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洞辭
河漢澈,碧霄晴,九華仙子到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纖云卷盡月分明。
香露濕,草晶熒,起看大地盡瑤璚。下界千門人寂寂,空山夜靜海波聲。
仙子去,眇云程,天風杳杳佩環清。回望九州煙霧白,千山月落影縱橫。
河漢澈,碧霄晴,九華仙子到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纖云卷盡月分明。
香露濕,草晶熒,起看大地盡瑤璚。下界千門人寂寂,空山夜靜海波聲。
仙子去,眇云程,天風杳杳佩環清。回望九州煙霧白,千山月落影縱橫。
銀河清澈,碧空晴朗,九華仙子降臨人間。清涼的夜晚在山頭吹奏玉笛,纖細的云被卷盡,月亮格外明亮。香露濕潤,草葉晶亮,起身看見大地一片玉潔冰清。人間千萬門戶寂靜無聲,空山中夜靜時傳來類似海波的聲響。仙子離去,云路邈遠,天風杳渺,環佩清響。回望九州煙霧彌漫,千山月落,影子縱橫交錯。
河漢:銀河。
碧霄:藍天。
九華仙子:傳說中居住于華陽洞的仙女。
玉笛:玉制的笛子,此處形容笛聲清越。
纖云:薄云。
晶熒:同“晶瑩”,形容草葉光亮。
瑤璚(jiāng):同“瑤瓊”,美玉,此處形容大地潔白如美玉。
下界:與“仙界”相對,指人間。
眇(miǎo):通“渺”,遙遠。
佩環:仙子身上佩戴的玉飾,走動時發出清響。
九州:代指中國。
此詩或為詩人游覽華陽洞(多為道教圣地,如安徽天柱山華陽洞)時所作。通過想象仙子的活動,結合洞中山夜之景,既描繪實地見聞,又融入神話色彩,反映了詩人對自然奇觀的陶醉與對仙境的浪漫想象。
全詩以“仙子降臨—留駐—離去”為脈絡,通過三組畫面的轉換,展現仙凡交織的奇幻場景。語言清美,意境幽遠,既具山水詩的靈秀,又含游仙詩的浪漫,是一首融合寫實與想象的佳作。
玉殿承恩日,秋風出塞時。山川開道路,書劍逐旌麾。文雅時賢惜,聰明圣主知。鹡鸰原上望,莫遣馬行遲。四牡去骎骎,來鴻送別音。塞云低晚色,關日下秋云。篋有新題句,囊馀舊賜金。空同今夜客,去住兩關心。
翡翠如屏疊嶂圍,碧紗籠罩晚煙霏。紅裾玉面偏遙見,幾處菱歌信棹歸。垂柳臺前半勒韁,桃花馬上少年郎。尋歡不值還追去,繞盡新荷十里香。輕風吹水蕩平瀾,日午漁鉤未上竿。幾處洗妝流粉膩,里湖波煖外湖寒。
十二芙蓉名士集,十三楊柳女兒妝。新詞紀事應回首,舊夢懷人各斷腸。凍海任留泥爪雪,冰天莫憶馬蹄霜。滬濱萬里嬋娟月,不照歡筵照別觴。
江岸墳荒草棘秋,朱陽南下重君憂。弓刀近塞人煙少,林壑經霜虎跡稠。究竟畏途知有漸,激昂高義報無由。從今弟侄通家了,莫向瓜田認故侯。
馬上蒙頭十里馀,偶穿疏柳到僧廬。不因坐久心塵凈,為愛看山好讀書。
黃牛來勢瀉巴川,疊日孤舟逐峽前。雷電夜驚猿落樹,波濤愁恐客離船。盤渦逆入嵌空地,斷壁高分繚繞天。多少人經過此去,一生魂夢怕潺湲。
舟閑人已息,林際月微明。一片清江水,中涵萬古情。
海門峙江中,洪流束泱漭。夕陽送輕舟,清風來五兩。過峽速如駛,山容共俯仰。一山聳壁崖,一山郁林莽。帆映兩山青,篙擊亂石響。恰接中浤勢,黃流溯遠上。眼前浮玉峰,秋痕入蕭爽。擊楫興自豪,杖策景空想。吾生果何為,波濤亟來往。漁人獨自閒,晚潮時舉網。
前日宴高臺,朔風寒入口。昨朝游洞天,雪花大如手。雪消風未消,今夕會良友。泥融濺街衢,折柬快出走。主人步失足,興濃忘掣肘。陟山艱杖藜,鋪席能對酒。酒酣令愈奇,籌竹獻左右。西子紗浣妍,東施顰效丑。偉哉范少伯,沼吳功不負。泛湖亦澆愁,觴政妙無有。我是于越人,愿從大夫后。網設不罹鴻,兔盡走烹狗。消寒僅旬月,美酒費百斗。一飲一集成,待到春九九。
春宵宛轉山亭臥,喜見亭前千萬峰。仙客每從云外至,主人疑是洞中逢。輕煙細捲疏簾雨,孤月遙傳古寺鐘。舊日石橋流水過,至今識面有青松。
乳鴨池塘,初鶯院落。回頭往事全如昨。人生那得似東風,東風依舊穿簾幕。萬里苕苕,尺書空托。一春但見離懷惡。勝游別后負南園,花間閑煞秋千索。
蜂薰脾蜜麝薰臍,香染薔薇色染梔。大似幽蘭懷隱操,有心聞處得香遲。
怒濤噴雪戰魚龍,架篾成橋裊半空。世路險夷那不有,此心安處本來同。
城外尋僧遠,居常信馬蹄。移時取香飯,半日濯靈溪。白馬迎人下,清猿對客啼。亭前有封殖,試為問紅梨。
昔人注爾雅,大儒以為誚。學詩貴多識,圣言厥有詔。下博梯上約,后進曷克劭。矧于點?間,懵弗省體要。俗喙僅能□,古吭略未剽。四聲故?拘,六書本幻妙。嘑姓駭厙暨,辯義謔篤笑。往訛足可戒,夙是政宜肖。郊霓縱劣約,窗岫寧蹈眺。鯫也缺茲析,寸抱踏??。探架獲塵帙,偶幸脫斯燎。壁蟫蝕心胸,不受俞扁療。糲食忘調饑,微膏戀殘照。幽暗發蒙篰,乖剌合券約。稍免杕杜辱,敢倚陬隅俏。虛空了無味,強作吳牯噍。稅駕如還鄉,舍爵欲告廟。一方筆千名,擬謨貯深嶠。桑榆老禿翁,廊肆付周召。詎思玉豉餌,豈羨金鹽釂。庶異速朽子,霜原委荒燒。眼前黃口兒,曲踴詫壯少。但喜觥醽醁,靡肯囊熠耀。吾衰□□苦,汝健騁輕趬。布谷會有時,焉得常鹯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