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寺
陰洞龍宮鎖石梁,
寶珠中夜有虹光。
千章古木藏風雨,
六月飛泉灑雪霜。
逝水年華流不盡,
孤云禪觀澹相忘。
坐沾空翠清毛發,
絕勝醍醐灌頂涼。
陰洞龍宮鎖石梁,
寶珠中夜有虹光。
千章古木藏風雨,
六月飛泉灑雪霜。
逝水年華流不盡,
孤云禪觀澹相忘。
坐沾空翠清毛發,
絕勝醍醐灌頂涼。
陰暗的洞穴如龍宮般鎖住石梁,寶珠在半夜閃耀著虹彩光芒。千棵古木遮蔽著風雨,六月的飛泉揮灑如冰雪寒霜。流逝的年華像流水一樣無窮無盡,孤云和禪定的觀想淡然相忘。靜坐時沾取空翠的涼意,清爽了毛發,這感覺遠勝過醍醐灌頂的清涼。
石梁:指石橋,此處代指石梁寺所在的石梁飛瀑景觀。
龍宮:傳說中龍王的居所,此處形容洞穴幽深神秘。
禪觀:佛教術語,指通過禪定觀照事物本質的修行方法。
醍醐灌頂:佛教用語,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此處形容清涼感透徹身心。
石梁寺位于浙江天臺山,以石梁飛瀑聞名。此詩或為詩人游覽時所作,通過描繪寺中陰洞、古木、飛泉等奇景,結合“禪觀”“孤云”等禪意意象,反映詩人游覽時沉浸自然、感悟禪理的心境。
全詩以石梁寺為中心,描繪自然奇觀與禪意氛圍,前半側重景之奇(石梁、飛泉、古木),后半轉向情之悟(年華流逝、禪觀相忘),景中含情,情中見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禪境的深刻體悟。
蘭燭照重茵,飛杯復幾分。
主人寒不寐,上客曉離群。
騎吏緣青壁,旌旗度白云。
劍銘生蘚色,巴字疊冰文。
華省思仙侶,疲民愛使君。
泠泠唯自適,郡邸有誰聞。
蜀山高岧峣,蜀客無平才。日飲錦江水,文章盈其懷。
十年作貢賓,九年多邅回。春來登高科,升天得梯階。
手持冬集書,還家獻庭闈。人生此為榮,得如君者稀。
李白蜀道難,羞為無成歸。子今稱意行,所歷安覺危。
與子久相從,今朝忽乖離。風飄海中船,會合難自期。
長安米價高,伊我常渴饑。臨岐歌送子,無聲但陳詞。
義交外不親,利交內相違。勉子慎其道,急若食與衣。
苦??道路赤,行人念前馳。一杯不可輕,遠別方自茲。
水石隨緣豈計程,東吳相遇別西京。
夜禪月下袈裟濕,
越中多有前朝寺,處處鐵鐘石磬聲。
圣代無邪觸,空林獬豸歸。
誰知隴山鳥,長繞玉樓飛。
風雨依山急,云泉入郭微。
無同昔年別,別后寄書稀。
一缽與三衣,經行遠近隨。
出家還養母,持律復能詩。
春雪離京厚,晨鐘近塞遲。
亦知蓮府客,夜坐喜同師。
結得隨緣伴,蟬鳴方出關。
新經譯舊寺,故國與誰還。
齋為無鐘早,心因罷講閑。
東南數千里,何處不逢山。
石橋寺里最清涼,聞說茆庵寄上方。
林外猿聲連院磬,
九陌相逢千里別,青山重疊樹蒼蒼。
慈恩塔上名,昨日敗垂成。
賃舍應無直,居山豈釣聲。
半年猶小隱,數日得閑行。
映竹窺猿劇,尋云探鶴情。
愛花高酒戶,煮藥污茶鐺。
莫便多時住,煙霄路在城。
路岐知不盡,離別自無窮。
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
楚檣收月下,江樹在潮中。
人各還家去,還家慶不同。
詔書飛下五云間,才子分符不等閑。
驛路算程多是水,清凈化人人自理,終朝無事更相關。
子規啼欲死,君聽固無愁。
闕下聲名出,鄉中意氣游。
東川橫劍閣,南斗近刀州。
神圣題前字,千人看不休。
赤府從軍美,儒衣結束輕。
涼飆下山寺,曉浪滿關城。
閑坐饒詩景,高眠長道情。
將軍不戰術,計日立功名。
懷中天子書,腰下使君魚。
瀑布和云落,仙都與世疏。
遠程兼水陸,半歲在舟車。
相送難相別,南風入夏初。
蕭關路絕久,石堠亦為塵。
護塞空兵帳,和戎在使臣。
風沙去國遠,雨雪換衣頻。
若問涼州事,涼州多漢人。
餞席離人起,貪程醉不眠。
風沙移道路,仆馬識山川。
塞樹花開小,關城雪下偏。
胡塵今已盡,應便促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