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雜詩六首 其三
高壟湖田萬頃平,今年新漲可憐生。晚來幾陣蘋風起,個個漁航屋上行。
高壟湖田萬頃平,今年新漲可憐生。晚來幾陣蘋風起,個個漁航屋上行。
出仕每辭榮,歸休但力耕。
儉勤貧亦足,戒懼禍終輕。
學自不欺始,智由無事行。
書紳及銘座,勉勉盡吾生。
精誠歸帝子,
大節凜冰霜。
慷慨同千古,
從容共一堂。
蘭焚山失色,
玉瘞土留香。
捲地悲風至,
蕭蕭起白楊。
蒼天哭殺西來意,
爭似天津看弄猴。
述夢終愁多蹇澀,
捋須自悔不摟{扌叜}。
芩連難抑虛腸火,
脂粉徒填色眼溝。
誓把一鐙燒棧道,
蜀王無跡問金牛。
從龍初沐圣恩波,詔選詞臣辟制科。格外郎官叨與試,本朝異數恐無多。
經年廷議許臨軒,今日真承圣主恩。櫜筆曉趨雙闕下,恭隨臚唱入端門。
袞衣黃幄殿中間,玉幾憑臨咫尺攀。跪迎爐煙宣履歷,分明覿面識龍顏。
面對安詳霽圣容,香煙深處閃重瞳。天心可否無人識,御筆高低點不同。
唱罷勾臚肅仗齊,小臣分號殿東西。千官班靜相公出,恭請天恩御賜題!
內外關防視鎖闈,金吾傳奉凜天威。書生邏卒尋常見,爭似銀貂共錦衣。
內臣黃帕捧書來,香案從容信手開。遙見閣臣承旨起,御題擬就圣人裁。
麻紙龍文拂案黃,欲登宸翰費端詳。猶防次第違經傳,口詔傳宣有巨珰。
蹕聲起去晷將斜,老筆難矜舊有花。日暮大官勤賜膳,傳聞輦駕在「文華」。
詞瀾正倒夜偏闌,中使頻催蠟燭殘。帝輦欲還宮漏促,花磚隊隊宿鹓鸞。
當場灑筆慣驚人,錦玉圍觀訝有神。剔燭細書「光武論」,內家也解點頭頻。
分衡早敕玉堂仙,夜半簾前忽放還。獨召閣臣留便殿,堂餐直被禁中傳。
侍臣收卷上親臨,慚愧么么費圣心。謄錄諸生沾帑賜,同朝爭羨主恩深。
未央宮闕卷初呈,內殿班齊賀圣明。面敕言官嚴檢舉,當軒拆號御填名。
中興特重玉堂賓,固請加恩放八人。不是圣朝恩太吝,分明珍惜籠微臣。
最憐新進與同升,郡吏、曹郎籍漫憑。曾荷相公援例請,圣恩特賜一條冰。
曠典能無舊例遵,榜頭端屬首揆掄。即居盧后猶疑忝。盛事寧堪第一人!
煌煌手詔夜深傳,八士同時入木天。才是國恩難報日,旁人莫漫羨登仙!
敕使凌晨候謝恩,口傳天語浹春溫。榜中怕有馮唐老,為報青年慰至尊!
新恩初許禁中行,為謁先師閣吏迎。再拜中堂前致謝,共稱天子讓門生。
紅橋女兒顏如玉,霧鬢云鬟好妝束。十五盈盈竟體蘭,雙蛾淺畫宮螺綠。初學秦箏譜鳳皇,乍拈斑管寫鴛鴦。矯癡不解相思字,嫵弱偏過姊妹行。
綺窗繡戶春風里,時人休比常桃李。未肯輕隨柳絮飛,等閑不逐游絲起。三月三日天氣和,相邀女伴蹋青歌。歸來瞥被王孫見,住幰停鞭情較多。王孫結客崇意氣,殷勤不惜千金質。鳳尾文綾剪作裳,鵠頭火錦裁成被。油碧迎來夾道看,罽輪十隊送長安。香含豆蔻春猶淺,露浥芙蓉曉正漙。交龍小袖輕衫窄,昨夜蜂黃新退額。斗帳流蘇百寶裝,云屏珊枕熊須席。綠幕紅鐙宴正頻,當關客不報平津。蜂嘗野蜜花房暖,鶯啄含桃露顆勻。江頭繡翼欣初比,誰道恩情判溝水。
可憐園繭但成絲,豈有安榴能結子。長眉拂拭鏡鸞羞,白露無情團扇秋。惟余玉箸千行淚,日向紅橋橋下流。
賣酒樓何處,荒臺尚祀雞。
人煙汧水北,鄉夢益門西。
山入回中亂,天臨劍外低。
子規如識我,猶為盡情啼。
兵亂連三載,年荒馀幾家。久聞人食草,仍報盜如麻。憂國愁心死,傷時淚眼斜。平田棲白骨,千里見飛鴉。
群盜猶相煽,官軍且未來。四山煙霧塞,一水道途開。近郭多豺虎,春田半草萊。時時消息異,嗚咽壯心哀。
一片秋云墜海邦,
昨來對鏡雪痕雙。
寒生藥銚吹殘火,
風至氈裘擁破窗。
伏枕似逃文士會,
閉門不受酒人降。
此間歸思知多少,
夢逐驚鴻渡皖江。
親朋歲月個蕭閑
情話纏綿禮數刪
喜盡東華塵土否?
一秋十日九湖山
度柳穿橋聽午雞,一溝春水國門西。行人不用傷新別,看取塵間萬馬蹄。
酒酣馳馬笑彎弓,便擬長驅向虜中。但恐老儒無骨相,不堪劍履畫南宮。
君王重老降褒書,特賜宣陽宅一區。聞說會稽人不識,鑒湖還肯借臣無。
天開圖畫出塵氛,
并列羅浮更不群。
潮勢全吞南海月,
樓光半入北山云。
桄榔樹色晴中見,
欸乃歌聲靜裹聞。
便欲乘風跨黃鶴,
掀髯一問碧霞君。
綵勝兒童急報晴,
稍從爆仗辨春聲。
欣符舊歷渾慵記,
只與山靈管送迎。
小艇乘流駛,桃花水上行。
湖連雙岸闊,天遠一峰晴。
歲月風塵老,江潭性命輕。
空嗟髀肉滿,況近蜀王城。
韶華向曙海天開,
紅蕊青枝照水隈。
鎮日書窗無客至,
小簾風煖燕飛來。
江干諸姊妹,
此夕正相思。
那信寒閨內,
孤鐙獨賦詩。
天涯淪落久,
能免怨離群。
賦盡傷心句,
何由寄汝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