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簿尉過石照山禱雨 其六
石應皮里有陽秋,千載潛光待發幽。說與山靈呈伎倆,試令回顧合包羞。
石應皮里有陽秋,千載潛光待發幽。說與山靈呈伎倆,試令回顧合包羞。
炎漢興王地,千年尚有臺。江山猶似昨,人事重堪哀。鳥向離宮沒,花從舊苑開。不知東向日,誰塞漢中來。
上將壇猶在,荒涼帶夕暉。興劉功不賞,滅項事成非。徹說真難奪,豨謀可獨歸。自王疑莫解,況復與期違。
蕭相追韓處,遺蹤尚可攀。拿云龍易失,出柙虎重還。曙色催飛騎,清光照壯顏。向來非國士,何意出秦關。
薄暮山逾好,憑高眼界空。嵐光真可掬,倒影抑何窮。萬壑澄江紫,千林帶葉紅。行人思往事,立馬問褒中。
寶色風霜古,頹檐老瓦催。碑文多剝落,山勢獨崔嵬。宿鳥驚還定,游僧去復回。人間經幾劫,地下有馀灰。
大將星初殞,長城一夕空。山川消王氣,天地老英雄。分鼎徒遺恨,揮戈未奏功。猶疑龍尚臥,高冢夕陽中。
浩浩長江水,滔滔日夜流。雨添千里潤,涼送一天秋。灘響山疑動,沙明岸欲浮。襲人花氣重,點點撲行舟。
秦蜀元相隔,何年鳥道開。登天窮險阻,構木鑿崔嵬。蒼狗依巖宿,青驄自隴來。安危真可念,須仗濟時才。
早歲從旅游,頗諳時俗意。
中年忝班列,備見朝廷事。
作客誠已難,為臣尤不易。
況余方且介,舉動多忤累。
直道速我尤,詭遇非吾志。
胸中十年內,消盡浩然氣。
自從返田畝,頓覺無憂愧。
蟠木用難施,浮云心易遂。
悠悠身與世,從此兩相棄。
鄭氏傳家學,詩書不愧心。佩刀知素業,左序況同襟。但喜知難字,何能識至音。小軒多暇日,為賦九州箴。
久無軒冕意,出處亦何心。世味思三沐,花風快一襟。喜君方礪志,顧我豈知音。醫手非吾事,深慚不可箴。
濃淡霜林入望中,
天工施巧染秋容。
秋容猶勝春光好,
翠葉燒丹綠樹紅。
斗山回憶廿余年,兩世相依思渺綿。
藉藉文明齊北海,飄飄詩句繼青蓮。
凌云愿遂天衢上,映雪功深幾案前。
更喜承先能養志,重闈還有地行仙。
夢雨隨春遠。征衫薄、短篷猶逗寒淺。裁芳付葉,書愁沁壁,水窗竹院。別來被篝梅潤,暗塵積、舊題紈扇。許多時,閑了闌干,放得蘚痕青滿。
誰念。杜若還生,蘋花又綠,不堪重□。山程水記,茶經硯譜,共誰閑展。湖山舊曾游遍。不怪得、近番心懶。恰今朝、水落洲平,江上楚帆風轉。
紅樓紫簫。紅潮畫橋。
鈿箏十二嬌嬈。趁東風并驕。
鳥中六曹。花間一樵。
教他百舌休嘲。任春心捲蕉。
漢家宮闕暮云凝,人世茫茫感廢興。
太液蒼波飛水鶴,寢園紅葉坐禪僧。
佞臣誰為誅張禹,鉤黨今猶惜李膺。
銷盡寒山金碧影,夕陽零亂十三陵。
親祠堂主鸞曾駐,
善夢先生蝶不歸。
國恤方淹歲,凋零及老成。
艱難看世事,枯瘦見平生。
東閣遂虛位,西州空復情。
士夫同一慟,天地正商聲。
雙鋏龍泉北斗文,
相攜不斷劃中分。
何堪箾里喑嗚泣,
神物終須合有群。
銷魂何事,輕言別、把酒渭城重唱。畫師詞客,草圣文豪,并擅一時飛將。燕市狂歌,無復漸離擊筑,蕭瑟壯懷誰向。幸相看華發,青山無恙。
惆悵。滿目津亭衰柳,正潞水、彌彌秋漲。趵突泉聲,鵲華霜色,都付芒鞋筇杖。猶憶西窗剪燭,南樓聽雨,消盡東華塵坱。擬他時夢繞,風煙江上。
露穎秋波鏃劍尖,天然骨格化工添。
酥胸滑膩雞頭剝,鬒發流香燕尾纖。
款曲加餐時剖鯉,溫柔戒旦警明蟾。
香奩艷體教摹仿,半臂消寒斗韻拈。
時雨灑如膏,萬卉皆滋益。
枯根甘自休,也似春無力。
耕夫曉尚眠,蠶婦夜多息。
從茲家業荒,共落風塵跡。
花影當窗玉露橫,
碧天明月滿江城。
畫欄斜倚湘簾寂,
回首長安萬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