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況山人郊行口占所見三首 其一
閉門三日雨,斷送春歸去。西郭少人行,草深迷渡處。
閉門三日雨,斷送春歸去。西郭少人行,草深迷渡處。
東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轟雹擊野火燒,裂骨穿膚半生死。
誰從大壑陰,采制為鳴琴。孤絲寡珥縆斷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天荒地老陵谷變,此骨不與金石同銷沈。
可憐文信國,聞道遺琴欲淪沒。亦有汪水云,當時揮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凈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與齦,安辨蛇蚹紋。漆文土花所不蝕,疊山兩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鵠,燕市從容一甌粥。掀髯抵幾已無成,茶坂麻衣空慟哭。
當其橫膝時,含情再三彈。初為《梁父吟》,后作《齊女嘆》。世無鐘期莫為賞,海天何處尋成連。
先生此時與誰語,琴兮琴兮吾與汝。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與箕尾爭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銘非銘兮字非字。黏著萇弘血一腔,意億劫灰飛不起。
吳氏為此圖,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見,展圖忽忽生嗟吁。
誰招朱鳥揮殘淚,敲碎西臺竹如意。
分冬時節,一物不違。
大家出手,各各提持。
白糍片片打硬,山果大小隨宜。
衲僧家,牙如劍樹,口似龍池。
入齒下咬著,吞吐唾霧霏霏。
驀忽撞著栗棘,直得暗里攢眉。
飏在糞掃堆上,千圣從來不知。
洞山掇轉處,喪卻目前機。
寒食笳聲動地來。
小窗雞叫夢兒回。
看看剪紙招魂候,
不到沙場也自哀。
曉起輕寒透薄帷,風光節物暗推移。
正當邊塞秋臨早,況是關山月落遲。
一雁孤鳴驚旅夢,千峰攢立動詩思。
鳳城諸弟應相憶,好對黃花泛酒卮。
生長兵間接太平,封巒親見告功成。
茂陵遺稿猶施用,跛鱉如何獨未行。
鶴書東召竟牢辭,一去辭鯨世莫追。
會有丹青遺像在,誰將配食季真祠。
清朝詞賦舊名家,腹笥爭傳富五車。
海內聲華懸彩筆,山中真訣秘丹砂。
疏狂自悵過從晚,老大猶將意氣誇。
朝市豪華君莫問,且耽初服嘯煙霞。
馬頭過了又驢頭,
何處飛來海上洲。
絕頂試窮千里目,
煙波深處是琉球。
箋天養艷思無涯,并海春寒特地加。
轉綠隔年猶此樹,啼紅向曙不多花。
幽香自媚無人覺,結習全空到處家。
錦障商量好將護,樓前日日是風沙。
誰期悃愊競無華,屬在夭夭灼灼花。
已嫁胭脂歸苑杏,全分顏色與山茶。
非關怨恨銷殘雪,豈為嬌羞助落霞。
莫管漁郎問津否,紅塵早不到仙家。
樂聲催遍上華裀,
回雪光中不見塵。
今日山間易惆悵,
當筵踏月更何人。
猗彼方外客,逍遙城南墅。初夏苗始盛,荷笠事田圃。
他僻寡鄰居,彌旬絕車馬。紅葵生井上,青榆蔭堂中。
前岡后有岑,原澤何膴膴。清風林下酌,狼藉列樽俎。
翻思在朝市,役役徒勞苦。
溪行日亭午,暑氣稍見侵。脫巾坐芳草,前有嘉樹林。
白云澹清景,綠葉垂繁陰。喜無鳴蟬聒,幸有好鳥吟。
久厭區中緣,撫茲意彌深。浩歌答良友,聊用開吾襟。
老圃秋容徑欲斜,
晚菘新韭長抽芽。
經過白雪青霜候,
許有西田好種瓜。
曉起竹林青,憑高一草亭。
文禽多慧語,選石半奇形。
井水澆牙菜,山花插膽瓶。
東籬新甲坼,朝日未全經。
大江風急峭帆喧,
帆影江聲萬馬奔。
朝發銅陵未朝飯,
兩山如畫過天門。
洪武路東小院深,危樓蓬舍住伶人。披衣拖履睡方起,謝客閑居緊閉門。
小館天津味最鮮,典衣沽酒請桐珊。廣和樓里笙歌散,白發堂倌說叫天。
梅程荀尚一身兼,更得瑤卿技藝傳。仍似芙蓉新出水,盛妝又唱《雁門關》。
漸忘老態看紅妝,無奈拖槍走二娘。俠女英姿十三妹,滿臺劍影與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