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臥堅壁。留耕便是元城樣,何肯枉吾尋尺。曾直筆。說社稷安危,屢叩龍墀額。明時逐客。
卻惠顧丹山,來持翠節,對此一灣碧。
澄清暇,無奈登臨有癖。梅山時訪仙跡。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見莞然前席。閑不得。
有先見蓍龜,消得君王憶。天閽不隔。要濟險孤舟,支傾一柱,公外向誰覓。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臥堅壁。留耕便是元城樣,何肯枉吾尋尺。曾直筆。說社稷安危,屢叩龍墀額。明時逐客。
卻惠顧丹山,來持翠節,對此一灣碧。
澄清暇,無奈登臨有癖。梅山時訪仙跡。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見莞然前席。閑不得。
有先見蓍龜,消得君王憶。天閽不隔。要濟險孤舟,支傾一柱,公外向誰覓。
從前劉安世一生清正剛直,在南都隱居堅守自己的操守。留耕(可能指詞中主人公)就像劉安世一樣,怎肯為了小利而違背自己的原則。他曾秉筆直書,談論國家社稷的安危,多次在朝堂上向皇帝進諫。在政治清明時他卻被貶逐。但后來得到眷顧來到丹山,手持符節,面對著這一灣碧水。他在澄清地方政務的閑暇,無奈有登臨山水的癖好,時常去梅山尋訪仙跡。神仙也偏愛他的心事,一見面就高興地促膝相談。他閑不下來,有先見之明,值得君王銘記。皇宮之門并不遙遠。要拯救險難中的孤舟,支撐將傾的大廈,除了他還能找誰呢。
元城:指劉安世,北宋諫官,以剛直著稱,曾被貶至元城,世稱“元城先生”。
清峭:清正剛直。
南都高臥堅壁:指劉安世曾隱居南都,堅守自己的操守。
留耕:可能是詞中主人公的別號。
尋尺:比喻小利。
直筆:秉筆直書。
龍墀(chí):指宮殿前的臺階,借指朝廷。
明時逐客:在政治清明時被貶逐的人。
丹山:地名。
翠節:符節,古代使臣所持的信物。
澄清:指肅清地方政務。
梅山:山名。
莞(wǎn)然:微笑的樣子。
蓍(shī)龜:指占卜,比喻有先見之明。
天閽(hūn):指皇宮之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國家面臨一些困境,主人公有才能卻曾被貶逐。作者或許是看到主人公雖身處閑境,但仍心系國家,有感而發創作此詞,希望主人公能得到重用,拯救國家于危難。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主人公的品格和才能,表達對其的期望。特點是用典恰當,意象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人才的重視。
為學平生慕至真,
孜孜明德與新民。
朝來枕上添新喜,
夢里猶深激勸人。
閑拽園中杖,迢迢一洞深。
曉花光燦錦,風竹碎篩金。
赤鯉驚雷躍,黃鸝隔樹音。
不勝清興發,覓紙寄新吟。
衣用雙絹,
寢無絳幬。
萬樹秋聲攪夢痕,望京樓上幾斜曛。
星環北極辰猶拱,鹿走中原事未分。
憂世君真同賈傅,反騷我久愧揚云。
何當把臂深林里,共友空山麋鹿群。
一年春色此登臨,入望遙山紫翠深。
二水帆檣風獵獵,半空樓閣晝陰陰。
何當開鑿留形勝,不盡煙花自古今。
直北風云最高處,極天關塞筑黃金。
舟子穿腰欲上天,下瀧船笑上瀧船。上瀧爭似下瀧險,一片風帆亂石邊。
日日行舟穿乳竇,時時濯足弄蘿川。青山兩岸花相接,花里泉聲應暮蟬。
舟隨瀑水天邊落,白浪如山倒翠微。巨石有時亦卻立,白鷗欲下復驚飛。
百丈牽舟上瀑布,芙蓉亂落如煙霧。中流忽有石梁橫,咫尺梅瀧不可渡。
上瀧舟與雷霆斗,下瀧帆共水簾飛。諸瀧最是寒瀧好,花底三秋雪濕衣。
白頭浪里山無數,兩壁蘿化飛滿船。船與兩崖為勍敵,下瀧人助上瀧牽。
一瀧煙雨一瀧晴,瀧口鴛鴦夾岸迎。風送猿聲滿城郭,行人忽起故園情。
舟從潭底出天來,聲似雷霆山欲摧。百道驚泉翠一石,波濤噴擊幾時開。
峰峰白練掛天低,溱水縈回入武溪。日落漁舟不出峽,花中愛聽鷓鴣啼。
萬疊奇峰接楚西,朝猿啼罷暮猿啼。三聲已下征夫淚,玉笛何須奏武溪。
一瀧未過一瀧來,細雨能添萬壑雷。一日一瀧行恐盡,篙人不用苦相催。
為報啼聲試鳳雛,一番驚喜屬吾徒。林花垂盡馀朝秀,江月初昏照夜珠。旁出適當扶荔挺,生稊終自濟楊枯。楹書舊業傳人少,從此先生道不孤。
經年時變出元黃,百爾伊誰定一匡。常此書生憂社稷,漫言家室有君王。水心泉動資蒙養,葭管灰飛見復陽。勉事舊文資后起,愿栽桃李入門墻。
御廚不食索時新,
每見花開即苦春。
白日臥多嬌似病,
隔簾教喚女醫人。
萬鍤如云浚禹溝,荀卿橋畔艤行舟。
珠躔合照賢人聚,銀漢無波海客留。
且作東山攜妓樂,未應南浦送君憂。
辛夷花發春醅熟,只俟郊原雨少休。
玄岳倚北極,翠屏千嶂回。
山寒太始雪,地闊單于臺。
石室金膏閟,玉華仙掌開。
儻遇通微子,騎二青龍來。
真人十八界元空,
三十一人同姓呂。
分散游山各占山,
三十一人又同處。
催歸亦是大饒唇,自不能歸底勸人。行止在人終莫勸,只應勸得合歸春。
萬綠陰中拌死啼,如何日夜不能疲。料應飽作秋冬夢,恰好如今是醒時。
疏枝嫩葉,放煙梢數寸,?褷鸞羽。半幅霜縑,幾叢寒碧,知被誰家割去。一樣筼筜憐偃蹇,算仍仗、坡翁記取。認至正、已丑之年,畫日將逢端午。
想見湖州老友,偷彈斑竹上,淚痕如許。遺墨流傳,古意蕭疏,中有夜風涼雨。得酒枯腸芒角出,馬遠殘、山難補剩。襄陽半個人兒,愁煞梅花庵主。
鴛鴦于飛,在江之浚。
和音交暢,拊翼雙起。
朝游蘭池,夕宿蘭沚。
清風翕習,扇彼蘭茝。
凌云高厲,載翔載止。
昨夜貪狼照越軍,早嗟玉折與蘭焚。
孤臣錯擬清河客,力士空求滄海君!
函谷丸泥封未得,豐城劍氣杳難分。
悲歌不獨為姻婭,雁影遙天奈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