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九
密密住其中,靈然空不空。
一牛才飲水,五馬不嘶風。
位里亡消息,機頭有變通。
三千大千事,彈指入圓融。
密密住其中,靈然空不空。
一牛才飲水,五馬不嘶風。
位里亡消息,機頭有變通。
三千大千事,彈指入圓融。
在深密的禪境中安住,靈妙處呈現空而不空的境界。一牛剛飲完水,五匹馬便不再嘶鳴于風中。修行位次里消隱了固定消息,關鍵機鋒處自有靈活變通。三千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彈指之間便歸入圓融之境。
密密:指禪修中專注深密的狀態。
靈然:靈妙、靈動的樣子。
空不空:佛教術語,指非空非有的真空妙有境界。
一牛、五馬:或喻修行中的主體與干擾,牛飲水喻關鍵契機,五馬不嘶風喻干擾止息。
位里:佛教修行的階位、位次。
機頭:機鋒、關鍵處,指靈活應對的禪機。
三千大千:佛教宇宙觀,指包含無數世界的廣大空間。
彈指:極短時間,喻瞬間達成。
圓融:圓滿融通,無滯礙的禪悟境界。
此詩為宋代禪僧偈頌,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偈頌是禪師闡釋佛理、開示學人的常用形式,反映了當時禪宗注重機鋒、直指人心的修行特點,或作于禪修、開示場合,旨在以簡語揭示禪理。
本偈以通俗意象闡釋禪理,強調超越固定位次、靈活變通的悟境,體現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特質。通過牛飲水、五馬等日常物象,將空有圓融之理具象化,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宋代禪宗偈頌的典型代表。
燕丹得荊卿,名聲驚六國。
已感燕丹恩,思報燕丹德。
悠悠易水寒,颯颯風蕭瑟。
壯士從此去,飄然入秦域。
氣凌帝王尊,圖窮無變色。
劍術雖云疏,誰不謂勇力。
壯哉匹夫志,之死矢靡慝。
林密秋陰遠,寒風落井梧。烽煙四望起,天地一身孤。白石牛堪飯,黃金駿不圖。長歌歸去晚,明月待人沽。
將晚多秋色,楓林醉葉丹。天隨云變幻,人共月孤寒。筆硯生涯拙,詩書氣味酸。愁懷無可遣,獨把劍來看。
愁多懶說巫山雨。那更理、玫砧香杵。擁髻向燈花,碎滴紅如雨。
江關夢遠魂難去。耐不過、幾聲街鼓。呼婢學郎談,戲折花為麈。
通江山水甲岷川,
和氣融融滿四邊。
儒者易成千里政,
鄉人近得兩重天。
金罍淺飲雖歌舞,
玉麈高談盡圣賢。
不是春秋為冷學,
借留何計及三年。
仇虜何須殺,調和乃妙機。
又聞堅誓約,不用講攻圍。
六月鵬南徙,三春雁北歸。
自知同斥鴳,蓬艾且卑飛。
百六十字輝星躔,永叔所得原叔傳。我從皇祐溯保大,后先俯仰已百年。
宋興百年盛文治,龍圖學士登集賢。搜碑手題《集古錄》,傳信新訂薛史編。
夷陵舟中伴行笈,玉堂儤直供丹鉛。回思初得二十載,雙桂樓下屏風前。
牡丹姚魏譜京洛,鴝鵒眼暈摹方圓。公時南京作留守,此硯先已來應天,沈湮棄置忽顯豁,押尾小印精雕鐫。
升平回首憶疇昔,江南野老詞凄然。自言幼時嘗及見,金陵舊有負郭田。
先朝元宗重文史,縹緗器具能精妍。承明石渠富珍秘,廷圭之墨澄心箋。
是時歙州置硯務,餼廩月給唐國錢。龍尾山頭斸蒼骨,羅紋坑底淘清泉。
尚方歲取有程課,箕裘世業彌精專。溪流漸湮山脈斷,滄桑變后歲月遷。
摩挲此硯三嘆息,無端棖觸增流連。一代繁華說江左,萬古靈秀鐘山川。
李少微名漫題記,謝景山瓦曾周旋。
朱唇何待染。刺繡憐香腕。不龜手藥任城換。簪來挑與看。簪來挑與看。
剔開寸紙,腥紅膩軟。偏半晌、沉吟玩。問郎原碟多應滿。是誰分一半。是誰分一半。
坌嶺微茫八里間
連朝吐霧罩鴉鬟
此中定有深藏豹
未許分明見一斑
千巖萬壑最幽深,玉壘西邊古茂林。仕宦不妨真大隱,風流無伴只孤斟。多情竹色朝侵幾,適意松聲夜入琴。莫道使君無一事,每勞幽思發清吟。
邊城贏得自由身,富有江山豈是貧。水榭晴云來幾席,月庭香霧濕衣巾。已邀松竹為三友,更列圖書作四鄰。不會世間機巧事,無思無慮樂天真。
人事都無喜宴安,懶于喧處競追攀。驚殘午夢風推戶,壓盡炎威雪滿山。無主巖花時解笑,近人林鳥亦知還。應憐朝市區區者,方寸何曾頃刻閑。
官居闃寂似僧居,坐臥行藏得自如。爽氣逼人千畝竹,清風滿室一床書。心游淡泊能調馬,意絕貪求豈羨魚。即此便同三徑隱,未須投紱賦歸歟。
前世愚夫哂鄧通,即山鼓鑄死饑窮。貪名勿羨青云士,守道甘為白發翁。日月奔馳駒過隙,乾坤局蹐鳥居籠。反觀自有超然地,能使淵明立下風。
所欲誰能矩不踰,人生七十在須臾。縱橫竊鄙張儀詐,懷卷終思寧武愚。幸有精神延短景,了無才力奮雄圖。手提造化非難事,井底寒蛙祗自居。
眼生三角,頭峭五岳,三遭瞎棒折驢腰。
一喝當空,星斗落錯。
觸斗相爭年復年,
天心垂愛亦垂憐。
六龍一出乾坤定,
八百諸侯拜殿前。
春風策馬薊門游,
山色崔嵬護此州。
十二云屯喧鼓吹,
尋常虜騎滅旄頭。
新編士卒開農畝,
舊控關河列戍樓。
共說圣朝事干羽,
漁陽戰壘已成丘。
瀨海諸村落,處處聞夜驚;
暴客暗窺襲,出沒何縱橫!
所恃槳力疾,加以船身輕;
輕疾在舟楫,制造豈難成。
鳩工兼募士,旬日得勝兵;
撲滅赴火蛾,何須刁斗鳴。
惜茲小勞費,坐令賊勢勍;
竊恐載北騎,夜渡寂無聲。
弗摧虺為蛇,貴有先見明。
遼鶴重來,不見繁華,只見凋殘。甚都無人詠,何郎詩句,也無人報,書記平安。閭里俱非,江山略是,縱有高樓莫倚欄。沈吟處,但螢飛草際,雁起蘆間。
不辭露宿風餐。怕萬里歸來雙鬢斑。算這邊贏得,黑貂裘敝,那邊輸了,翡翠衾寒。檄草流傳,吟箋倚閣,開到瓊花亦懶看。君記取,向中州差樂,塞地無歡。
古人已逐秋草沒,
明月空隨秋浪翻。
安得古人似明月,
長來此地對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