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平崧閣右崧亭作
不較平崧與右崧,
大都亭閣盡穹崇。
太行太室當前后,
俱是山家入望中。
不較平崧與右崧,
大都亭閣盡穹崇。
太行太室當前后,
俱是山家入望中。
不必比較平崧閣與右崧亭,大致上亭臺樓閣都顯得高大雄偉。太行山與太室山分別在前后方位,都是山民視野中映入的景象。
較:比較。
穹崇(qióng chóng):高大。
太行:太行山,位于山西、河北、河南交界處,為華北重要山脈。
太室:太室峰,嵩山主峰之一(嵩山由太室山、少室山組成)。
山家:指山民或山居之人,此處可理解為登高者的視角。
此詩應為詩人登臨平崧閣、右崧亭時所作。通過描寫亭閣與周圍太行、太室山的景觀,反映其游覽時對山水之景的關注與喜愛,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與詩人背景因史料未詳,暫不可考。
全詩以登臨視角展開,由亭閣轉向群山,簡潔勾勒出山水相依的畫面,展現(xiàn)自然之壯美,體現(xiàn)詩人對山水景觀的敏銳觀察與平實表達。
昭陽春暖。風送歌聲遠。
舞罷霓裳歸院晚。凝醉海棠紅軟。
窗前鸚鵡嬌呼。錦帷春夢如酥。
女伴相邀斗草,云鬟起倩人梳。
憐櫻桃花開,又銅街鈿轂,輕轉圓雷。見說韓潭春冷,玉扉生苔。誰勸汝,流霞杯。待月中、羅衫歸來。好粉白重揩,鴉青細刷,銷盡左風懷。
煩遙寄,一枝梅。慰關中庾信,心事寒灰。最憶綠窗茶具,玉奩詩牌。中散俊,東方諧,比醥醪、卿言尤佳。料今夜蘭堂,丁丁箭虬花際催。
老兒饒舌太慈悲,此日提綱決眾疑。解說神光摩頂后,分疏死日降生時。落人塊石懸空住,噴火雙蓮結子遲。堪笑年年正月六,出群消息少人知。
贈以之中擊電機,不令點畫入思惟。嘶風木馬空成夢,喘月泥牛醉未知。五蘊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時。云門函蓋乾坤句,語默何人遘得伊。
南安巖本在長汀,巖主年年此日生。笑里一毛無閒斷,毫端十字露縱橫。未離唇吻成窠臼,才落思惟墮塹坑。自是定光那惜借,可憐馳逐并頭爭。
體妙常明目神解,不關托境仗緣生。從來懶欲當頭道,恐后空存染污名。苦口傷慈成漏泄,死時生日太分明。堂堂試展巖中像,稽首重瞻道骨清。
不涉春緣正月六,衲僧拾得聚頭看。大家宜著音容想,一笑風吹牙齒寒。欲問死生口門窄,更分僧俗眼皮寬。湘山雪盡千巖曉,贈以之中墨未乾。
雨后翛然欲變秋,
意捐絺绤攬衣裘。
林間脫褲催人急,
時有炎涼底過憂。
北里曾傳寶玉篇,
墜歡重檢綺筵前。
酒徒散盡佳人老,
說到看花便惘然。
小盆小石小芭蕉,
水面紋生暑氣消。
明眼客來時一眄,
已知吾意在鷦鷯。
層崖獨立處,萬木秋風寒。
水作玲瓏聽,山如菡萏看。
盧敖元有杖,殷女尚留丹。
寶箓肯相授,明朝即棄官。
碧城壇坫久名家,多少蛾眉禮絳紗。
仙子玉壚玉澗雪,美人湘管一枝花。
隔湖香冢秋飛蝶,映水紅樓晚噪鴉。
更訪吳宮雙玉墓,牡丹廳畔竹陰斜。
掖垣初罷斧斤響,棟宇猶聞松桂香。
江海暫來俱野客,云霄并直愧華堂。
月明似與人煙遠,風細微聞禁漏長。
諫草未成眠未穩(wěn),始知天上極清涼。
窮經(jīng)國士解談兵,緩帶經(jīng)裘事遠征。
詩賦不疏戎馬地,綱常自鎮(zhèn)死生情。
愛吟遺著生前草,忠節(jié)高標歿后旌。
此日魂游何處所,墓門松柏自崢嶸。
承歡便殿接天香,披拂熏風愛日長。
時雨連朝滋稻壟,晴霞一片映湖光。
凜遵圣訓聞詩禮,勉竭愚忱效頌揚。
浩蕩恩波淪億兆,衢歌喜聽祝無疆。
清廟沈沈接泰壇,十年齋潔領祠官。奏章屢上紅云殿,賜服曾無白玉冠。常有道心如鏡凈,由來公署帶冰寒。新承天上絲綸寵,歸及番昜父老看。
一鶴南飛自玉京,江東人識步虛聲。色分玉井芙蓉秀,氣挹金莖沆瀣清。道術不須丹液法,仙家元住白云城。還攜龍虎山中侶,共向蓬萊頂上行。
蕭散浮云流水蹤,少年湖海與君同。豈知黃鶴樓前別,又向蒼龍闕下逢。圭組有時還暇逸,琴書隨意共從容。無應俱傍西江住,獨自蒲帆趁北風。
局蹐川谷行,徘徊關山路。
歸云渡清溪,殘雪在高樹。
初晴南風轉,細響暗泉注。
峰回觸厜?,徑仄涌沮洳。
吳楚未解兵,雍梁困徭戍。
險阻成通途,戈鋋競奔赴。
野哭耳怯聞,烽煙望增怖。
勛名嗟無成,悔不老章句。
何時阪泉師,一掃蚩尤霧。
竹徑通鄰圃,清深稱獨游。
蟲絲交影細,藤子墜聲幽。
積潤苔紋厚,迎寒薺葉稠。
閑來尋古畫,未廢執(zhí)茶甌。
鵠白烏本玄,
松直棘自曲。
清凈比丘僧,
卻須入地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