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有遠游示舍弟美叔
行行遠離別,手足訴悲辛。
萬里吾為客,三年汝養親。
倉皇憂世亂,少小際家貧。
淮海春波綠,相期寄尺鱗。
行行遠離別,手足訴悲辛。
萬里吾為客,三年汝養親。
倉皇憂世亂,少小際家貧。
淮海春波綠,相期寄尺鱗。
我即將遠行與你分別,兄弟間訴說著悲傷與辛苦。我將到萬里之外漂泊為客,你則留在家中侍奉雙親三年。匆忙之間擔憂世道混亂,我們從小就遭遇家境貧寒。淮海春天碧波蕩漾,期望你能時常寄信給我。
行行:走了又走,指遠行。
手足:指兄弟。
養親:侍奉雙親。
倉皇:匆忙、慌張。
際:遭遇。
尺鱗:指魚,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這里代指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倉皇憂世亂,少小際家貧”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詩人家庭貧困。詩人要遠行,因此寫詩向弟弟表達離別之情和對家庭的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兄弟間的離別之情和對家庭、世道的憂慮。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親情的重視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一還初服謝朱轓,自愛吾廬堪避喧。書為倒囊收萬卷,玄因拙宦草千言。院中流水鳴殘雨,窗里青山近小園。已覺林丘容懶慢,更看風物滿前軒。
水滿清淮自在流,落花吹盡浪悠悠。總將春雨為春淚,未比思君一半愁。近來消息愈堪猜,飛鳥無情不肯回。惟有清淮慰人意,春流日日自東來。
蕩妻怨獨守,盧姬傷獨居。瑟上調弦落,機中織素馀。自羞淚無燥,翻覺夢成虛。復嗟長信閣,寂寂往來疏。
朝回清坐廣文氈,病起閒逃蘇晉禪。了徹六塵成夢覺,邇來三月已無眠。
何年仗鉞出神京,海外遙開驃騎營。幕府半傾當世士,樓船兼護五家兵。千金駿馬人皆羨,三尺龍泉手自橫。昨夜鳴笳移小隊,虎門東去射長鯨。
小摘來禽興未厭,蔬畦經雨綠纖纖。坐分紫石蒲萄下,不怕龍須罥帽檐。
游黌誰幼小,惟爾最英年。謁圣班從后,標明榜獨先。父師垂義訓,子弟聚豪賢。金馬吾家舊,須先著祖鞭。
米家書畫最難忘,喚起眉間大宅陽。酒病春愁都洗盡,貼黃小字薦賢章。
衡門枕游徑,往往嚴扃鐍。中有小年日,不與俗客說。幽亭抱修篁,三垂碧于玦。殘陽過林表,余映散瑣屑。長者所布金,蒼苔互明滅。徑窮勝自出,地轉天亦豁。白榆蔭銀河,恍疑梵王設。穹閣樹杪呈,二藏各安列。空王本不空,苦縣有真悅。余本一蠹魚,安能不自役。
野火燒原雉昏雊,黃塵漲天牛亂斗。江間無日不風波,老去何時脫奔走。詩書滿腹不及口,遮日寧須釣竿手。愧爾茅檐炙背人,仰目青天搔白首。
剡曲溪頭近若何,扁舟風雪夜相過。象城亦有知音者,幾度停云興更多。
幾年聞說邵家園,今日黃花對綠尊。水閣山亭斜肖郭,柳蹊松塢曲成村。登高直倚林梢檻,向夕仍開竹外軒。莫謂絲綸有馀暇,太平簫鼓藉君恩。
羊腸有路地多險,馬脊無人天一隅。
大鵬徙南溟,扶搖九萬里。斥鴳搶榆枋,控地而已矣。大小量固殊,誰能區別此。黃生產建安,夙慕前賢軌。汪波以名圖,朝夕勞仰止。伊昔漢運微,賢豪皆披靡。登龍失李公,祭皋悲范子。屈蠖且泥蟠,獨羨汝南美。黃生青云姿,胸中無棘枳。卜筑芝城隈,深林避泥滓。汗漫游其中,可以格吝鄙。瑤琴蓄一張,詩篇規四始。自甘介濁酒,何用問臧否。泰山等秋毫,天地猶一指。汪洋千頃波,后先同一揆。嗟余偃蹇人,結交淡如水。雖然日往還,安能窺底里。取醉有青尊,逆旅忘蓬累。叔度本畸人,公衡亦快士。愿子重勉旃,鯤自北溟起。
云傍青山影傍溪,落花深處伯勞飛。靜團云日邊江樹,斜掩風煙面水扉。愛踏莎堤移晚履,欲裁蕉葉當閑衣。婆娑竹徑行還住,時聽軥辀對落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