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峰二首
畢竟三峰天削成,五千仞積斧斤痕。劍鋒上走蒼龍嶺,花蕊中趺玉女盆。云口雪崖霾雨府,藥爐丹井列仙村。諸峰層疊如城郭,北向棱棱啟一門。
草草游華不當游,蓮花仙掌暫凝眸。飄飄雙屐同霞舉,點點遙山似泡浮。帝座直將佳句問,野心易被白云留。短衣再拜金天下,償我重游在仲秋。
畢竟三峰天削成,五千仞積斧斤痕。劍鋒上走蒼龍嶺,花蕊中趺玉女盆。云口雪崖霾雨府,藥爐丹井列仙村。諸峰層疊如城郭,北向棱棱啟一門。
草草游華不當游,蓮花仙掌暫凝眸。飄飄雙屐同霞舉,點點遙山似泡浮。帝座直將佳句問,野心易被白云留。短衣再拜金天下,償我重游在仲秋。
三峰終究是天工削成的奇觀,五千仞高的山峰上還留著自然雕琢的痕跡。劍鋒般的山脊上有蒼龍嶺蜿蜒,花蕊形狀的山巔中有玉女盆坐落。云氣籠罩的雪崖如霾鎖雨神之府,藥爐丹井旁仿佛排列著仙人村落。群峰層疊如同城郭環(huán)繞,向北有陡峭的棱石如開啟一門。匆忙游覽華山不算真正的游賞,蓮花峰與仙掌峰前暫且駐足凝眸。腳踩雙屐如乘云霞飄舉,遠處群山點點如泡沫浮動。天帝仿佛用佳句相問,向往自然的心卻易被白云挽留。身著短衣再次拜別華山,約定仲秋時節(jié)定要重來一償心愿。
三峰:華山的蓮花(西峰)、落雁(南峰)、朝陽(東峰)三峰,為華山主峰。
五千仞:極言山高,仞為古代長度單位,約七尺或八尺。
蒼龍嶺:華山著名險徑,形如蒼龍,兩側(cè)深谷,坡度極陡。
玉女盆:華山景點,傳說為仙女洗頭之處。
霾雨府:云霧籠罩,如雨水之神的居所被遮蔽。霾,原指空氣中的微粒,此處作動詞,籠罩。
藥爐丹井:傳說中仙人煉丹的器具與水井,代指仙跡。
帝座:原指天帝之位,此處或喻指高位,亦或虛寫自然之境的神圣。
野心:指向往自然、不受束縛的心境。
仲秋:農(nóng)歷八月,秋季中期,氣候宜人。
此詩或為作者游覽華山時所作。華山以險絕著稱,三峰為其核心景觀。詩人初游時因行程倉促未能盡賞,故詩中既有對華山奇景的震撼描寫,亦有“草草游華不當游”的遺憾,末句“償我重游在仲秋”點明期待重訪,反映出詩人對自然勝景的珍視與游興未已的心境。
全詩緊扣“登三峰”主題,以雄健筆力描繪華山三峰的高峻險奇,融合神話意象增添神秘色彩,既展現(xiàn)自然之壯美,又抒發(fā)對山水的深情。語言凝練生動,情景交融,是詠華山的佳作。
靜中日月似年長,世事閒觀淡欲忘。
天地有情容我拙,春秋多暇為詩忙。
聊將薄俸謀甘旨,敢以疏材企棟梁。
案上好書樽內(nèi)酒,山園時薦野蔬香。
不為十分人,不責(zé)十分事。
既為十分人,須責(zé)十分是。
釣罷紅衣岸,正人在,麝亭東。盤冰雪藕,笛風(fēng)凄柳,霜月當楓。
魚榔韻響波微動,白鷗四散無蹤。引遙眸、星星火,迷離掩映孤篷。
帆落艤蒹葭,村沽醉漁翁。罷釣篝火,夜色起潛鱗,在水綠燈紅。
嘆趨炎、投暗為明,華堂燭、焚身等飛蟲。憑欄意、俯仰息機,觀云太空。
蔥蔥郁郁氣佳哉,
一片青山萬樹梅。
料得花香明月下,
神兮樂此定歸來。
力推獰龍借水飲,
手卻猛虎奪石坐。
游子出門庭,意氣輕離別。男兒志四方,棄捐何足說。
但愿登青云,曳裾黃金闕。誓莫負生平,遠慰薄命妾。
洛陽洵多花,寄言莫攀折。韶姿娛目前,經(jīng)時欲消歇。
何如歲寒松,蒼蒼不改節(jié)。
行行遠離別,手足訴悲辛。
萬里吾為客,三年汝養(yǎng)親。
倉皇憂世亂,少小際家貧。
淮海春波綠,相期寄尺鱗。
風(fēng)緊霜濃秋漸瘦。小住孤村,應(yīng)是寒難受。
朱戶荒臺隨意逗。可憐一捻渾無有。
轉(zhuǎn)眼炎涼非復(fù)舊。縱使飄零,肯把秾華斗。
試問依依堤上柳。那時風(fēng)景還存否。
漸遙人入翠微鄉(xiāng),
跨壑凌云古道場。
慧日體中誰獨見,
水光終不外山光。
青浦橋邊水,人稀明月多。誰移木蘭并,知有鄂君過。會意言從簡,忘名氣自和。翛然兩不厭,柰此堠亭何。
為別亦已久,相逢俱嗒然。君離綺語障,我愛辟支禪。涼露紛紛下,新蟾的的圓。試觀流水意,折莫在無弦。
瀟灑風(fēng)流量海涵,早年令譽滿東南。
閩江紀勝高文旆,泗水傳芳傍錦驂。
家學(xué)淵源尊玉第,詞章倜儻起峰嵐。
精神矍鑠春無限,淡泊人生壽自延。
愁中得夢失長途,女伴相攜聽鷓鴣。卻是數(shù)聲吹去角,醒來依舊酒家胡。
朝來馬上淚沾巾,薄命輕如一縷塵。青冢莫生殊域恨,明妃猶是為和親。
多慧多魔欲問天,此身已判入黃泉。可憐魂魄無歸處,應(yīng)向枝頭化杜鵑。
三峽風(fēng)云海外雄,蛾眉天畔郁蘢蔥。關(guān)西伯起稱夫子,江左楊脩是國工。
幕府久開炎徼外,凱歌新唱日南中。文臣倘論征蠻策,麟閤還推第一功。
蠻煙西盡古交州,萬里軍容鎮(zhèn)上游。柱后惠文加九錫,師中神武足千秋。
降夷不用開關(guān)款,折節(jié)猶多借箸籌。詩草忽從鴻雁至,和歌誰可并應(yīng)劉。
九月重陽菊未開,
十月小春梅又來。
賞過日長添一線,
一瓶菊伴一瓶梅。
滔滔大江水,
天地相終始。
經(jīng)閱幾世人,
復(fù)嘆誰家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