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柳
萬縷千條綰別情,舊愁新怨不分明。登樓隔斷離人眼,短送天涯路一程。
萬縷千條綰別情,舊愁新怨不分明。登樓隔斷離人眼,短送天涯路一程。
十年塵土送春衣,每見春風憶翠微。
射策決科知已誤,求田問舍早須歸。
人生豈料長身健,行李還應與愿違。
遙望故山心獨往,杖藜三嘆暮云飛。
莫遣殊方一片飛,風光有底肯相遺。
含愁要作紅雨去,絕恨獨眠清晝時。
古井猶窺光燦燦,儒冠不道鬢垂垂。
鳥歌長日偏稱意,辦得喚人來朵頤。
建業風流端可憐,石城江色曉鮮鮮。
鳥窺漢節梅花底,雨濕柁樓春水邊。
霜髪讐書有東觀,錦囊覓句屬南天。
枯腸不飽大官肉,我種芋魁今十年。
北風吹雨鳴船篷,高岸泥滑愁老翁。
少陵病骨端欲折,扶杖無因尋贊公。
贊公從來懶剃頭,破衲未御寒颼颼。
東窗朝日會晴好,共看雪霧翻茶甌。
云居開大爐鞲,不止烹佛烹祖。
但有一切持來,烈焰堆中辨取。
是則當處平和,不是切宜退步。
煅出金剛眼睛,直得乾坤獨露。
雖然到者田地,須知向上一路。
放將三圣瞎馿,踢殺大雄猛虎。
鳥聲已迎一百五,野逕微行誰復嗔。
放飯要穿花底屐,捐書聊著頭上巾。
老夫踽踽只白眼,爛蘂細細徒青春。
憑仗石槽三昧水,浴茲從昔無垢人。
金銅仙人辭漢歌,近時作者嗟誰何。
王侯之種合瑰詭,君復鼻高胸塊磊。
著身丘壑謝幼輿,此事端憐卿輩無。
口譚名理腳穿屐,手捉毛錐家四壁。
平生三尺古錦嚢,掉頭不愛尚書郎。
飽知得句要得眼,肯道挽弓須挽強。
老夫天與覊臣骨,大笑癡兒曾咄咄。
折床舊喜存烏皮,渇釡初欣識黔突。
未辦澆渠酒一尊,藜羮且可細論文。
政思橫說與豎說,莫廢本來微妙舌。
正月二日多雪寒,京師道路無日干。
巷南巷北一望隔,出門但見泥漫漫。
歸來危坐官屋底,日飽太倉半升米。
相思更覺行路難,蒙垢何當為一洗。
平生敬愛人,經月不一面。
出處各有道,淡泊終所愿。
避喧繁臺寺,稍息奔走賤。
豈是蔣詡人,佳客來不倦。
不責禮數優,草草具盤饌。
為歌朱絲弦,知音我所戀。
日暮翩然去,思君情如線。
乘興還一來,慎莫比秋扇。
出舟跛跛為情親,催遣籃輿煩故人。
九死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
晨炊要索祖仁飯,老鬢舊著淵明巾。
傳語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與覉臣。
少陵昨者百憂集,但言兒啼四壁空。
覉臣即今百憂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疇昔罪臣投荊州,板輿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勞事,況乃離別酸鼻頭。
荊州破屋冷似鐵,眼邊種種那堪說。
縛竹為瓦安得完,往往稀間過霜雪。
母氏癯然由暑熱,喘臥十日遽死訣。
至斯極矣其予乎,毎輙念此骨欲折。
九重陛下仁如天,逢赦卻上沙市船。
飽聞荊江西江惡,舉家性命實可憐。
余生休論飯不足,今費君王岳祠祿。
母氏棄我如許時,殊方只有看云哭。
賀公吳語慎莫嫌,渠自山陰一茅屋。
痩妻稚子姑團欒,此叟堆灰未窮獨。
漠漠長煙暝戍樓,登臨永日強消憂。
殊方日落青山暮,舊國云深碧樹秋。
向老江湖雙病眼,此身天地一浮鷗。
高談早晚對犀麈,袞袞遙憐湘漢流。
墜典遺經已表章,又傳清蹕幸膠庠。
黃龍繞駕天移仗,白雪分袍士綴行。
況是體元能作圣,更歡稽古效規王。
太平盛世文明遠,萬國儒風自一堂。
皓魄當天曉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爛爛雙瞳掣電光,照人皮里有秋陽。
誰將鼠臘同蒼璧,枉把鹽車服乘黃。
合有猷謀陳稷契,即看灝噩繼周商。
近來佳句驚人甚,敢竝蒹葭玉樹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