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四首 其一
右脅翻身已怪哉,
那堪便解舞三臺。
做模打樣無端甚,
寧免傍觀臭口開。
右脅翻身已怪哉,
那堪便解舞三臺。
做模打樣無端甚,
寧免傍觀臭口開。
右側翻身已經(jīng)夠奇怪了,哪里還能立刻就會跳'舞三臺'?裝模作樣實在沒道理,難道能避免旁觀者議論紛紛?
右脅翻身:佛教中佛陀涅槃時右側臥的姿勢,此處借指故作修行姿態(tài)。
舞三臺:唐代教坊曲名,后指表演性舞蹈,此處喻指賣弄機鋒或形式化的修行展示。
做模打樣:裝模作樣,指刻意模仿修行模樣。
無端:沒有來由,無道理。
臭口開:俗語,指旁人議論、批評。
此詩為禪宗頌古詩,多作于宋代禪林。當時部分修行者拘泥形式、賣弄機鋒,作者通過此詩批評禪門流弊,強調修行應注重內(nèi)在體悟而非外在表演。
全詩以日常行為作喻,諷刺形式化修行,語言犀利通俗,體現(xiàn)禪宗直指人心的特質,是宋代禪頌中批評宗門流弊的典型之作。
雨過見虹明,長橋欲映城。窗間晴氣入,空際晝涼生。有扇徒看畫,無冰自覺清。人知太守姓,不減漢公名。
在昔有佳句,故人如遠來。競生吳客衽,不上楚王臺。稍拂清樽動,時吹翠帟開。長安在何處,水鳥望中回。
霅霅前溪白,蒼蒼后嶺巍。人疑槎上客,星合蚌中暉。影轉闌干迥,杯行漏鼓稀。只知誇粉黛,不向桂邊歸。
虛云臨滉漾,橋勢對隆穹。環(huán)佩佳人去,汀洲翠帶空。橘船過砌下,蘭棟起云中。欲問芳菲地,吳王一廢宮。
江東有賢守,好客似春申。自構杏梁地,不生珠履塵。樂章思季子,后俊得吳均。寢臥在其下,知君學至人。
夙志謝塵鞅,嘉尚在衡泌。
延覽及城闉,遙拾五廬碧。
瀑布天上聲,芙蓉眼中色。
緲緲鐘磬音,知與東林隔。
凄然鄉(xiāng)國懷,長吟類莊舄。
桐洗紗窗葉墜秋,翻動一春愁。玉鞭酒市,醒來斜月,醉里朱樓。
柔腸憔悴無人見,見即恐花羞。試拋腦后,陡來衾底,又嵌心頭。
早年放樂五云鄉(xiāng),
遠笑垣東俠少場。
憲也但貧猶未病,
公乎非酒自能狂。
塵埃輦路春游散,
燈火僧窗夜話長。
后日相思枉緘幅,
茱萸灣北付漁郎。
春半尚陰寒,閑居感羈旅。散愁過北關,獨行無伴侶。
頗聞甘墩中,花向東風語。快喚壩上舟,隨風任容與。
行行十里余,明妝無幾許。遙瞻李王塘,嫣紅才半吐。
徒見往來艭,茶商雜漁父。回首憶年時,勝情恣豪舉。
分舫徵笙歌,聯(lián)輿嬉士女。茲辰近寒食,光風吝和煦。
穆然溯疇曩,愈覺鮮情緒。寂寞打槳還,百壺倒村酤。
鐙明彌勒龕,瀟瀟聞夜雨。
半倚雕闌半倚庭。
五更斜月五更星。
幾多沉醉幾多醒。
若有思兮云冉冉,
最綃魂處影亭亭。
枉拋心力向銀屏。
小艇掠煙春浦。
香雨。
杜衡紅。
弱鬟斜掩畫窗里。
微起。
綠楊風。
封家來去總無因,
五兩頻煩問水濱。
暑月看人帆勢好,
西風吹上七鯤身。
有時熱鬨鬨,
有時冷冰冰。
有時如牽驢入井,
有時如順水張帆。
凄凄寒日漾溪流,
獵獵西風送客舟。
勇退端為天下計,
留行誰為圣王謀。
今朝社日寒猶力,
燕子還尋五柳家。
宰肉不沾吾分薄,
強斟聾酒度年華。
名山題遍句琳瑯,游屐聯(lián)翩雪爪香。
南社文章開氣運,西湖煙水幾滄桑。
人才一代難消盡,勝跡千秋引恨長。
我亦翛然感零落,鄉(xiāng)居慣作舊漁郎。
山河十二罷縱橫,
松柏空余哀怨聲。
莫向窮荒吊秦壘,
田家先已筑長城。
千家煙火接城闉,一角郵亭倚水濱。
西去入?yún)菛|入越,岸旁多半喚船人。
朝護儲胥夜握刀,無端驛吏送迎勞。
祇今環(huán)海鯨鯢靜,支枕秋聽江上濤。
腰斧深山遠斫薪,擔頭風雪竟忘貧。歸來賴有齊眉婦,不似區(qū)區(qū)漢買臣。
遠道樵蘇何處翁,萬山花木自青紅。圣朝不用知名姓,留得閑身伴葛洪。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