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行 聞箏
坐殘斷續麗譙鐘。霜月媚簾櫳。秦箏巧按小墻東。曲度六么紅。想夫銀甲誰言冷。輕撥似鶯舌潛通。奈何輒喚雁鳴空。好寄與秋風。
坐殘斷續麗譙鐘。霜月媚簾櫳。秦箏巧按小墻東。曲度六么紅。想夫銀甲誰言冷。輕撥似鶯舌潛通。奈何輒喚雁鳴空。好寄與秋風。
我昔騎鯨游九州,上扣天關望冕旒。
群公侍旁好顏色,將順帝旨成剛柔。
抱持日月不自獻,蒙茸塵土歸家丘。
結茅竹間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飆留。
屋頭清溪鳴晝夜,當戶古木蔽馬牛。
蒼頭盧兒從高蓋,傳呼不到門巷幽。
兩公忘言兒袖手,驅除睡魔須茶甌。
誰傳此意到旁郡,解衣槃礴煩張侯。
張侯落筆妙天下,未墜學士之風流。
欲見柯山入畫圖,丹青知君百不憂。
黃公不肯直南省,一麾已具東南舟。
請君援筆待公至,畫我迎公竹陰里。
維舟瞰層波,未忍分練段。
人間好風味,魚鳥同聚散。
儒生長窘束,書燈守幽幔。
逐樂嗟已遲,蚤還猶及半。
資福別無所補,五日一參擊鼓。
何曾說妙談玄,祇是粗言直語。
甘草自來甜,黃連依舊苦。
忽若鼻孔遼天,逢人切忌錯舉。
雙扉掩余香,一榻下涼幔。
前人嗟不死,萬古映黃卷。
時時擷英華,一一詣微遠。
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淺。
中郎臺榭據江鄉,雅稱詩翁賦卒章。
莼菜鱸魚好時節,秋風斜日舊煙光。
一杯有味功名小,萬事無心歲月長。
安得便拋塵網去,釣舟閑倚畫欄傍。
我愛新安好,齋房四友全。
斲成千樣玉,掃得萬毬煙。
云氣隨銀管,蛟龍入彩箋。
周旋不能去,何待更論年。
昔有獨醒士,絕口避醁醽。
折楊得眾笑,無地至秦青。
周詩念忠嘉,所貴食野蘋。
良時不可再,佳人難合并。
康鼎談經世少雙,一時文物動虞庠。
江湖雖隔金閨籍,衣袖仍間玉案香。
墨客幾年陪畫隼,板輿平日到萱堂。
時清身健堪行樂,未見荊榛尤鳳凰。
我如萬斛船,歲久腰已懶。
誰能逐相師,終日問手板。
去謀一寸安,輒被三尺挽。
憐公謝蠻觸,鼓臥旗亦偃。
道骨仙風一偉人,相逢東老最情親。
榴皮幻化人間世,藤葉牢籠物外身。
璚蟻滿壺方丈曉,青蛇銜袖洞庭春。
高名不朽垂千古,笑指西鄰幾劫塵。
大抵操心在謹微,謬差千里始毫厘。
如聞不善須當改,莫謂無人便可欺。
忠信但當為己任,行藏終自有天知。
深冬寒日能多少,已覺東風次第吹。
公泛浯溪春水船,系帆啼鳥青崖邊。
次山作頌今幾年,當時治亂春風前。
明皇聰明真晚謬,乾坤付與哥奴手。
骨肉何傷九廟焚,蜀山騎馿不回首。
天下寧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蒼忙吾敢惜,兒不終孝聽五郎。
父子幾何不豺虎,君臣寧能責胡虜。
南內凄涼誰得知,人間稱家作端午。
平生不識顏真卿,去年不答高將軍。
老來讀碑淚橫臆,公詩與碑當共行。
不賞邊功寧有許,不殺奉皇猶敢語。
雨淋日炙字未訛,千秋萬歲所鑒多。
踏破化城,來至寶所。
不采輝山之璧,不探驪頷之珠。
壞衲堆肩,擁爐閑坐。
喚作無事道人,堪受人天供養。
林巒十里上巉巖,飛檻初憑縹緲間。
夔子風煙依白帝,夜郎耕稼接烏蠻。
砌橫亂石遙臨澗,門對高峰近帶山。
咫尺驚湍吁莫測,每來登此念鄉關。
牛羊久已下,寂寂掩城扉。
水鶴鳴城堞,飛螢上戟衣。
夜涼江海近,天闊斗牛微。
何日招舟子,寒江北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