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其八
長風掛席勢難回,海動山傾古月摧。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龍驤出峽來。
長風掛席勢難回,海動山傾古月摧。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龍驤出峽來。
朱明洞天門,元戎要客入。
誰云蓬萊遠,浮丘果相挹。
如超頓地禪,曾不假梯級。
綠篁隔蔥蒨,沆瀣朗呼吸。
玉山有嘉禾,鳳凰乃來集。
桃李爾何知,濯濯紅露泣。
應嗟塵世人,窗間白駒急。
行樂如之何,不樂嗟何及。
廟門斜開壓江浦,紅裳小巫未擊鼓。
太守焚香令致詞,愿駕蒼龍作霖雨。
三神鼎峙名謂何,子胥范蠡馬伏波。
圖經莫載碑字滅,忠魂血食應不訛。
朝廷日夜傳新令,輔弼賢良元首圣。
陰陽調燮神相之,忍使斯民饑以病。
金玉來音忽邇聞,開緘恍若對風神。
始知渡浙元宵逼,遙想乘時樂事頻。
恨不銜杯同此夕,可應聯詠屬他人。
果然佳句先垂寄,依舊余輝返照鄰。
歷陽張君心好古,冰不為寒蘗非苦。
我欲見之波浪阻,安得鄰巢接飛羽。
百年營營竟埋土,進退趦趄亦何補。
今歲秫田收幾畝,爛醉高吟余不數。
乖崖威重兼之恕,正獻純風重以和。
高世清名公取盡,經邦余事蜀霑多。
二江遺愛流長在,雙劍銘功壁屢磨。
聞向蓬萊指歸路,其如朝野具瞻何。
人在通天第幾巖,玉巖形勝最潭潭。
三鐘攘臂適吾樂,五斗折腰真爾慚。
漫浪著書酬素志,逍遙齊物載清談。
超然此道人知少,人日先生為指南。
默坐兩股痹,幽行整頭簪。
無家不成寐,有酒何處斟。
山色九秋靜,月華中夜深。
遙想端居人,焚香哦妙音。
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
危根插滄浪,古魄鎮臨眺。
何人試巧手,鑿此混沌竅。
森森毛髪散,偉偉儀形肖。
蔥蒼翠霧濕,玲瓏秋月照。
痕添海潮上,聲酸朔風叫。
龍歸憂利劍,鼇泣怖長釣。
曾非借霹靂,安得離巖嶠。
菱溪與太湖,所得信未妙。
誰將置濠隍,我愿植廊廟。
堅貞以類舉,邪僻令遁趒。
濡毫勒陰崕,卑語君莫誚。
客來說劉翁,嵩山跨黃犢。
青衣二雙鬟,顏色若明玉。
手攜綠牙笛,隨軒奏新曲。
倒傾酒榼松下飲,旋開氈帳云中宿。
少年富貴老安閑,自道此生無不足。
令人慕高標,神魄頓蕭爽。
何當插兩翼,乘風一飛往。
永結斯人交,逍遙恣真賞。
長哦紫霞篇,洞戶瓊瑤響。
胡為戀青衫,壯節空骯臟。
塵埃一閧城郭卑,波瀾萬頃滄溟廣。
明朝未作嵩少游,且向江南結魚網。
蒼山如巨龜,長淮就吞吐。石林含霜明,爻卦儼可數。
相傳有神物,在昔遭圣禹。縶鐵送潭中,作鎮亙萬古。
乾坤未云息,魑魅那得侮。至今崖下潭,不敢設網罟。
邇來建佛廟,金碧爛庭戶。長廊肖深洞,夜香鬰濃霧。
一讀碑上文,颯爾精神聚。憫旱截臂翁,開山即初祖。
借僧百萬人,下壇三尺雨。至尊親賜詩,高名動寰宇。
樓閣疑化成,何年運斤斧。洄流漲平沙,舟楫永無阻。
尤憐瞻仰地,曾是欹傾所。王者唯好仁,佛力豈無補。
我來解征鞍,赫日正卓午。涼風如冰霜,灑我襟上土。
仰慚云衲禪,未嘗倦行旅。還思治水功,冥寞今何許。
積憂避紛謗,杜門甘賤貧。
破屋敗風雨,荒蹊絕車輪。
幸無塵坌集,靜與鳧雁鄰。
吾年半已過,空花眷余春。
往來猶康莊,安用煩距?。
念此良自適,浩歌洗憂屯。
冰霜凍海海水黑,云霧崩騰大空塞。
饑猿哀啼虎噤嘯,高鴻折翅鷹斂翮。
苦寒大苦吾正愁,二子胡為千里客。
自言失意西南歸,十斛明珠已空擲。
廬山摩天瀑布雄,請把肝腸洗愁寂。
江天九旬雨,江路三尺泥。
扶家遂遠適,羸馬正難騎。
傳舍野煙中,子規連夜啼。
鄉園歸得到,應已血沾衣。
十年不變舊,交深情愈淡。
世樂貽真羞,去若出穽陷。
故林泉石新,悠然在虛鑒。
寂寂夜香沉,無心答鐘梵。
雙鳳婆娑綠玉團,初綱猶怯禁中寒。
貴從侍從時宣賜,傳到西南作寶看。
旋碾合留清浩氣,親題何事寄麤官。
感公珍惠寧須試,一嗅煩懷已自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