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臺
吳王宴罷歌臺晚,
斜日清江映闌檻。
臺上西施醉捧心,
江邊東越愁嘗膽。
鴟夷裹尸去不還,
麋鹿散跡游其間。
秋深明月照高樹,
驚烏啼落丹楓寒。
功名獨羨陶朱子,
一夜扁舟弄云水。
吳王宴罷歌臺晚,
斜日清江映闌檻。
臺上西施醉捧心,
江邊東越愁嘗膽。
鴟夷裹尸去不還,
麋鹿散跡游其間。
秋深明月照高樹,
驚烏啼落丹楓寒。
功名獨羨陶朱子,
一夜扁舟弄云水。
吳王的宴會結束,歌臺已到傍晚,西斜的太陽映照清江,波光倒映欄桿。臺上西施醉酒捧心,江邊東越勾踐正愁著臥薪嘗膽。伍子胥被鴟夷裹尸一去不返,麋鹿散漫的足跡游蕩在廢臺之間。秋深時分明月照著高樹,驚飛的烏鴉啼落,丹楓更顯凄寒。獨獨羨慕功成身退的陶朱公,一夜扁舟自在地戲弄云水。
姑蘇臺:春秋時吳王夫差所建離宮,故址在今江蘇蘇州西南姑蘇山上,后荒廢。
捧心:化用西施典故,《莊子·天運》載西施因心痛而捧心皺眉,此處形容其嬌弱之態(tài)。
東越愁嘗膽:指越王勾踐被吳擊敗后,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以復仇的史實。
鴟(chī)夷:皮制的口袋,此處指伍子胥被吳王賜死后,尸體被裝入鴟夷投入江中之事(見《史記·伍子胥列傳》)。
陶朱子:即范蠡,輔佐勾踐滅吳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經商致富,號陶朱公。
詩當為作者游覽姑蘇臺故址時所作。姑蘇臺作為吳王夫差奢靡享樂的象征,其興衰見證了吳越爭霸的歷史更迭。詩人觸景生情,借古喻今,抒發(fā)對歷史規(guī)律的思考與人生選擇的感悟。
全詩以姑蘇臺為線索,串聯(lián)吳越爭霸的歷史片段,通過今昔對比與典故運用,既批判了統(tǒng)治者因驕奢致敗的教訓,又表達了對范蠡功成身退的推崇,是一首融合詠史與抒懷的佳作。
煙柳風花錦作園。霜芽露葉玉裝船。誰知皓齒纖腰會,只在輕衫短帽邊。啼玉靨,咽冰弦。五牛身去更無傳。詞人老筆佳人口,再喚春風在眼
繡戶凝香瑞靄浮,日催紅影上簾鉤。 鶯捎飛蝶穿花去,水學驚蛇抱石流。 綠酒金尊邀醉飲,朱弦銀甲按歌謳。 若教買得春常在,不用良宵秉燭游。
邊塵卷地北風號,泥馬南來駐六橋。 汴水故宮空有月,海門沙溆寂無潮。 銅駝夜泣霜華冷,銀雁秋飛王氣銷。 五國城頭魂不返,傷心誰賦《楚辭》招。
金貂貰酒。樂事可為須趁手。且醉青春。白發(fā)何曾饒貴人。 鳳笙鼉鼓。況是桃花落紅雨。莫訴觥籌。炊熟黃粱一夢休。
人生可意。只說功名貪富貴。遇景開懷。且盡生前有限杯。 韶華幾許。鶗鴂聲殘無覓處。莫自因循。一片花飛減卻春。
勢家多所宜, 咳唾自成珠。 被褐懷金玉, 蘭蕙化為芻。 賢者雖獨悟, 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爾分, 勿復空馳驅。 哀哉復哀哉, 此是命矣夫!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 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 影落齊燕白,光連天地寒。 秦碑凌絕壁,杖策好誰看?
郵亭一回望, 風塵千里昏。 青袍異春草, 白馬即吳門。 獯戎鯁伊洛, 雜種亂轘轅。 輦道同關塞, 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 秉禮國猶存。 殷牖爻雖賾, 堯城吏轉尊。 泣血悲東走, 橫戈念北奔。 方憑七廟略, 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 天道共誰論。
天問無靈白日徂,素箏濁酒欲何如。起看天地斜陽里,浪策興亡作計疏。
古今幾回蕉鹿夢,江湖相勖計然書。河流一道窗三面,贏得他年入夢無。
誰屑瓊瑤事青饣迅,舊傳名品出華陽。 應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劉郎與阮郎。
西漢十二君,高惠呂后文。 景帝傳于武,遂及昭宣元。 成哀平帝后,王莽乃為君。 昌邑兼孺子,二人不足云。
始皇繼周稱皇帝,傳子胡亥為二世。 子嬰灞上降漢王,四十余年非久計。
堯舜天位傳禹王,禹之子啟傳太康。 仲康王相少康后,王寧王槐及王芒。 王泄不降王扃立,王廑孔甲何淫荒。 王皋之后有王發(fā),桀放南巢夏始亡。 十七君余四百歲,夏之天下遂為商。
混沌鑿開吞幾歲,洪荒莫考傳承裔。 但聞前史載三皇,伏義神農及黃帝。 三皇之后五帝傳,少昊顓頊高辛繼。 唐堯虞舜又繼之,天下于斯為盛際。
悠悠劫為朝,萬民恣遨游。 三山眇如塊,舉步身彌高。 絳宮近咫尺,天風度騷騷。 至音非笙歌,泠然八瑯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