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其二二四
空拳指上生實解,巡行數墨看經快。圓蟾光體指俱迷,枉入三途虛受罪。
空拳指上生實解,巡行數墨看經快。圓蟾光體指俱迷,枉入三途虛受罪。
浦風回,村路遠。畫楫弄還倦。閑唼浮萍,乳鴨兩三點。任他次第呼名,竹弓休射,怕驚起、睡鴛波面。
繡裙茜。忽地蘸水空明,花影碎凌亂。猶帶殘霞,混入也難辨。笑攜女伴歸來,滿身荷露,渾疑是、巫山行遍。
逶迤一徑入云深,夾道松杉十里陰。
天半鐘聲聞鹿苑,雨馀空翠滴煙林。
春泉石畔分新脈,時鳥山中變好音。
直欲振衣千仞上,仙靈笑我腐儒襟。
燈暗銀屏誤昔期。個人蹤跡近難知。夜深月暗未來時。
何處樓頭吹玉管,那逢時節鬧蛾兒。欲傳消息恐猜疑。
寒日短,草露朝晞。
仙鶴下,夢云歸。
大椿亭畔蒼蒼柳,悵無由、挽住天衣。
昭陽深,暝鴉飛。
愁帶箭、戀恩棲。
笳簫三疊奏,都人悲淚袂成帷。
偶同剩水弄潺湲,水面云生澹澹閒。不敢掇來相把贈,君家原住大云山。
和丹吮墨幾人同,卻羨蕭郎腕最工。欲附溪藤三百紙,春來隨意染芳叢。
悵望登臨日,
大行山頂頭。
親幃何處是,
一片白云浮。
擁腫俱無用,人間兩散人。
相憐初禁酒,有夢尚嬉春。
恃健狂成病,耽吟笑雜呻。
填詞湖???,應怪負花晨。
寒山幾點入云碧,漠漠亭皋遠煙色。
幽徑云深少人行,蟋蟀怨秋聲凄惻。
秋夜攜筇踏云來,竹床石砌生青苔。
中有高人結茅住,落葉無聲門不開。
童子隔籬謝客語,蓬蒿滿徑誰賓主。
明月多情解送還,秋陰一片落煙渚。
歸自金陵后,情疏狎隱淪。身緣憂國瘦,家為著書貧。江海星沈夜,池塘草不春。門生天下是,椽筆付何人。
孤嶼秋風寺,三過夫子家。古心堅鐵石,軟語帶煙霞。別嶺棲雙徑,逢人問永嘉。重看送行句,殞淚墨攲斜。
誰家白練步盈盈,
映坐朱顏玉琢成。
莫道蒹葭堪并倚,
傾城元自重連城。
拂墻花影飄紅。微月辨簾櫳。香風滿袖,金蓮印步,狹徑迎逢。
笑靨乍開還斂翠,正花時、卻恁西東。別房初睡,斜門未鎖,且更從容。
亂雨濕江天,曉霧漫漫。萬峰疊翠到人前。歸夢又隨春去也,日近長安。
百丈響風鳶。俯視云煙。岳陽城下浪花翻。一鏡空濛三萬頃,飛過君山。
髯秦記記法能筆,心游馬事二十七。
龍眠卻馬從秀師,一掃人物五百奇。
以畫三昧作佛事,龍虎貍豹兕象獅。
蠻奴鬼使侍童女,獻花輸贐緣須彌。
胥來繞一青蓮座,白毫相光初放時。
梵天重閣紫金色,萬象攝入圓摩尼。
疏眉?面若曉日,欠伸趺坐行以嬉。
莊嚴變幻各一義,問答贊嘆誰知之。
瀰茫香云鬘云起,倏忽半月滿月為。
卻于水影出墨彩,瓶拂之閒天接海。
空音空色煙浪中,萬岫千巒狀旋改。
即離吞吐彼我觀然否,五千五百諾俱那徒在。
石橋掛錫傳天臺,曹勛記可雁宕該。
玉局遺文薦誠院,空山水流花又開。
此圖不知奚取材,展之颯颯虛吹來。
秋毫神妙筆筆鐵絲似,一氣糾結縹緲非樓臺。
群木群石勢欲動,飛者走者生喜生悲哀。
千鐙一光彼即此,無文字處皆偈子。
多事我為寫秦記,以馬喻馬指喻指。
嗟馬與指我豈知,吮墨新陽上窗紙。
學語俄驚上苑珍,紫煙衣繞畫梁塵。
千秋羈旅哀詞客,一代文章巧弄人。
襞就芙蓉終是怨,啄馀香稻未全貧。
金繩咫尺通靈鷲,歸向迦陵問色身。
碧海渾無際,和風鏡面開。
春潮孤島沒,暮雨細帆來。
鹿耳雙纓出,鯤身七線回。
曠觀天地闊,且覆掌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