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知榆次縣題新衙鼓上
置向譙樓一任撾
撾多撾少不知他
如今幸有黃紬被
努出頭來道放衙
置向譙樓一任撾
撾多撾少不知他
如今幸有黃紬被
努出頭來道放衙
把鼓放置在譙樓上,就任人敲打,敲多敲少我也不去管它。如今幸虧有了黃綢被子,我從被子里伸出頭來說:‘放衙了’。
譙樓:古代城門或官署上的瞭望樓,這里指縣衙的鼓樓。
撾(zhuā):敲打。
黃紬(chóu)被:黃色的綢被,紬同‘綢’。
放衙:古代官員辦公結束,屬吏散去的儀式,即下班。
此詩為張商英初任榆次知縣時所作。初入官場,詩人將對職務的感受題寫于新置的衙鼓之上,反映了其初任地方官時的真實心境與生活狀態。
全詩通過衙鼓放置、任人敲打及放衙的日常場景,以幽默筆調展現詩人作為基層官員的生活片段,語言質樸詼諧,體現了其灑脫的性格與對職務的適應。
朝霞沉綺烏鵲興,釣車徐理桹一鳴。
夕蟾散金鷗鷺浴,乘流蕩槳清江曲。
行人卓午汗如流,綠陰濃處杙扁舟。
絲綸卷盡身無事,日長睡足風颼颼。
覺來一觴仍起舞,未信人間有炎暑。
幸有黃糧攪夢殘。喜無白石怨盟寒。朝饑恰遇醅初熟,夜冷懸知雪在山。
論世法,自來頑。他人忙處我偏閭。柴門閉了無些事,紙帳梅花醉夢間。
玉砌生苔,銅環扣鎖,時空穿越重門。香氣氤氳,無端一路延伸。
橫斜疏影開何處。轉溪頭、迷失荒村。圮亭邊,夜已茫茫,雪正紛紛。
此身決絕彷徨久,恐心遭創痏,夢帶傷痕。又怕梅花,風中冷落三分。
憶曾煙雨江南曲,共伊誰、譜入琴樽。剩微吟,不寄來生,不問前因。
誰鑿天河露玉盤,登臨卻在畫中看。
高祠隱映丹青像,正笏分明諫諍官。
海鶴九霄摩翮勁,巖松千仞挺霜寒。
河清欲見非容易,爭似逢公一笑難。
手掉雷車萬仞山,蚩尤旗卷大荒間。
青天轉餉趨河朔,紫塞傳烽逼漢關。
據地拒伸銅馬足,投壺正啟祖龍顏。
獨夫緩爾燃臍照,斧鉞他年待馬班。
花神一夜色枯槁,主人八門愁絕倒。
夜深花嘆似人言,主人百事重花惱。
一者庸工剪束繁,二者丑女折戴早。
三者頭上寧著老鴉啼,不愿俗子相憐好。
曬裈遺失主不知,花落青苔任帚掃。
算緡立券坐花前,無酒無詩送花老。
孤山事我若仙妹,君之視臣如芥草。
主人百拜謝花神,過不即芟如春昊。
久渴逢甘雨,
他鄉見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狀元歸。
絳桃不似曉妝紅,
恩譴多年出漢宮。
自惜傾城多薄命,
莫教明月照閨中。
濟世功名肯力為,風云遇合貴逢時。
欲知辟谷師黃石,便是扁舟號子皮。
后進忌能踰日月,敵人用間果蓍龜。
福城東際笙歌地,且祝千齡醉荔支。
萬古經書萬古明,
圣賢言語圣賢情。
乾坤倘與人描畫,
日月山川想更精。
新萍總是風中絮。迢遞橫塘路。畫船回首碧云西,約略茜紗朱戶。一奩明鏡,數聲柔櫓,又過長亭樹。
流云不作無情去。卻作留人雨。綠波總是接天涯,春色幾分能駐。驪歌易闋,鸞腸禁續,掩袂傷離處。
朝霞不出市,暮霞走千里。日早雨淋腦,日晏雁曬趐。
天道管難窺,農談綽有理。星占濕土時,月驗仰瓦比。
喌喌雞上籠,趯趯魚秤水。云起樓梯天,日沒燕脂紫。
電光分南北,陰霽在俄晷。虹為水椿兒,霧是山巾子。
黑豬渡斜漢,金烏抱雙珥。聒聒卜蛙鳴,疆疆占鵲喜。
戴帽視泡文,著裙看甕底。釜星驗雜出,燈花結雙橤。
昕夕恒目擊,雨晹如掌指。方朔廢射覆,洛閎休歷紀。
先哲有格言,林臥觀無始。
去年相約莫題詩,
收拾殘生過好時。
白雪下來山又冷,
不禁孤寺遠相思。
細數元正隔兩朝。眼看楊柳又新條。歲寒獨有江梅耐,曾伴瑤池下絳霄。
香篆裊,燭花燒。團欒喜氣沸歡謠。慈祥自是長生樂,不用春醪飶與椒。
驛路迢迢暮色催,蒼茫托憩碧山隈。
登樓樹杪浮青藹,眺望嵐光卷紫堆。
牧豎已橫牛背返,山花猶帶夕陽開。
橋頭多少勞人跡,浪說當時仙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