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季海敷文赴閩漕 其三
圣主方懷南顧憂,
且煩持節按閩州。
政成早作朝天計,
兩地端須第一流。
圣主方懷南顧憂,
且煩持節按閩州。
政成早作朝天計,
兩地端須第一流。
圣上正為南方事務憂心,暫且勞煩你持符節巡視閩州。待政務有成后盡早謀劃回朝,兩地都需要最頂尖的人才。
南顧憂:對南方地區的憂慮。
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時所持的符節,作為憑證。
按:巡視,考察。
政成:政務治理取得成效。
朝天:朝見天子,指返回朝廷。
端須:確實需要。
第一流:最優秀、頂尖的人才。
此詩為送別友人王季海(王淮)赴任福建轉運使(閩漕)而作。南宋時期南方治理重要性凸顯,朝廷對閩地事務尤為關注。詩人借詩表達對王季海才能的認可,望其赴閩考察治理、盡早建功回朝,體現對友人的信任與期許。
全詩圍繞友人赴任閩漕展開,既反映朝廷對南方的重視,又強調王季海的治理能力。語言簡潔、情感真摯,是送別與寄望結合的典型之作。
酌郁既灌,取蕭方??,
籩豆靜器,簠簋芬??。
魚臘薦美,牲牷表絜。
是戢是將,載迎載列。
孝享云畢,維徹有章。
云感玄羽,風凄素商。
瞻望神座,祗戀匪遑。
禮終樂闋,肅雍鏘鏘。
妙算申帷幄,神謀出廟廷。
兩階文物備,七德武功成。
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
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趙有兩毛遂,魯聞二曾參。
慈母猶且惑,況在行路心。
冠冕無丑士,賄賂成知己。
名利我所無,清濁誰見理。
敝服空逢春,緩帶不著身。
出游非懷璧,何憂乎忌人。
正須自保愛,振衣出世塵。
昔歲驚楊柳,高樓悲獨守。
今年芳樹枝,孤棲怨別離。
珠簾晝不卷,羅幔曉長垂。
苦調琴先覺,愁容鏡獨知。
頻年雁度無消息,罷卻鴛文何用織。
夜還羅帳空有情,已能憔悴今如此,更復含情一待君。
城南有怨婦,含情傍芳叢。
自謂二八時,歌舞入漢宮。
皇恩數流眄,承幸玉堂中。
綠柏黃花催夜酒,君王厭德不忘新,況群艷冶紛來陳。
是時別君不再見,綺窗蟲網氛塵色,文軒鶯對桃李顏。
天王貴宮不貯老,小腰麗女奪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顧。
歸來誰為夫,請謝西家婦,莫辭先醉解羅襦。
宮殿沉沉月欲分,
昭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
不是思君是恨君。
月出映層城,孤圓上太清。
君王眷愛歇,枕席涼風生。
怨咽不能寢,踟躕步前楹。
空階白露色,百草寒蟲鳴。
念昔金房里,猶嫌玉座輕。
如何嬌所誤,長夜泣恩情。
高館基曾山,微冪生花草。
傍對野村樹,下臨車馬道。
清朗悟心術,幽遐備瞻討。
回合峰隱云,聯綿渚縈島。
氣似滄洲勝,風為青春好。
相及盛年時,無令嘆衰老。
路出金河道,山連玉塞門。
旌旗云里度,楊柳曲中喧。
喋血多壯膽,裹革無怯魂。
嚴霜斂曙色,大明辭朝暾。
塵銷營卒壘,沙靜都尉垣。
霧卷白山出,風吹黃葉翻。
將軍獻凱入,萬里絕河源。
閟宮實實,清廟微微。
降格無象,馨香有依。
式昭纂慶,方融嗣徽。
明禋是享,神保聿歸。
忽見寒梅樹,
開花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湛湛江水見底清,荷花蓮子傍江生。
采蓮將欲寄同心,海上云盡月蒼蒼,萬里分輝滿洛陽。
洛陽閨閣夜何央,應憐水宿洞庭子,今夕迢遙天一方。
獨坐年將暮,常懷志不通。
有時須問影,無事卻書空。
棄置如天外,平生似夢中。
蓬心猶是客,華發欲成翁。
跡滯魂逾窘,情乖路轉窮。
別離同夜月,愁思隔秋風。
老少悲顏駟,盈虛悟翟公。
時來不可問,何用求童蒙。
大漢昔未定,強秦猶擅場。中原逐鹿罷,高祖郁龍驤。
經始謀帝座,茲焉壯未央。規模窺棟宇,表里浚城隍。
群后崇長樂,中朝增建章。句陳被蘭锜,樂府奏芝房。
翡翠明珠帳,鴛鴦白玉堂。清晨寶鼎食,閑夜郁金香。
天馬來東道,佳人傾北方。何其赫隆盛,自謂寶靈長。
歷數有時盡,哀平嗟不昌。冰堅成巨猾,火德遂頹綱。
奧位匪虛校,貪天竟速亡。魂神吁社稷,豹虎斗巖廊。
金狄移灞岸,銅盤向洛陽。君王無處所,年代幾荒涼。
宮闕誰家域,蓁蕪罥我裳。井田唯有草,海水變為桑。
昔在高門內,于今岐路傍。余基不可識,古墓列成行。
狐兔驚魍魎,鴟鳥嚇獝狂。空城寒日晚,平野暮云黃。
烈烈樊青棘,蕭蕭吹白楊。千秋并萬歲,空使詠歌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