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夜元陟先生見過觀燈留酌喜而賦之
良夜燈初放,新晴月未流。
如何二老者,亦作少年游。
妙語絲為繭,明年杖有鳩。
已完兒女債,莫問稻粱謀。
往歲猶堪憶,新詩且共酬。
不須穿夜市,何必問更籌。
良夜燈初放,新晴月未流。
如何二老者,亦作少年游。
妙語絲為繭,明年杖有鳩。
已完兒女債,莫問稻粱謀。
往歲猶堪憶,新詩且共酬。
不須穿夜市,何必問更籌。
美好的夜晚花燈剛剛點亮,雨過初晴月亮還未灑下清光。為何兩位老者,也像少年一樣出游。妙語連珠如同蠶絲結成繭,來年或許能受賜飾有鳩鳥的拐杖。已經完成了兒女的婚嫁之事,不必再為生計而操勞。過去的歲月還值得回憶,一起酬唱新的詩篇。不必穿梭熱鬧的夜市,也不用去問現在是幾更天。
燈初放:花燈剛剛點亮。
月未流:月亮還未灑下清光。流,這里指月光灑下。
二老者:指作者和元陟先生。
絲為繭:形容妙語連珠,像蠶絲結成繭。
杖有鳩:古代帝王賜給老人飾有鳩鳥的拐杖,表示尊敬。
兒女債:指為兒女操辦婚嫁等事。
稻粱謀:指為生計奔波。
更籌:古時夜間報更用的竹簽,這里指時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是正月十三夜,作者與元陟先生相聚觀燈。當時作者可能已完成兒女的婚嫁之事,生活較為閑適,與友人相聚時心情愉悅,因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相聚的喜悅和生活的閑適。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生動展現了古人的生活情趣。
陽城天地中,坤靈奠神岳。積翠千層霄,元氣遠盤礴。降神生申甫,形勢控伊洛。谽谺虎豹蹲,偃蹇蛟龍躍。猛士橫戈矛,奇陣出幃幄。簇簇羅旌旗,巍巍聳臺閣。玉鏡為誰開,金匱為誰鑰。遠近列畫圖,周遭峙郛郭。萬狀不可名,起伏互連絡。皇皇圣帝居,歷代重封爵。老柏浮蒼煙,古殿蝕丹雘。天朝混華夏,秩禮特優渥。皇慶二載春,宵旰軫民瘼。有旨醮長春,玉簡命新琢。詔臣走登封,香幣致虔恪。邃洞藏寶符,瓊音降笙鶴。三呼今復聞,祥風度天樂。小臣奉明祀,三使陟云崿。箕山勝可家,潁水清可涿。遐想飲牛人,高風動寥廓。賜玦知何時,分我云半壑。歌詩勒嵩珉,用贊圣人作。
碧落新移牒,玄津晚系槎。天臨北斗地,人住上清家。樹古金壇靜,花深玉洞斜。靈砂飛絳雪,仙醴注青霞。緱嶺音書密,函關道路遐。月明蒼鶴羽,風度紫鸞車。幾見桃成實,重聞海變沙。瑤窗禮星后,閒坐讀南華。
止宿鴛鴦鳥,一雄兼一雌。銜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隨。戲入煙霄里,宿歸沙岸湄。自憐生處樂,不奪鳳皇池。
露葉朝陽沃棗桑,暑風吹鬢蕩蓮香。已欣點水蜻蜓款,更覺營巢燕子忙。翠浪舞翻爭漲壟,黃云割盡想登場。小樓楯瓦誰庭院,弱柳多情故掩藏。
一溪風月浩無邊,病起吟觴總未便。欲作二豪知未辦,恐君愛我沐猴禪。
形直影亦直,形曲影亦曲。曲直各有自,吾當慎吾獨。
窗里娟娟納月光,床頭顧影轉凄涼。束書幾日還山去,露坐彈琴秋樹傍。
君不見燕南饑民行且泣,膏澤屯來三百日。蠶沙齧盡木皮空,剉末草根充糗食。追胥星火縣帖嚴,官不汝憐需稅石。人生鄉土孰不戀,一殍迫臨那得惜。扶羸載瘠總南逋,鶻面鳥形猶努力。比之坐斃不相保,趁熟庶幾延旦夕。刑司府解兩虛文,道路無言空嘆息。吾皇德并唐虞圣,軫慮斯民期日靖。傳聞一介或可相,不問草茅分政柄。因思治道責有歸,未洽鴻熙臣下病。才豐祿秩即患失,又以材疏難仰稱。蹲而不去噤無聲,老鳳饑烏同一證。西臺入奏沃淵衷,蹴踏群疑開善政。盡蠲秋賦出御女,百色支供皆省并。若稽黃屋帝堯心,一語乂安無不聽。萬方歡喜聲一概,遠過漢家寬大令。三錢斗米說開元,二稅戶除聞大定。限田固是平世法,未免區區與民競。況今江淮歲入數不貲,經畫有方財恐剩。人和天地氣自舒,一雨行隨明詔應。老癃扶杖愿少留,又賴鴻恩拯縣罄。兩河千里麥青青,預賀有年天子慶。
猛象咆哮君合避,只須屏息坐帷中。漢舟幾覆心無怖,記取程家主一翁。
堂上琴樽設,門前杖屨過。壘山成地秀,種菊得秋多。佳會偏傾倒,馀生幾嘯歌。相期共幽事,城市有煙蘿。
云陰低重玉花繁,獨擁貂裘對一樽。不語佳賓是何物,古書名畫滿西軒。
心情休問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馀。抱病久無歡笑興,信緣慵答往還書。容顏也道隨年改,牙齒誰教斗頓疏。何處此身堪養老,萬安山下有村居。
路轉長干渡,洲傳白鷺名。滄波去不息,綠芷復叢生。隱隱江田抱,團團堰日明。鏃沙沈壁壘,墻堞隱臺城。湍古晴霓下,蒲深晝虎行。漁人牽網跡,商女踏歌聲。佳麗千年恨,豪華六代情。經過夕臨眺,誰并客舟橫。
少年名姓滿詞場,千里相尋問草堂。博物每披周石鼓,摛文能賦魯靈光。九龍夜吼門前水,疋馬秋歸嶺外霜。收得秘書盈萬卷,王家事業本青箱。
纖纖不慣調絲竹。夢痕枉上瑤臺曲。艷景滿春城。黃鸝三兩聲。煙籠紅芍藥。葉葉春衫薄。郎自不分明。猶憐妝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