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其一 上巳日紫帆同次香、敦甫江岸踏青,賦此調寄余古歡閣,即用原韻答之
寺頂鵑紅,湖唇鴨綠,驚心此日重三。瘴國山多,層層裹碧如蠶。十年幾賦燕臺句,早簫街別味慵諳。怎春深、慣試離悰,水北花南。柔波照影詞仙六,正蘋香夾坐,松吹分談。有個愁人,鸚林掃地差堪。自憐不為聽鐘到,把禪天風信來探。兩邊情、鷗雨跳沙,蜑月飛嵐。
寺頂鵑紅,湖唇鴨綠,驚心此日重三。瘴國山多,層層裹碧如蠶。十年幾賦燕臺句,早簫街別味慵諳。怎春深、慣試離悰,水北花南。柔波照影詞仙六,正蘋香夾坐,松吹分談。有個愁人,鸚林掃地差堪。自憐不為聽鐘到,把禪天風信來探。兩邊情、鷗雨跳沙,蜑月飛嵐。
霜皮圍四十,水擊黑三千。
山河歸整頓,天地入陶甄。
但存忠貫日,未問寫凌煙。
遠吸金莖露,高攀玉井蓮。
風度優囊笏,恩光遶賜鞭。
李唐光夾日,炎漢赫中天。
共承天柱折,獨斡斗杓旋。
懷古歌鴻雁,傷今拜杜鵑。
王氣周旋內,胡塵笑語邊。
浮云開斥堠,飛鳥避戈鋋。
蜀道開天險,雄夸億萬年。
停空蟠瑞氣,蓋代出真賢。
國多艱難盡,公歸早晚遄。
愿為元結頌,磨石待高鐫。
風掃煙嵐一萬重,平生佳處始相逢。
未驂軒后浮丘駕,已見天都石柱峰。
閬苑欲傳青鳥信,壺天安用白云封。
朝真我亦通仙籍,況復年來訪赤松。
要憑稽古力,尚阻列僊科。
富貴終愁逼,才名已患多。
廟堂遵故事,經學到新羅。
拭眼看收拾,天池濯素波。
古堞高亭暮,登臨遠眺時。
菊房棲渥露,荷蓋偃清漪。
遵渚歸鴻集,投林嘯狖悲。
關情聊繪句,獨立自遲遲。
龍蟠山色引衡廬,霜落江清影碧虛。
鼓枻厭騎沙苑馬,行廚飫食武昌魚。
緩歌玉樹翻新曲,趣入金鑾續舊書。
官達故人稀會面,君來相見肯如初。
高浪驚人處,新灘復眼中。
雖無曳尾淖,奈有打頭風。
秉燭破春暗,看山坐雨蒙。
終朝收足坐,兀兀與僧同。
柳樹濃垂岸,荷花滿覆塘。
日供無限影,風遞自然香。
酒艷浮瑤席,歌聲繞杏梁。
空慚長卿病,不作次公狂。
春愁醉人心,灑面呼不醒。出門卻入門,兀兀度晨暝。
昨游欣有得,水鏡謝磨瑩。豈惟勝紛華,頗復造禪定。
君看青云士,窘步爭捷徑。鏗爾詎舍瑟,硁乎方擊磬。
何曾頃刻閑,通夕不遑瞑。彼應疾此固,我亦惡夫佞。
人生出處耳,山林與朝廷。遲遲岐路間,去就須審訂。
寧為龜曳涂,勿作馬旋濘。羲馭靡容勒,風船猶可矴。
但令尊不空,敢憚室垂罄。更結汗漫游,后期君速聽。
偏屋支巖穩,斜廊引路通。
虛明疑貯月,凄冷自迎風。
六月尤宜此,紅塵不到中。
灑然無熱惱,坐我廣寒宮。
偶向樹中見,知從水際生。
葉翻寒不定,云去意無成。
亂石流泉影,空山落子聲。
當年眉黛在,定見可憐情。
詩到南昌老更奇,固知流派自江西。
滕王閣下秋濤壯,孺子堂前春鳥啼。
我似癡蠅思驥尾,君如野鶴趁雞棲。
十年翰墨元猶白,不識微言為指迷。
勝日事幽尋,乘興從所適。
西風飄杖屨,偶作洞霄客。
穿云渡澗崗,捫蘿轉空碧。
七人今何在,九鎖峰巒密。
黃冠喜我輩,傾懷論宿昔。
汲泉煮山苗,異氣穿幾席。
區區名利人,到此塵機息。
鵝鴨江村曲,人家竹樹深。
閑云自來去,皎日屢晴陰。
水送園蔬葉,谷傳樵斧音。
瘦驢鞭不動,風處得披襟。
十旬五旬病,三日兩日餓。
閉門本求安,歲月不可過。
秋成尚百日,急迫如星火。
西風吹楸林,木葉朝來墮。
夕陽下城頭,蟋蟀鳴戶左。
褰裳臨溪水,照影非昔我。
悲歌動鄰里,慘慘風滿座。
懷深聲愈凄,辭絕意難和。
人生一世間,太半逢坎坷。
為樂須及時,倏忽傷老大。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天墜地出知幾世。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由來絕景難久藏,竟須好事與經始。見之三嘆欲忘歸,市以千金不惜費。
公之得此真無價,我亦聞之喜不寐。朝來幽事頗相關,乘興縱觀約聯騎。
霜明日暖馬蹄輕,曾不逾時即其地。噴云泄霧疑有神,旋呼斤斧誅榛葦。
初驚巨石幾百尋,突兀嶙峋濕云氣。嵌竇谽谺元自開,藤蔓駢羅巧相締。
清涵竹木總堅瘦,陰生莓苔倍蔥翠。老根側出掀虬髯,幽草倒生搖鳳尾。
前山一抹橫蛾眉,隔盡俗塵如戶閉。褰裳振足履崎嶇,披棘捫蘿窮幽邃。
忽有一徑出自然,委蛇深隱闊盈咫。四面周遭步轉高,心領目擊紛可喜。
處處出石作奇怪,續續哦詩聊比擬。或黎其色如鐵繡,或赭其容如酒醉。
或傲睨而癡自笑,或突怒而狠相視。或開幽室為書院,或引長廊為客次。
或虛高下成樓閣,或嚴尊卑作堂陛。或分半月隱天形,或展胡床圈地勢。
或露碼碯紅而潤,或錯琉璃青且膩。或如入關如升堂,或如臥榻如隱幾。
或如立壁如拱梁,或如卓筆如布字。遞遞逢迎巧獻狀,試舉其凡莫殫紀。
最喜賓從可從容,甲乙其間有一二。昔聞淡巖天下稀,金華仙伯載稱美。
圍中僅可坐十客,舉此十倍加不啻。余賀茲丘有所遭,初不遠人人自棄。
先生一笑與我言,平生此興覺為累。豈期幸會得所圖,孰使之然天實畀。
須臾更涉屏巖巔,指云此有無盡意。一水縈紆殊有情,萬山回環杳無際。
規以數椽安一榻,時來長嘯舒清思。愿觀余力佐天巧,名與此山傳不替。
自惟野性寡所嗜,猶喜登臨同臭味。剩欲相從為久計,祝公先了公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