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喜雨二首 其一
赤旱彌冬復度春,今晨飛雨落江津。
雷聲出地喧群蟄,云氣行空走百神。
即有鸕鶿矜水影,尚馀麰麥感皇仁。
迂儒破悶開金盞,捲幔憑闌晚興新。
赤旱彌冬復度春,今晨飛雨落江津。
雷聲出地喧群蟄,云氣行空走百神。
即有鸕鶿矜水影,尚馀麰麥感皇仁。
迂儒破悶開金盞,捲幔憑闌晚興新。
嚴重的旱災從冬天延續到春天,今天清晨雨水終于降落在江邊。雷聲從地下轟鳴,驚醒了蟄伏的蟲類;云氣在天空奔涌,如同眾神在游走。立刻有鸕鶿在水面顧影自喜,殘存的大麥也感受到皇恩的滋潤。我這迂腐的書生為解煩悶舉起酒杯,卷起窗簾倚著欄桿,傍晚的興致煥然一新。
赤旱:嚴重的旱災。
彌:滿,延續。
群蟄:蟄伏過冬的蟲類。
鸕鶿(lú cí):水鳥,善捕魚。
麰(móu)麥:大麥。
皇仁:帝王的仁德,此處指降雨如皇恩。
迂儒:迂腐的書生,作者自謙。
金盞:金屬酒杯,代指酒。
捲幔:卷起窗簾。
憑闌:倚著欄桿。
此詩當作于作者經歷冬春連旱后,見天津地區終降喜雨時。久旱威脅農作,降雨不僅緩解旱情,更令民生有望,詩人因此欣喜而作,暗含對雨澤如皇恩的感慨。
全詩緊扣“喜雨”主題,由旱情起筆,轉寫降雨及雨后景象,既寫自然變化之喜,亦含民生得濟之慰,情感真摯,語言生動,是一首典型的記實抒情之作。
藍袍竹簡佐琴堂,縣僻人稀覺日長。
愛靜不嫌官況冷,苦吟從聽鬢毛蒼。
閑尋野寺聽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陽。
騫翥會應霄漢去,漁竿休更戀滄浪。
卷簾遲日暖,睡起思沈沈。
遼海音塵遠,春風旅館深。
疎篁留鳥語,曲砌轉花陰。
寄語長征客,流年不易禁。
不得遼陽信,春心何以安。
鳥啼窗樹曉,夢斷碧煙殘。
綠鑒開還懶,紅顏駐且難。
相思誰可訴,時取舊書看。
師離?水動王侯,心印光潛麈尾收。
碧落霧霾松嶺月,滄溟浪覆濟人舟。
一燈乍滅波旬喜,雙眼重昏道侶愁。
縱是了然云外客,每瞻缾幾淚還流。
結茅曾在碧江隈,多病貧身養拙來。
雨歇汀洲垂釣去,月當門巷訪僧回。
靜臨窗下開琴匣,悶向床頭潑酒醅。
游宦等閑千里隔,空余魂夢到漁臺。
籩豆簠簋,黍稷非馨。
懿茲彝器,厥德惟明。
金石匏革,以和以平。
由此無疆,期乎永寧。
秋光雖即好,客思轉悠哉。
去國身將老,流年雁又來。
葉紅堆晚徑,菊冷藉空罍。
不得師相訪,難將道自開。
佛日西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輝。
影敷丈室爐煙慘,風起禪堂松韻微。
只履乍來留化跡,五天何處又逢歸。
解空弟子絕悲喜,猶自潸然對雪幃。
貪程只為看廬阜,及到停舟恨頗濃。
云暗半空藏萬仞,雪迷雙瀑在中峰。
林端莫辨曾游路,鳥際微聞向暮鐘。
長愧昔年招我入,共尋香社見芙蓉。
門前煙水似瀟湘,放曠優游興味長。
虛閣靜眠聽遠浪,扁舟閑上泛殘陽。
鶴翹碧蘚庭除冷,竹引清風枕簟涼。
犬吠疎籬明月上,隣翁攜酒到茅堂。
詞場幾度讓長鞭,又向清朝賀九遷。
品秩雖然殊此日,歲寒終不改當年。
馳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磚。
今日相逢翻自媿,閑吟對酒倍潸然。
伏波恩行動南夷,交趾喧傳四瑞詩。
燕鼠孕靈褒上德,龜蓮增耀荅無私。
回翔雪侶窺簷處,照映紅巢出水時。
盡寫流傳在軒檻,嘉祥從此百年知。
高樓閑上對晴空,豁目開襟半日中。
千里吳山清不斷,一邊遼海浸無窮。
人生歌笑開花霧,世界興亡落葉風。
吟罷倚欄何限意,回頭城郭暮煙籠。
無機終日狎沙鷗,得意高吟景且幽。
檻底江流偏稱月,簷前山朵最宜秋。
遙村處處吹橫笛,曲岸家家系小舟。
別后再游心未遂,設屏惟畫白蘋洲。
掩門三徑莓苔綠,車馬誰來陋巷間。
臥棄琴書公干病,笑迎風月步兵閑。
當秋每謝蛬清耳,漸老多慙酒借顏。
濟物未能伸一術,敢于明代愛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