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二首
鼎湖龍去上升天,弓劍埋藏四百年。金碗玉龜無恙在,不須清淚滴銅仙。豎儒瞻拜舊山陵,落日平蕪百感生。欲奏通天臺下表,只憐才謝沈初明。
鼎湖龍去上升天,弓劍埋藏四百年。金碗玉龜無恙在,不須清淚滴銅仙。豎儒瞻拜舊山陵,落日平蕪百感生。欲奏通天臺下表,只憐才謝沈初明。
湖山高下綠參差,目斷東流此一時。
日久不聞鴻雁信,春來初見棠棣詩。
草根二月蔞蒿熟,沙外數家楊柳垂。
恰是去年相送處,酒樽還憶數追隨。
槿花時態厭羈貧,誰恤天涯臥病身。
千里有家歸未得,一心無頼恨長新。
形容憔悴真衰漢,意氣蕭條似老人。
恨乏酒樽將寂寞,獨憑詩句訴酸辛。
暑熱炎炎起道途,霆雷一陣出山隅。
雨吹細點沾須鬢,風卷輕寒上發膚。
但使田疇終潤澤,敢言車馬久泥涂。
天時信有豐年意,笑語輕便共野夫。
經時山川浪跋履,半夜衣裳時倒顛。
塵土最能催白首,風波祇會送流年。
寂寥彭澤門栽柳,蕭灑東林社結蓮。
語及故鄉歸未得,看云步月欲忘眠。
紅塵投老倦征鞍,夢寐清規祇厚顏。
論德每疑觀大水,言詩曾賦仰高山。
退之自處軻雄后,甫也當居揚馬間。
知止舊風衰久矣,只今須合為公還。
丹鳳禁城近,青鴛寶閣開。
九天瞻佛日,萬國在春臺。
東觀人何處,山陰弟未來。
飛云來自在,相望興悠哉。
曰歸去上鳳凰臺,已見云中鳴雁來。
攜酒幾時窺北海,采蘭三月去南陔。
山間鼠竊不為盜,屋上鸛巢無妄災。
但喜朝廷容正直,更須郡守擇賢才。
日影昏冥雨力微,扁舟欲往浪沾衣。
不甘落葉東歸去,空羨征鴻北向飛。
俗惡懶經沽酒市,身閑欲臥釣魚磯。
祇疑風色相欺得,系滯塵蹤未許歸。
泛泛公舟何所之,江湖不似月相隨。
關西夫子吾所畏,河上丈人今所思。
蓬發白如相別日,菊花黃似去年時。
看花欲飲竟無味,不是貧家缺酒巵。
萬物紛紛出,驕陽苦蠹侵。
盛衰占物理,憂樂念人心。
又作祇園禱,誰為傅說霖。
無誠動幽隠,子細卜山禽。
秋風入野涼,吹散菊花芳。
萬里無人處,千枝祇自香。
風流憶彭澤,時節念重陽。
物意雖寥寂,能忘酒一觴。
溪山高下綠參差,終日清風慰所思。
何不并攜安石妓,卻須一過習家池。
桐孫轉影隨朱檻,蓮子吹香入酒卮。
曉色江湖秋更好,微云恰值雨來時。
主上登前烈,宗丞用老儒。飲冰宵去楚,衣錦晝歸吳。
餞別成游寺,乘歡更泛湖。固難逢邂逅,能復惜踟躕。
道路春初好,山原日未晡。云中山隠約,野外水縈紆。
灑落傾賢范,荒淫看伯圖。故園余壯觀,遺址入荒蕪。
檜柏高千尺,松杉聳萬株。輕風花散漫,細雨草沾濡。
簿領容休暇,形骸外縶拘??v橫棋有力,禮樂酒無逾。
一鶚沖高漢,雙輪上坦途。道途留絕詠,宣室得明謨。
自昔行猶蹇,于今用可需。愿言思本末,無用較錙銖。
仕路誠相照,年家契自殊。幾成嵇叔懶,敢謂孟軻迂。
陋學真膠柱,危蹤近跋胡。應須寄珠玉,方愿刻肌膚。
遠宦非予欲,浮生如此何。
幾時俱省定,終日念漸摩。
流水嗟蓬轉,青云喜雁過。
寄書盈萬字,不似淚痕多。
一室浮塵外,重門翠嶺坳。
愧非南土秀,輒繼竹林交。
共喜逢佳節,狂游過碧郊。
綠垂溪柳線,紅舞野花梢。
歷亂禽相語,芊茸草漸包。
賞心須載酒,席地不誅茆。
野眺幽歡入,羈窮舊恨拋。
川原真勝境,雞黍亦嘉肴。
清唱溪泉激,虛談佩玉敲。
醉腸波浩蕩,銳氣虎炰烋。
天子今堯舜,吾門豈許巢。
亨途行決矣,何必俟占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