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龍君貺求所居垂蔭亭岷堂二首
蔥蔚敬亭非索漠,幾希陶宅繞扶疏。江山壯觀惟人助,祖禰高情陟彼砠。雄筆仙才鐫勒見,屬車塵界默存書。柴荊雖掩漁竿掛,旌戟嵯峨表舊廬。
岷陽英杰古賢鄉,侍史香爐今望郎。柬擢欲書丹鳳詔,夢魂勤到碧雞坊。已應盛美摽其茇,不比畸人愚厥堂?;码弘S江歸碧海,讀書源派亦誠長。
蔥蔚敬亭非索漠,幾希陶宅繞扶疏。江山壯觀惟人助,祖禰高情陟彼砠。雄筆仙才鐫勒見,屬車塵界默存書。柴荊雖掩漁竿掛,旌戟嵯峨表舊廬。
岷陽英杰古賢鄉,侍史香爐今望郎。柬擢欲書丹鳳詔,夢魂勤到碧雞坊。已應盛美摽其茇,不比畸人愚厥堂?;码弘S江歸碧海,讀書源派亦誠長。
第一首:敬亭山草木蔥蘢并非荒涼,近似陶淵明宅旁枝葉扶疏。江山的壯麗景觀需人助力,祖先的高潔情懷如登石山。文豪的筆力與仙才鐫刻可見,隨從車駕的塵界默默存書。柴門雖掩但漁竿高掛,旌旗戟戈高聳彰顯舊居。第二首:岷山之南是英杰古賢之鄉,今有近侍之臣成為朝中望郎。選拔將書丹鳳詔書,夢魂常到碧雞坊。已應盛美標記草舍,不比異人使堂愚鈍。官牒隨江歸入碧海,讀書源流確實久長。
蔥蔚:草木茂盛的樣子。
索漠:荒涼、寂寞。
幾希:接近、差不多。
扶疏:枝葉繁茂分披的樣子。
祖禰(mí):祖先,父死稱禰。
陟彼砠(jū):登石山,典出《詩經·周南·卷耳》。
雄筆仙才:指高超的文才。
屬車塵界:隨從車駕的塵俗之界。
柴荊:柴門,指簡陋的居所。
旌戟:古代官員的儀仗,代指顯貴。
岷陽:岷山之南。
侍史香爐:指近侍皇帝的臣子。
望郎:郎官,此處指有聲望的朝臣。
柬擢(zhuó):選拔、提升。
丹鳳詔:皇帝的詔書,因詔書多用丹鳳紙書寫。
碧雞坊:成都古地名,代指蜀地。
摽(biāo)其茇(bá):標記所居的草舍,典出《詩經·小雅·甘棠》。
畸人:奇人、異人。
愚厥堂:使廳堂顯得愚鈍,此處指粗陋。
宦牒:官員的文書、檔案。
源派:源流、傳承。
此詩為蘇軾應友人勾龍君貺所求而作,旨在題詠其居所垂蔭亭與岷堂。勾龍為復姓,君貺為字,或為蜀地賢達。蘇軾通過詩作既描繪居所的自然與人文之美,也暗含對友人德才與家族淵源的稱揚,反映二人交游情誼。
兩首詩分別詠垂蔭亭與岷堂,前者側重自然景觀與人文積淀的融合,后者突出地域賢達淵源與友人的才德。全詩語言典雅,用典自然,既贊居所之雅,更頌友人之賢,體現蘇軾贈友詩含蓄深厚的風格。
鴉翻夜色一林枯,自放重簾擁獸爐。
酒罷檢書銷畫燭,更闌覓句數銅壺。
松聲警枕風逾怒,梅影橫窗月不孤。
料得金臺鄉思里,也隨清夢到澄湖。
苕溪之水何泠泠,吳山一峰天目青。千林萬壑子云亭,從他世人還解事,白頭不厭太玄經。
吳門市卒能逃名,長安貴人非其情。南山薄田春自耕,盛世為農亦足老,少年何用隨諸生。
千篚湖綿白雪開,滿江稻色黃云來。山中客醉頷其頦,自言七十巖耕者,帝于我有何力哉。
長裾不為王門賓,千金散盡江湖人。菰城一臥三十春,看爾紅顏逐燕雀,終然白發行風塵。
良夜燈初放,新晴月未流。
如何二老者,亦作少年游。
妙語絲為繭,明年杖有鳩。
已完兒女債,莫問稻粱謀。
往歲猶堪憶,新詩且共酬。
不須穿夜市,何必問更籌。
送師西去重低徊,曾上衡山絕頂來。
夏帝碑蕪蟲篆遍,楚天峰斷雁行回。
燈前鬼芋穿沙出,霽后僧門鑿雪開。
正是到時二三月,上方明月下方雷。
一杯差喜酹延平,
東海風云氣尚橫。
記得寧南門下月,
梅花紅映讀書燈。
塵海太勞勞。雁字分飛第幾遭。卜盡金錢占盡卦,朝朝。柳汁相期染客袍。
回首潞河舠。舊夢如云暗暗消。見說窗前栽杏樹,遙遙。能否移根向碧霄。
琴鶴輕隨歷劇繁,蜀中烽火動降番。
峙糧蚤奏褒軍績,撫劍常思答主恩。
昔嶺愁云埋戰骨,浣花秋水吊吟魂。
丹誠一點遺編在,留得芳名付子孫。
夜涼扶杖出山齋,
身似孤云倚石崖。
吟就不知山月曉,
清風滿面落松釵。
依然多病心情懶,遠盼鱗鴻問訊勤。
千里關山愁入夢,三更鐙火嘆離群。
終年獨玩梁園月,何日同看冀北云。
官漏沈沈春夜永,無眠意緒總紛紜。
野水平林眇不窮,雪翻鷗鷺點晴空。洞房豈識江湖趣,意象冥將造化同。
華屋生知世胄榮,誰教天付與多能。西風白草牛羊晚,隱見橫岡一兩層。
臨平山下藕花洲,旁引官河一帶流。雨棹風帆有無處,筆端須與細冥搜。
樓臺高百尺,氣壓勢岧峣。
塔影斜侵漢,鐘聲遠送潮。
崖深藏日月,地迥絕塵囂。
即是清涼境,何須問石橋。
蘇絹裝成侍女工,
攜歸爭欲鬧兒童。
詎知從葬齊稱俑,
玉立雙雙兒席中。
古羊江口兩山陰,
野客停撓為一吟。
面逆寒風望蒼翠,
老來唯有愛山心。
平日長嗟取友難,
年來頗得見班班。
顧憐蹇步終無及,
天馬逍遙十二閑。
聽江笛、煙中悽語。喚起汀洲,斷鴻無數。渺渺晴川,暮帆搖曳、向前浦。月痕娟楚,剛照入、牙臺去。除卻酒樽時,祇載得、焦琴玉麈。
凝佇。把山公高致,寫入淡煙輕素。黃驄去也,又相送、晚楓江路。蕙帶結、滿握愁紅,柳枝怨、明湖秋雨。算剩有琴邊,一葉殘云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