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西窗諸君游義山亭次韻
霧磴煙臺第幾層,
孤亭高處許先登。
空階不剪何年草,
老樹長懸百尺藤。
日午鋤禾人語細,
云深看竹逸懷增。
呼童掃石題新句,
應記來游此地曾。
霧磴煙臺第幾層,
孤亭高處許先登。
空階不剪何年草,
老樹長懸百尺藤。
日午鋤禾人語細,
云深看竹逸懷增。
呼童掃石題新句,
應記來游此地曾。
云霧繚繞的石階與煙云籠罩的樓臺,不知是第幾層?高處孤立的亭子,允許我們率先登臨。空蕩蕩的臺階上,未修剪的野草不知生長了多少年;古老的樹木上,垂掛著百尺長的藤蔓。正午時分,鋤禾的人語聲細細傳來;云層深處,賞竹的閑適情懷愈發濃厚。喚來書童清掃石面題寫新詩,應當記住曾有此次游賞的經歷。
磴(dèng):石階。
煙臺:云霧繚繞的樓臺。
逸懷:閑適的情懷。
題新句:題寫新作的詩句。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劉西窗等同游義山亭時的唱和之作(“次韻”指依友人原韻作詩)。創作背景當為閑暇時與文友共游山水,借詩記錄游賞之樂。
全詩圍繞游義山亭的所見所感展開,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閑適的生活片段,展現了自然之趣與人文之樂,語言平淡中見生動,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紀游詩。
素魄初圓恨翠娥,繁華濃艷竟如何。南朝唯有長江水,依舊門前作逝波。
芳苗簇簇遍山阿,玉蕾珠芽未足多。千載《茶經》有遺恨,吳儂元不過灤河。
拂曙青絲榼,提攜潞水東。為尋芳草色,重到大槐宮。老干排丹壑,疏枝礙碧空。黃梁炊漸熟,千劫夢魂中。
表余春、綠嬌黃殢,啼鵑偏又催去。夜來誰與東風便,林外亂鶯無數。商去住。只夢里桃花,漁父回舟路。畫梁燕語。好屬付楊枝,渡頭溪口,休更釀飛絮。年時事,莫是渠儂自誤。癡憨天也應妒。餞春合譜家山破,漫擪玉簫哀訴。魔女舞。恐落日危樓,信美非吾土。君歌太苦。盡一寸柔腸,紆回曲折,繞向斷魂處。
去日相攜涉畏涂,歸來形影自相扶。倦行小憩荒山道,怕聽深叢叫鷓鴣。
少年騰踏屬驊騮,骨相疏明玉照秋。湓口猶傳舊令尹,豫章聊半古諸侯。一官身外真無負,百故胸中自不留。論薦由來公道在,誰將卓犖到需頭。
江闊風煙易晚,山高草木先秋。獨倚闌干盡日,此身與世悠悠。
隴阪縈九折,一折一愁絕。涓涓隴頭水,征人眼中血。水流有盡時,征人無還期。
清興閒書筆陣圖,妙窺八法不須摹。鐘王墨跡何堪數,摘得驪龍頷下珠。
天地賦奇特,千古壯西州。三峰屹起相對,長劍凜清秋。鐵鎖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銀漢,知在五云頭。造物可無物,掌跡宛然留。記重瞳,崇祀秩,答神休。真誠若契真境,青鳥引丹樓。我欲乘風歸去,只恐煙霞深處,幽絕使人愁。一嘯蹇驢背,潘閬亦風流。
從來愛雪是真誠,又見祥飛六出霙。材薄敢招能賦客,庭閒聊作詠詩聲。瑤階誤向凡間見,春蘤翻驚臘里生。賀板并來無答語,自慚詞筆太平平。
不怕微霜點玉肌。恨無流水照冰姿。與君著意從頭看,初見今年第一枝。人醉后,雪消時。江南春色寄來遲。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為賦詩。
越羅復幔茱萸紅,蹙金繡帶蟠雙龍。銅盤膩燭傳香蠟,簾箔星光釘文甲。金刀割紅□釜烹,豆蔻壓春赪玉罌。神仙舞盤踏月行,雁沙印雪留云纓。朱絲泠泠金粟柱,風流上客瓊林主。碧海煙中采香婦,濕花仙骨沾春雨。
但見城池還漢將,豈知佳麗屬蠻兵。錦江南度遙聞哭,盡是離家別國聲。
簫管清吟怨麗華,秋江寒月綺窗斜。慚非后主題箋客,得見臨春閣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