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閤端午帖子 其六
商管微陰動,良辰午正端。三光扶圣壽,億載奉皇歡。
商管微陰動,良辰午正端。三光扶圣壽,億載奉皇歡。
午夜一聲雷,急雨如飛雹。枝上殘紅半點無,密葉都成幄。
苦恨簿書塵,剛把閑身縛。卻憶湄湘春暮時,處處堪行樂。
心遠塵難到,高堂便讀書。
鳳歸巢已覆,鶴去柵常虛。
野水平荷葉,清風繞竹廬。
靜邊生萬感,況復晚涼初。
一齡父見背,無知人所憐。如何白頭子,有母抱終天。
六旬顧復恩,盡付東流川。堂虛不敢登,衣敝不敢牽。
茍知母已死,思歸亦徒然。哀哉欲重見,非夢即黃泉。
養兒空令老,何如早棄捐。棟也代父行,匹馬走燕然。
忘軀冒矢石,一往更無前。慚愧我為子,反不如汝賢。
幽淚鑄成蕉上露,玉笙怨斷秋來路。
蕉心宛轉滴還穿,秋痕歷歷花前句。
悽窈峨妝去不回,舊時香茗賦誰裁。
唯馀俊逸江南筆,并入蕪城寫此哀。
連云列戟羽林郎,苑樹依然夕照蒼。
一狩北園盛車馬,再尋東閣杳冠裳。
滫蘭苦污生前佩,炷麝能升死后香。
赫赫爰書鑄惇史,天門折翼夢荒唐。
寵冠親賢料遽衰,致身胡取亟登危。
將軍清靜歸醇酒,公子聲華誤繡絲。
坊樂入筵天慶節,殿材營第水衡司。
十年風誼虧忠告,江海堙流此淚垂。
入門未見泉,泠泠已盈耳。
洗耳兼洗心,浩若無盡水。
以彼活潑機,悟茲靜深理。
石闌護壇高,藤蘿俯澗底。
樹根托虛無,壁立憂傾圮。
天喬互撐拄,綠映須眉喜。
六月森陰寒,萬籟增清美。
一杯禱山靈,住山從此始。
何處無林泉,不歸吾老矣。
梵志問故鄰,木蘭坐舊床。
去恨已斷絕,歸意更凄涼。
鷓鴣不入饌,松柏有常心。
歸來應未老,但道古猶今。
君有非常罪,幸此非常赦。
收身黑水西,重入白蓮社。
高皇九葉神明胄,青社分茅世相授。籍甚賢王樂善聲,河間東平此其后。
兔苑當年故叟從,蘭臺異代想雄風。稷下儒生推俊辯,鄴中才子托深衷。
二酉發藏橫萬軸,焚膏繼晷窗前讀。紫文金簡辨石函,青藜杖火分天祿。
時時落筆灑云箋,光芒萬丈凌紫煙。七步才華曹子建,一斗風流李謫仙。
適來授簡邀賦詠,為報熊羆新應夢。年過五十始懸弧,孔釋今看親抱送。
想當喜氣正充閭,一顆光呈掌上珠。帝子自應龍作友,宮人好唱鳳將雛。
由來有子萬事足,況復振振詠公族。冰神玉骨總稱奇,袞圭茅土占遐福。
君不見海中仙果子生遲,開花結實三千期。又不見漢帝子孫多隆準,天潢萬派綿金枝。
當今主器歸離震,星重輝兮海重潤。詵詵宗子正維城,定扶神鼎匡昌運。
物理真逢數盛丁,泰山東海兆佳禎。周雅綿綿頌瓜瓞,漢室寧誇帶礪盟。
小龍渦接大龍渦,谷亭閘口水穿波。寄語南船緩來上,北船東下正如梭。
谷亭亭子大河邊,赤鯉黃魚不論錢。水上浮淩高一尺,朝來阻住北來船。
心心長待筍班齊,
南北中分人望迷。
殘臘易消春易老,
怕教拋盡惹鶯啼。
簿領脫來如一夢,身名全后喜寧居。
生來自信無非義,世上何緣作謗書。
所養有源數大水,其賢可樂比嘉魚。
愿公八十為更老,玉幣三招乃就車。
端然閉戶一先生,
著得新書覺未曾。
坐畏泥涂憑數卷,
前身渾是個詩僧。
別來轉眼人經年,自遣春愁靜里觀。
草長階除馀雀啄,花臨窗紙惹蜂彈。
路長敢怨音書少,晝靜翻驚繡閣寒。
無限離思歸筆底,情深只好寄詩看。
妝樓悄。錦塘風送聞啼鳥。聞啼鳥。湖光如夢,亂云繚繞。
六橋裙帶飄芳草。兩峰高畫春山小。春山小。珠簾初捲,畫船多少。
奇氣一縱不可闔,
此是借瑣耗奇法。
奇則耗矣瑣未休,
眼前臚列成五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