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甕城高,盤徑近。十里筍輿穩。
欲駕還休,風雨苦無準。
古來多少英雄,平沙遺恨。又總被、長江流盡。
倩誰問。因甚衣帶中分,吾家自畦畛。
落日潮頭,慢寫屬鏤憤。
斷腸煙樹揚州,興亡休論。正愁盡、河山雙鬢。
甕城高,盤徑近。十里筍輿穩。
欲駕還休,風雨苦無準。
古來多少英雄,平沙遺恨。又總被、長江流盡。
倩誰問。因甚衣帶中分,吾家自畦畛。
落日潮頭,慢寫屬鏤憤。
斷腸煙樹揚州,興亡休論。正愁盡、河山雙鬢。
甕城高大,盤曲的小路就在附近。乘坐竹轎在這十里路上穩穩前行。本想繼續趕路卻又停下,風雨變化無常讓人苦惱。自古以來多少英雄,在平沙曠野留下遺恨,又都被長江水沖刷流盡。能請誰去探問呢?為何自家內部劃分界限。落日映照在潮頭,慢慢書寫著屬鏤劍帶來的悲憤。揚州那被煙霧籠罩的樹木讓人斷腸,興亡之事不必再論。我正愁緒滿懷,看著大好河山,兩鬢已斑白。
甕城:城門外的月城。
筍輿:竹轎。
畦畛(qí zhěn):田間的邊界,這里指內部的界限、隔閡。
屬鏤(zhǔ lòu):劍名,春秋時吳王夫差賜伍子胥屬鏤劍自殺,這里借指忠臣被冤殺的悲憤。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南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內部政治紛爭不斷,外部有強敵威脅。作者可能在旅途中,目睹山河破碎、內部不和,有感而發創作此詞,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時局的不滿。
此詞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和抒發對現實的憂慮。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復雜情感。
臨邛昔日度琴心,
十六年來斷信音。
老去詩人情未減,
么弦低拂海棠陰。
紅皺黃團熟暑風,
甘瓜削玉藕玲瓏。
身謀已落園丁后,
滿帽京塵日正中。
宵分蟾影印虛庭,為愛清光倚小亭。
慚對青山頭已白,悶看黃菊眼還青。
煙拖暮靄籠寒柳,風漾幽池蹴細萍。
不嘆空閨多寂寞,教兒猶喜有遺經。
石浦橋頭少保家,有田有宅有船車。芙蓉黃菊開將遍,白酒莼羹稨豆茶。
十畝金潼隔市廛,水香地暖草如煙。奉思庵外長松下,明月清風不用錢。
新買齋居近學宮,傳家書籍盡堪容。北窗又有娛情物,三里青山百丈峰。
新春尚未被春風
早引兒曹興不窮
俗子空知嗤隱豹
壯夫聊自效雕蟲
修竹娟娟翠袖單,六銖衣薄不勝寒。新詞一卷疏香閣,煮夢仙人葉小鸞。
福慧雙修竺落宮,玉樓人去錦屏空。翩翩獨立人間世,贏得香名飲粵中。
滴粉搓酥綺意新,溶溶梅水寫豐神。桐花閣外論詞筆,更遣香閨作替人。
惟愛江邊月,
閒情坐夜深。
水流長不極,
云去任無心。
拂石開新酌,
臨風鳴素琴。
秋聲蘋末起,
涼思助幽襟。
慎守封疆欲霸齊,故于宣圣惜尼溪。從來為國求賢意,笑殺當年擁蓋妻。
游說當時最得名,從橫朝暮善談兵。自家不學全身計,卻與諸侯致太平。
事大從來貴息爭,區區何用勝秦名。不知醞出長平祻,尤說當時擊缶聲。
貝錦生讒自古然,但將心事付蒼天。何須葬入江魚腹,湘水無情肯見憐。
謾勞苛法罔生民,遂使先王澤盡湮。豈但法行還自弊,山東兵起更亡秦。
踣羽興劉計有馀,也應黃石一編書。淮陰相國俱人杰,明哲看來太不如。
民不稱冤獄訟平,于公持法擅高名。不知京兆當年死,廷尉如何未得情。
豐儉從來貴兩兼,惡衣美黻古無嫌。布衾自是吾儒事,史筆胡為紀詐廉。
百萬秦兵壓境時,區區矯飾亦何為。不緣鶴唳風聲便,未必能安晉鼎危。
慨然斯道豈難行,卻被周官誤一生。從此老泉成口實,無心蓬垢得奸名。
一支煙卷一杯茶
習習生香滿徑花
閑坐小窗點舊什
且將紅粉當丹砂
東風吹得梨云老。
苔茵幾尺埋香草。
胡蝶夢無蹤。
殘妝不肯濃。
看他雙燕子。
憐惜還如此。
銜得一星星。
無非是好春。
戰罷西風萬樹殘,又看桃李遍春山。不知天地元何意,惟有長松了不關。
年年秋色飽云門,留滯殊深圣主恩。莫向山城輕白日,請看風雨易黃昏。
碾成天上龍兼鳳,
煮出人間蟹與蝦。
征鞭且止莫頻揮,
徙倚車中望翠微。
沿路細塵沖馬起,
隨風輕絮撲人飛。
驛旁列樹因時補,
水面殘花何處歸。
芳草萋萋欣茂對,
知他久已沐春暉。
早歲擅詞場,
夷途列雁行。
一麾分楚甸,
雙節照江鄉。
蓮社容寒晚,
葭莩接老蒼。
八旬俱已矣,
回首倍凄涼。
一雙眸子月初裁,
信有香含豆蔻胎。
解識未開花意思,
如何杜牧是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