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伯玉二首 其一
少年騰踏屬驊騮,骨相疏明玉照秋。湓口猶傳舊令尹,豫章聊半古諸侯。一官身外真無負,百故胸中自不留。論薦由來公道在,誰將卓犖到需頭。
少年騰踏屬驊騮,骨相疏明玉照秋。湓口猶傳舊令尹,豫章聊半古諸侯。一官身外真無負,百故胸中自不留。論薦由來公道在,誰將卓犖到需頭。
一念全超曠劫初,玉人端坐白牛車。往來歷盡傍參妙,回首途中物物渠。
二陸吾邦秀,攜壺問草亭。醇醪雨中醉,寒燭夜深青。寶氣騰雙璧,人倫贍六經。坐馀玄論洽,傾耳為君聽。
帝驅貙虎舊江州,旅卜僧坊計少休。避暑有宮留不暇,游山算卻是山游。
擺脫浮名盡日閒。人閒萬事一蒲團。歸田老去方知樂,行路今來始覺難。山雪盛,草堂寬??痛草氜D若為安。甫能望得春消息,一夜東風特地寒。誰伴閒人閒處閒。梅花枝上月團團。陶潛自愛吾廬好,李白休歌蜀道難。林壑靜,水云寬。十年無夢到長安。五更門外霜風惡,千尺青松傲歲寒。那得茅齋一餉閒。地爐敲火試龍團。頭從白后彈冠懶,腳自頑來應俗難。塵世窄,酒杯寬。百年轉首一槐安。是非臧谷何時了,隱幾西窗月色寒。堂上幽人睡正閒。門前聲利聚為團?;ㄏ銗缐魧o處,詩句撩人寫復難??兆試@,倩馀寬。驚烏三繞幾時安。青山隔岸迎人笑,舊有盟言且莫寒。
笑阿儂魂兒太瘦,銷來無可銷者。清歌曼舞尋常有,莫仿閑愁相惹。行樂且。算絲竹、陶情何必中年也。流鶯低罵??创蟀赘?,小紅唱罷,詞句付羅帕。腸斷矣,應是桓家子野。一聲檀板輕打。無端觸撥歡場淚,想到酒闌鐙灺。風月話。把泊粉飄香,檢入烏絲寫。黃金作斝。要痛飲今宵,拚教醉死,死便葬花下。
垂老難為客,年荒易別家。春風三月暮,江路六千賒。語久淚痕漬,杯深竹影斜。病妻兼弱女,何以慰天涯。
夜將半,潮正平,兒童告我玉壺傾。賓主分攜各歸去,猶有隔江漁火明。
魂魄千秋逐細君,月明南指漢宮云。將軍不奪閼氏去,未見功名可冠軍。
留滯周南十五年,成書奏牘過三千。東山方起為霖雨,大廈俄傾嘆逝川。密有忠言如藥石,別加優禮賜貂蟬。兩宮痛悼皆臨奠,祗為皋夔志未宣。
好古君侯最,遺編賴不亡。
遠從濟上授,曾向壁中藏。
負馬圖才識,傷麟義未荒。
簡將青竹剖,函以碧蕓香。
存樂元聞魯,傳經幸在梁。
因觀科斗字,白日到羲皇。
父母雖生嫁即休,沈恩須向沈家酬。
能知盡節便為孝,何事臨行若死留。
三朝奉飯畢殘生,茍活何如死更榮。
陳氏曾殉監國難,同時奇節冠東瀛。
奸謀?訾今何在,一品頭銜萬古名。
畢竟殉身緣底事,沈家冤案不須明。
鸞章一旦下東都,油壁香車離海隅。
未審長安明月夜,貞魂猶戀故鄉無。
和親使命日邊來,
子建端居賦七哀。
方仗雄心保甌脫,
獨憐暮氣悔輪臺。
安危指望軍三捷,
塊磊難憑酒一杯。
聞道棘陽多將種,
不應仍恨斗筲材。
中郡秋防寇,邊亭夜筑關。
遙聞大軍出,定向幾時還。
粟仰南船運,弓從北騎彎。
侵尋寒落景,何處問溪山。
三朝茶飯了生因,
烈女傳中第一人。
尺組捐軀原死義,
殉夫無恨恨奸臣。
螟蛉冤案暗傷神,
地下相從憤莫伸。
以呂易嬴還樂卜,
巖疆轉瞬屬他人。
特起來南國,登庸歷宰卿。立朝弦載直,遇物稱如平。一夢榮華盡,千年封襚成。秋風暮江起,凄咽逝波聲。
星墜寢門夕,鵩來州舍辰。人悲喪遺愛,帝夢失良臣。勛業經綸遠,文章氣燄新。歿猶榮故里,宸筆鏤堅珉。
蚤歷平津館,嘗蒙鮑叔知。笑言忘位貌,論議切箴規。豈悟三秋別,遂成隔世期。英風今已矣,遺恨滿江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