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書事二首 其一
捷書猶濕謗書隨,
太息斯人得禍奇。
文舉舊曾稱一鶚,
退之亦自喜孤羆。
彼讒罔極身羅織,
吾意憐才力發絲。
老去眼中神駿少,
諸君莫怪道林師。
捷書猶濕謗書隨,
太息斯人得禍奇。
文舉舊曾稱一鶚,
退之亦自喜孤羆。
彼讒罔極身羅織,
吾意憐才力發絲。
老去眼中神駿少,
諸君莫怪道林師。
報捷的文書墨跡未干,誹謗的文書已接踵而至;嘆息此人遭遇的災禍竟如此離奇。孔融曾被贊為出類拔萃的一鶚,韓愈也自許如孤羆般孤高勇猛。那些讒言無休無止,羅織罪名陷害;我愛惜人才之心切,即便力量微薄也盡力維護。年紀老邁,眼中杰出的人才日益稀少;諸位莫要責怪我如道林禪師般看事通透。
捷書:報捷的文書。
謗書:誹謗他人的文書。
文舉:東漢名士孔融的字,《后漢書》載禰衡稱其'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以'一鶚'喻其才。
退之: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字,'孤羆'比喻孤高勇猛之士,典出其詩文自喻。
讒罔極:讒言沒有止境,化用《詩經·小雅·青蠅》'讒人罔極'。
羅織:虛構罪名誣陷他人。
力發絲:力量微薄如發絲,指盡力維護。
神駿:借指杰出人才。
道林師:東晉高僧支道林,此處或自喻看事通達之人。
此詩或作于南宋甲辰年(如1244年,宋理宗淳祐四年)。時劉克莊已逾六旬,歷經宦海沉浮,目睹士人因讒被謗的現實,借詩抒發對人才遭陷的憤慨與惜才之心。
全詩通過捷報與謗書的鮮明對比,援引歷史典故,控訴讒言對人才的迫害,既展現詩人對士人的深切關懷,也流露出對時代人才凋零的憂慮,情感真摯,用典精當,是反映南宋士風的佳作。
詔許屯田使,
量移佐命卿。
風云仍上界,
雨雪罷邊城。
帝力回愆運,
天心練老成。
都人如望歲,
火速賦東征。
鳳沼湛碧,蓮影明潔,清泛波面。素肌鑒玉,煙臉暈紅深淺。占得薰風弄色,照醉眼、梅妝相間。堤上柳垂輕帳,飛塵盡教遮斷。
重重翠荷凈,列向橫塘暖。爭映芳草岸。畫船未槳,清曉最宜遙看。似約鴛鴦并侶,又更與、舂鋤為伴。頻宴賞,香成陣、瑤池任晚。
竹覆渾無徑,村回此有亭。
岸煙隨暮雨,渚草帶春星。
溜引畦三畝,山移翠一屏。
徵君自經濟,丘壑不求銘。
聽盡蓮花漏轉遲,
黃昏偏又雨絲絲。
寒輕那禁重簾襲,
夢遠惟應薄被知。
瘦影定憐秋水隔,
良緣空與碧云期。
紅樓巳恨如天上,
更有天難望見時。
又是三年別
相看一水遙
寒新云殢雨
夜永月留潮
豈不謂行露
誰其賦食苗
江湖今遠適
叢桂不須招
匹馬勞山縣
風霜度十旬
能令萬人活
不計百年身
事業秋毫盡
聲華白日淪
之人才筦庫
誰獨上麒麟
黃皮裹骨一常僧,
壞衲蒙頭百慮澄。
年老懶能頻對客,
攀蘿又上一崚嶒。
溪八景,何瑰奇,王家住此知幾時。自從開辟巧排列,每一出門皆見之。南山雨馀翠蔥茜,黛髻煙鬟照人面。萬斛凝嵐結晝陰,千尋懸瀑垂晴練。西符聳拔如爭雄,落日倒掛金盆紅。參差樹影互搖動,倏忽暝色深遮籠。澄潭浸月涼波瑩,恍似姮娥對妝鏡。驪頷珠輝似可捫,鮫機杼響疑堪聽。層巔怪石屹不欹,上有云氣長相依。晨霞迎旭或為伴,曉霧飄空仍共飛。三峰五嶺多佳態,松顫狂飆乍澎湃。旁礡氤氳毓俊才,鏦錚蕭颯生靈籟。文江暖泛綠半篙,潛通墨沼添波濤。游魚喜化金鱗鬣,浴鷺嫌緇雪羽毛。閑居已喜專幽處,況乃周遭皆雅趣。翰苑名公為著文,經筵大老能留句。先廬亦在折桂鄉,白頭未得還耕桑。題詩謾重季鷹感,鱸鲙秋風歸興長。
靈師妙年慧且聰,秀眉紺頂冰雪容。僰山滇水歷幾重,稟法京剎春又冬。有大開士幻覺公,出世弘振臨濟宗。千□楚楚皆象龍,鉗錘惡辣加磨礱。靈也上首才調豐,孤云野鶴少定蹤。游方翩然西復東,笠裁筍皮鞋織棕。石頭路滑莓苔封,三衣濕透秋露濃。行住坐臥伊誰同,笑攜明月邀清風。寶坊到處多留蹤,尊宿乍見驚罕逢。不發言句藏機鋒,驀地一喝雙耳聾。恍若刮翳開昏矇,精進幢豎高崇崇。聲聞頓悟性地融,安穩自在超凡庸。蒲團謾說禪定功,輸爾根器僧中雄。我慚白發成衰慵,頗似示疾維摩翁。勤勤問訊勞過從,無座無飯文室空。逡巡告別還舊峰,聊為說偈明深衷,天涯目送南飛鴻。
良工寫幽景,運思頗不凡。高崖掛懸瀑,迥野生輕嵐。林昏日欲墜,天暝云初覃。遠岸少去舫,長途乏來驂。摩挲老眼著意看,彷佛還似湖湘南。憶曾之官屢經此,孤舟晚泊浯溪潭。葉凋老樹曲偃蹇,泉觸亂石森巉巖。眾禽歸飛宿且食,雄鳴雌應相喃喃。平沙鉅跡虎新過,淺瀨纖鱗鷗競銜。荒村無人但猿鳥,古嶠有樹皆楓楠。空青冥濛翳島嶼,濕翠杳靄沾衣衫。誰藏一匣在絕壁,云是諸葛兵書函。雨催風撼只如故,欲墮未墮何由探。山川奇勝怪仍險,況我愛玩性所耽。低回但恨弗學畫,辜負佳境心徒慚。每逢好事輒為說,恍若親睹非虛談。于今衰老返耕釣,鬅鬙兩鬢霜毿毿。觀圖忽起舊游想,浩然清興莫可緘。題詩卷軸坐嘆息,中宵夢逐滄江帆。
浩然先生生盛唐,錦心秀口冰肝腸。詞追風雅諧宮商,清如環佩鏘珩璜。幼鄰摩詰相頡頏,子美太白參翱翔。私入禁署逢明皇,誦詩卻誦南山章。忤意拂袖還襄陽,嬉游只在云水鄉。閑身到處頻徜徉,溪山晏歲梅吐香。跨蹇獨出尋孤芳,六花亂落紛悠揚。老樹翯翯虬龍驤,癡童前引凍欲僵。回顧似促歸去忙,鹿門尚有十里強。先生驢背寒都忘,吟哦未覺天昏黃。開元治世文運昌,同時諸子皆俊良。惟公制作尤擅場,篇篇首首興趣長。字字句句金玉相,明珠白璧爭焜煌,千載不朽垂休光。
紫髯別駕才氣雄,好詩好畫明且公。何人運思寫動植,卻使造化無全功。瑯玕欹斜竹交翠,錦綺爛熳桃爭紅。聯翩羽族競來集,機忘意適雌兼雄。不聞清香哢啁唽,惟見細毳紛蒙茸。疾歸奮翅斗輕快,閑宿斂翮俱從容。艷葩可折禽可籠,韶光都在圖畫中。飛鳴宿食總人力,榮悴開落非天工。方知世上有好手,筆端所至生春風。諦觀此景似何處,高峰南北湖西東。買花載酒聽啼鳥,老矣未得來相從。
楊家矍鑠雙翁媼,平生快活無煩惱。中男頗解盡歡娛,拜跪膝邊顏色好。開封百物價直低,尋常剩有豚與雞。鮮鱗嫩菜好柿栗,販來都聚隅頭西。買歸為具羅盤饤,藥室香凝春晝靜。滿斟政喜甕方深,迭勸豈愁瓶屢罄。況逢禾麥豐登年,飯炊稻米衣裝綿。頤老惟知足嬉笑,安居但愿忘憂煎。隨緣供養竭醫貲,且樂清貧慎勿辭。不見巷南富豪子,禍罪貽親異鄉死。
少日隨飛龍,風云際良會。方今脩文治,父子功勛遂。惟說先君驍且雄,雁翎長刀角胎弓。單車直驅沙漠外,片帆徑渡滄溟東。東征西討無不預,肯令敵騎留遺蹤。馬鞍壓雪耀金甲,羽箭流星貫敵胸。小河鏖戰河流赤,將軍身命那敢惜。一死博得千年名,象賢有兒承父職。皇家褒忠恩禮殊,貔貅坐擁專城居。將門出將傳奕葉,此語由來誠匪虛。重圭疊組爭照耀,韜鈐更冀曾玄紹。閑暇投壺復雅歌,高情祭老堪同調。莫匣三尺劍,還磨丈二矛。將軍壯氣死不休,吾知燕頷當封侯。他時倘建凌煙閣,畫像期公登上頭。
下邳壯節伊誰如,談兵早讀孫吳書。夜廬母冢輒流血,曉陷敵陣隨捐軀。西江都帥誇賢子,為子為臣亦如此。承歡敵愾嗣前人,豈直相傳襲金紫。大廷寵贈祖父功,明威昭勇官資崇。碑煩史筆制詞美,誥錫奎章題字濃。怙恃九原嗟不作,想像音容空淚落。致養無由奉筍鮭,竭誠但愿傾葵藿。裨校同推智略深,親恩國事兩關心。吾知燕頷封侯相,漢代將軍重見今。
海上相逢似有期
虬須如雪為談詩
名齊二陸登壇早
家在三吳入夢遲
短榻偶從僧院寄
寸心惟許佛燈知
九州踏遍芒鞋路
又向香山訪荔枝
西風昨夜摧黃葉,
秋亦無心在菊花。
二十四番花有信,
一百七日食猶寒。
眼中不是無春色,
嘆息衰翁自鮮歡。
如此清宵,雨雨風風,更長自支。想云波漲曉,寒侵素襪,花魂泣夜,怨入靈旗。閬苑煙涼,瑤臺玉瘦,莫道人間總不知。淋鈴苦,悵燈前坐久,帳里來遲。
相逢待訴相思。但跨鶴、仙山袖便攜。奈杭州衫色,空沾酒暈,河陽帽影,尚戀愁絲。絳蠟雙心,紅霞一口,君問歸期未有期。知何日,是香盟證處,好夢圓時。
天樞欹貫水轉空,神州一撮裨海東。踏土食火吸海馬,不慣高浪連天舂。
君家苕霅美清泚,伯仲自比衡與龍。奇書已搜洞庭穴,椽筆欲賦馮夷宮。
崇明小嶼昔放棹,叱吒蛟蜃鞭鴻蒙。一朝渡嶺到甌粵,九夏吟苦來商風。
蓬萊金闕在何所,嗟君豈復長固窮。天閶凌競不可羾,掉頭徑去登雞籠。
廈門鹿耳屹雙塹,六十四島澎湖中。帆開照空神火碧,夜半燒海扶桑紅。
此行壯哉足記覽,莫放險語驚龍公。遲君歸裝更千帙,滿綴明月光瞳朧。
千峰萬峰云意動,十里五里溪聲喧。人在昏沉黑甜里,屋山烏鵲兩無言。
彈指聲中見彌勒,鼓琴安用識昭文。青山步障五百里,猶有贈行南北云。
夜宿樟林海邊寺,海風吹夢五更寒。此身不似天涯近,枉作并州老淚看。
摘星黃漢在何許,淺水平山容易過。未必山靈慣看客,勒回俗駕奈渠何。
半紅半黑道中玄
水養真金火養鉛
解接往年三寸氣
還將運動一周天
烹煎盡在陰陽力
進退須憑日月權
只此功成三島外
穩乘鸞鳳謁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