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草蟲扇二首 其一
捩首一振怒臂
鼓翅雙搖利鋒
底用交綏解斗
政應沐我仁風
捩首一振怒臂
鼓翅雙搖利鋒
底用交綏解斗
政應沐我仁風
蟲子扭轉頭部猛然振起憤怒的前肢,鼓動翅膀搖動著鋒利的雙鉗。何須用停戰和解的方式來結束爭斗?正應該讓它們沐浴在我的仁德風化之中。
捩(liè)首:扭轉頭部。
怒臂:形容昆蟲如螳螂等前肢張開,似發怒時的樣子。
利鋒:指昆蟲鋒利的前爪或鉗狀肢體。
交綏(suí):原指軍隊撤退,此處指停止爭斗。
政應:正應該。政,通‘正’。
仁風:仁德的風化,指以仁德感化萬物。
此詩為作者為繪有草蟲爭斗的扇面題詩而作。古人常以題畫詩借物抒懷,作者通過觀察草蟲振臂鼓翅的爭斗形態,結合扇面意境,即興抒發對仁德教化的思考。
詩中先以‘捩首’‘鼓翅’等詞生動刻畫草蟲爭斗之態,后筆鋒一轉,提出‘底用交綏解斗,政應沐我仁風’,主張以仁德化解矛盾,托物言志,語言簡練而立意鮮明,體現了作者對仁政風化的倡導。
櫓聲嘔啞下巴東,
路接陽臺十二峰。
曉來無賴東風,芳菲落盡春猶在。幾枝半斂,膽瓶深貯,朱顏未改。
銀蒜塵輕,玉爐香細,怕他憔悴。盡清明過了,無情飛燕,銜不到、秋千外。
斜倚小窗欹側,想嫣然、不禁鉛淚。一縷游絲,數聲啼鴃,離愁易碎。
憑遍欄桿,半規新月,那堪無寐。便春歸、處處殘紅,卻獲得他飄墜。
秦王手創萬世業,
四海不足充侈心。
孝文田家眼孔小,
露臺欲作慳百金。
地勢天南盡,滄溟指顧間。
九龍環絕島,二虎接雄關。
風雨連三月,波濤靖百蠻。
更嗟濠鏡近,市舶滿前山。
十年女乃字,
守節以勝情。
凡諸卦用六,
觀茲利永貞。
籊籊銀鉤掛竹竿。珊瑚車子鐵連環。蓮葉渡,蓼花灘。煙波淼淼幾時還。
菰葉菱根罥網絲。曲榔單板立鸕鶿。前浦約,隔江期。江長浦闊暝歸遲。
滄浪亭北樂橋東,
門閉垂楊幾樹風。
五日三餐渾不計,
老妻猶為整詩筒。
宦邸聊堪隱,危峰枕曲溪。人情疑夢鹿,時事怕聞雞。
夜枕牽詩臥,寒枰罷酒攜。只愁門外雪,客至踏成泥。
謝病久不出,何時過虎溪。解空忘塞馬,臥穩卻朝雞。
畫槳江春發,青藜閣夜攜。雪堂他日客,阪步自黃泥。
白地狂風倒峽吹,
奔濤折木影交馳。
飄零一夜孤舟客,
不聽猿聲亦淚垂。
清鐙畫舫醉蛾眉,
落魄江南笛一枝。
絕似當年柳三變,
曉風殘月酒醒時。
又是風涼夜月天,
朋簪齊集數三年。
暢談只覺忘形好,
天上嬋娟次第圓。
檐樹扶疏帶亂鴉,蕭齋只似野人家。紙窗獵獵風生竹,土盎浮浮火宿茶。
日色射云時弄彩,雨絲吹雪不成花。庭中卉物凋零盡,獨有蒼松領歲華。
陋巷蕭條少過從,燕閒真味泊然空?;碾u寂晝深庭院,寒雀西風小樹叢。
撫事蹉跎歲云暮,懷人牢落雨其濛。壚香欲歇茶杯覆,詠得梅花苦未工。
飄零書劍,漫英雄淚灑,支那人物。悵望鄉關何處是,勒轡懸崖孤壁。
一幅儒巾,十年江海,鬢白紛如雪。塵中誰識,吾家有此豪杰。
悽悽美雨歐風,精神尚武,社會萌芽發。救國雖無柯斧假,忍看神州沈滅。
東盼遼陽,南懷澳界,氣壯沖冠發。天涯題畫,獨騎瘦馬殘月。
風雨送春歸,寂寞花空委。
枝上紅稀地上多,萬點隨流水。
翠黛斂春愁,照影臨清泚。
應念韶華惜蕣顏,灑遍胭脂淚。
未說離家日日晴,
離家三日雨如傾。
津頭小吏詢名氏,
但道當年段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