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冬日景忠山應制·岧峣鐵鳳鎖琳宮
岧峣鐵鳳鎖琳宮,親侍鑾輿度碧空。
圣主豈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鴻蒙。
遠山雪有一峰白,別浦楓余幾樹紅。
天意不教常肅殺,佇看宇宙遍春風。
岧峣鐵鳳鎖琳宮,親侍鑾輿度碧空。
圣主豈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鴻蒙。
遠山雪有一峰白,別浦楓余幾樹紅。
天意不教常肅殺,佇看宇宙遍春風。
高聳的鐵鳳守護著華麗的宮殿,我親身侍奉皇帝的車駕穿行于碧空。圣明的君主并非是崇尚佛教,這巡游是為了與天地元氣相接。遠處的山巒被雪覆蓋,只有一座山峰潔白,別處水濱的楓葉還剩下幾樹嫣紅。上天之意不會總是讓萬物凋零,不久就能看到宇宙間充滿春風。
岧峣(tiáo yáo):高峻的樣子。鐵鳳:宮殿上的裝飾,形狀像鳳凰。琳宮:華麗的宮殿,這里可能指寺廟。鑾輿:皇帝的車駕。象教:佛教。宸游:皇帝出游。鴻蒙:指宇宙、大自然的元氣。別浦:別處的水濱。肅殺:形容秋冬天氣寒冷,草木枯落。
這首詩是應皇帝之命而作。清朝皇帝重視宗教,常進行巡游活動。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帝冬日巡游景忠山時,詩人隨駕侍從,寫下此詩以歌頌皇帝的巡游之舉。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圣主巡游,展現皇家威嚴。其特點是寫景與頌圣相結合,語言優美莊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的創作風格。
學省無吏窘,官穩如林丘。寮采得之子,一語消百憂。
虀鹽對晨餉,菘韭余時羞。淡薄本同適,言歸異初謀。
親庭奉喜慶,退有園池幽。樂事迺如此,攬執安肯留。
塵區饒滯念,役役無時休。沖襟得高躅,視身等虛舟。
嵩少多逸士,盍往從之游。相見試舉似,此語頗勝不。
燕居隨處榜雙清,借問何修稱此名。
跡似壺中冰瑩潔,心如潭底月澄明。
棠陰人散紅塵靜,爐篆香飄翠霧輕。
不必林泉堪寄傲,林泉雖勝尚關情。
塵生宮闕霧蒙蒙,萬騎龍飛幸越中。
在野三閭君不顧,乘軒衛鶴懿何功。
雖知四海同文久,未合中原武備空。
星落夜原妖氣滿,漢家麟閣待英雄。
我如邊孝先,性愛日晝眠。
眠眠曷能寐,愁思如涌泉。
東風穆穆和,午影遲遲延。
憂多首自旋,猶如瞰面淵。
人皆喜春色,而我今猶然。
叱奴啟南窗,欹枕望青天。
浮云來飄飄,飛鳥去還還。
望眼無窮極,移臥窗之前。
焉能夢栩栩,徒自腹便便。
悠思慕范蠡,心形得兩捐。
輕舟泛五湖,短棹鼓清漣。
規矩不我制,所意成方圓。
往歲元宵寓帝京,天光黯淡雪奔騰。
揚鑣公子羅千騎,隨計書生對一燈。
舊事悠悠頻入夢,新愁鬰鬰更填膺。
低頭懶看南軒月,撥盡爐灰對好朋。
列嶂崢嶸植翠屏,寒泉綠浄浸軒楹。
衣巾清潤玻瓈上,窗牖疏明圖畫成。
塵世正趨名利域,山居不識鼓鼙聲。
莫年憂患將何適,暫喜滄浪可濯纓。
勤役大無悰,駕言從勝游。
蕭蕭野色凈,行行村逕修。
逶迤轉隈隩,初見巖巒幽。
喬木聳霄漢,風籟凌清秋。
稅鞅得精舍,云遶空中樓。
簷楹列清障,下有百丈湫。
紅塵不到處,俛仰銷百憂。
喟然問圓頂,有此能樂不。
上坡諫議立清班,入奉威顏咫尺天。
仲氏三山久憔悴,征君五嶺亦迍邅。
欣逢白鶴歸華表,更想黃能出羽淵。
客舍一樽雙淚落,相逢里社復何年。
如珪如璋,惟子非我。
且陋且拙,在余是可。
子今傳余,拙則成奇。
物感神會,形動心隨。
凝云不飛,寒月下映。
孰謂之凡,孰謂之圣。
余猶爾也,奇拙同貫。
嘻嘻期文,大樸未散。
石龜不念歲月古,舊記已滅名尚留。
道傍蒼木老霜雪,澗畔野草隨春秋。
訛傳細讀華陽傳,靈跡獨聞姚比丘。
可憑定力驗今昔,人間萬事徒悠悠。
怪來籬下欲成蹊,菊似桃花賞客迷。
清郁雖同彭澤逕,嬌紅全是武陵溪。
露沾宿蘂金絲潤,日炙繁英玉葉低。
占斷春光與秋色,薰風特地與留題。
道本無瑕,擬心已差。才生眹兆,徧界空花。
若欲全舉,除非直與。不用增添,現成規矩。
洞徹根源,法法周圓。靈明法爾,妙絕言詮。
言詮不得,得亦差忒。迥出根塵,古今取則。
存不可見,亡兮對面。匪存匪亡,森羅自現。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齊照,境智甚深。
心忘照滅,境智同歇。一道通同,十方俱攝。
生死涅槃,元無兩般。四生六道,息苦停酸。
平等大道,無有邪正。胡漢不來,欲何為鏡。
像虛鏡皎,鏡像斯照。像去鏡亡,千圣非妙。
此門難入,唯君自息。若入此門,半錢不直。
不直半錢,萬國爭觀。所以說云,大道體寬。
晴暉生燠雨生寒,朱夏陽春季孟間。
斷雁哀猿金馬客,落花流水石門山。
早知蟻穴成何事,欲棹漁舟去不還。
昭氏有琴無作止,虧成都任一機關。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村。
鳥外疏鐘靈隠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畫元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閑看插秧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黃昏。
危構參寥廓,星躔耿北窗。
戰余塵沒馬,魚散月澄江。
遲暮憐孤客,寬閑樂此邦。
坐中詩有待,端欲受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