷,故而在送別友人時,感慨萬千,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離別之情展開,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離別的哀傷和旅途的迷茫。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詞人較高的藝術水準,對研究古代離別題材詞作有一定參考價值。
燕子高樓水上開,楚江風雨竹枝哀。賈帆未向門前落,孤負春潮日日來。
水落寒江露釣磯,春時去路已全非。郎今無那舟行遠,匹馬先從間道歸。
一陣陰云一雨來
驅除煩暑灑塵埃
山川固不為迎合
豈是先知地主回
壯已不如人,老矣何須問。縱有因人成事時,錄錄悲公等。
新態看來多,舊事提他怎。那個邯鄲道上行,仆仆何時醒。
與君同避世,老眼閱桑田。
灑淚登臺日,編書閉閣年。
花詢蘭里發,月憶鑒湖圓。
可得還江上,來尋詠史船。
教人知遁甲,
笑客問勾庚。
不嗔人作腐儒看,
斷簡堆中興未闌。
更事愈懷憂國切,
苦心始覺著書難。
流泉激激人聲遠,
修竹蕭蕭暑令寒。
四海諸公常共處,
北窗何地著身寬。
纖纖涼雨打窗紗,
坐對高僧偶試茶。
遙憶石橋秋水畔,
西風開遍白蓮花。
平生寥廓意,
持此結情親。
明月隔千里,
滄洲同幾人。
依依寒雁渚,
淼淼落花津。
我獨乘桴去,
思君愁白蘋。
烽火倉皇竟棄城,金戈鐵馬大江聲。能繩祖武真賢嗣,不殉封疆負圣明。有詔生禽收印綬,何顏茍活見公卿。一帆高掛歸滄海,那管東南再用兵。
鼙鼓無聲下太行,疆臣受命倍蒼涼。三軍全變知援絕,一死寧甘替國亡。莽莽神京捐右臂,涔涔血淚染征裳。不堪回首并州道,無數寒鴉噪夕陽。
保身容易保民難,首鼠終羞持兩端。一夜江淮新棨戟,十年君國舊衣冠。能知時務真豪杰,更造乾坤定壯觀。此老平生多快舉,旁人莫笑少心肝。
雅量包荒萬象涵,口碑自昔播東南。志同范老憂勤見,名比溫公婦孺諳。本冀異時隨馬帳,不圖此日痛羊曇。他年重過西州路,掩袂難禁淚眼含。
山月未出,海云忽飄。
瞑目而坐,歸路迢迢。
布袋里頭無長物,許誰胡蝶夢溪橋。
仙子衣裳云不染
天人顏色玉無瑕
月寒桂樹猶藏魄
海凍珊瑚未放芽
河漢澈,碧霄晴,九華仙子到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纖云卷盡月分明。
香露濕,草晶熒,起看大地盡瑤璚。下界千門人寂寂,空山夜靜海波聲。
仙子去,眇云程,天風杳杳佩環清。回望九州煙霧白,千山月落影縱橫。
萬里春回漢苑西,禪林獨步訪幽棲。
雪消石磴流澌急,云盡柴門落日低。
歸雁每從南浦見,新鶯多在上林啼。
清尊且約尋芳去,匹馬西山路不迷。
對鏡撩花,挑燈想夢,畫煤難認芳標。自在簾櫳,淥波初染煙篙。沉沉寒食梨花夜,悄亭臺、幔卷香潮。誤年時、隔雨樓低,佇月廂遙。
蜀弦暗澀文園病,賺夢魂飛亂,喚醒嬴簫。抬眼東風,今番尚有紅橋。浮花浪蕊涌相訊,裹芳心、只在櫻梢。驗當初、指印窗紅,那角星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