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十首 其十
無賴秋風斗覺寒,萬條煙草一時乾。游人若要春消息,直向江頭臘后看。
無賴秋風斗覺寒,萬條煙草一時乾。游人若要春消息,直向江頭臘后看。
曉開疏屏望榮光,仰見威靈燭下方。
二本同楹真盛事,三年疊秀是殊祥。
好圖瑞采增旗幟,更誦靈華續樂章。
拜舞共陳歸美頌,喜浮春殿九霞觴。
圣主更琴瑟,真儒政事參。
上階占兩兩,東第得潭潭。
忽臥漳濱疾,虛傳澠水談。
驊騮好千里,底事學吳蠶。
溪山擢秀稱陽羨,族望推高獨富春。
潄石風流宜有后,擲金詞翰不無人。
聲名已覺寰區滿,事業方看日夜新。
今代太平難藻繪,須公提筆侍楓宸。
錦江煙水春茫茫,錦城游宴歌舞狂。酒酣緩轡踏花去,尚說當年先侍郎。
后來游宦家因徙,子孫不復歸桑梓。世居淮海二百年,路隔關山七千里。
兵戈南下風塵昏,衣冠渡江黃屋奔。淮鄉幾作邊戍地,叢桂舊第無一存。
我從避亂梅花塢,釣月眠云拉巢許。爾來又卜南郭居,自笑飄萍無定所。
見君襟韻真謫仙,從來游戲壺中天。眷言我祖舊同闬,邂逅笑語心豁然。
平生行李遍方外,南逾五嶺入蒼翠。脫靴未屈力士手,探囊已壓髯奴背。
為嘆干戈何日休,浮家泛宅江海游。丹砂煉就葛洪鼎,茶灶行隨魯望舟。
天涯一見傾蓋舊,青城猿鶴知存否。會當叱馭過邛郲,相從卻飲郫筒酒。
竹帛班班社稷臣,陳編窺讀已成塵。
圣朝置相超三代,輿議推公第一人。
夾日豫章蟠厚地,回天大冶轉洪鈞。
后皇當寧年盈萬,長向璇霄侍玉宸。
君不見浣花老翁初作掾,觸熱簿書塵滿案。坐曹束帶總不能,但欲赤腳踏層冰。
又不見青蓮居士金門客,懶搖白羽巾掛壁。有時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頂灑松風。
二子英規凜千古,筆奪造化驅風雨。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競作驚人語。
是身本與天地同,要當捫腹無弗容。世間冷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窮居度炎熱,火云爍山金石裂。一讀清詩百念空,炯若冰壺浸明月。
往昔旄頭起,群心共震驚。
指麾戎幕固,談笑虜巢傾。
繡黼重當國,氈裘即歛兵。
巖巖謝安石,不數晉公卿。
造海船,海旁樸斲雷殷山。大船辟艦容萬斛,小船飛鶻何翩翩。
傳聞潞縣燕京北,木柹翻空浪頭白。近年升作北通州,謂是背吭宜控扼。
坐令斬木千山童,民間十室八九空。老者駕車輦輸去,壯者腰斧從鳩工。
自期鼓檝滄溟隘,他時取道膠西寨。檣愿相風風北來,飛航信宿趨吳會。
誰為此計狂且愚,南北土性天淵殊。北人鞍馬是長技,南人濤瀨如坦涂。
果爾疑非萬全策,驅民忍作魚龍食。任渠轉海入江來,自有周郎當赤壁。
江遠莼鱸晚,逕荒松菊寒。
近知秋信好,更覺旅懷寬。
遠杵風催急,橫琴夜向闌。
飄零莫惆悵,吾道久艱難。
北風夜卷地,凍云曉黏天。
黃竹歌未終,飛霰集我前。
森羅昆山璧,零亂淮夷??。
縛賊懸瓠城,安得兵三千。
對泉一洗心如水,誦詩三嘆顙有泚。
字比渴驥骎骎來,文如翠瀲鱗鱗起。
皇華轍跡環諸道,濟物良籌載襟抱。
雙泉復見等故人,竹馬兒童半羸老。
吾君豐澤要下流,慚愧長瀾力不侔。
一方始此一滴潤,千畝長有千鐘收。
去瘼未盡惠未施,可使剜肉生新痍。
塵埃滿面語甚惡,虛辱逢人統項斯。
吾無千金裘,為博曲米春。
床頭臘甕熟,漉以淵明巾。
飲少輒至醉,醉眼迷天垠。
沖寒望南巷,不見披氅人。
城隅喬木可怡顏,小閣初成尺五閑。
好客飛觴同嘯傲,新詩銜袖莫追攀。
片時涼雨洗疏竹,向晚輕云留遠山。
坐想清香凝燕寢,也思一笑十眉彎。
一顧駑增價,兼收雁作行。
篇章非子墨,藻鑒誤雌黃。
云淡番君國,年荒陸氏莊。
眼看飛旐出,雨泣漫淋浪。
萬里修鄰好,氈裘不亂群。
邊鋒方兩解,春事已平分。
發軔雞三唱,揮毫酒半醺。
問途殊未已,返顧羨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