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石觀察用捲簾體次韻索和
共結幾寒友,原宜松竹鄰。
乍銷江上雪,分贈隴頭春。
酬韻方連日,尋芳又幾人。
還應驢背跨,重訪灞橋濱。
共結幾寒友,原宜松竹鄰。
乍銷江上雪,分贈隴頭春。
酬韻方連日,尋芳又幾人。
還應驢背跨,重訪灞橋濱。
我們共同結交了幾位耐寒的友人,本就該與松竹為鄰。江上的積雪剛消融,便將春的消息從隴頭分贈。連日來以詩酬唱,又有幾人一同尋春。應該還要騎上驢背,再次探訪灞橋邊的勝景。
寒友:指松、竹、梅歲寒三友,此處泛指耐寒的友人或植物。
隴頭春:化用南朝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代指春的消息。
酬韻:以詩歌酬唱應答。
灞橋濱:灞橋位于長安東,唐代文人多在此賞景、送別,有“灞橋風雪”典故,常與詩思相關。
此詩為作者應友人瀛石觀察以捲簾體次韻相索而作,創作于冬春交替之際,反映了清代文人以詩會友、酬唱雅集的文化背景。
全詩圍繞友人唱和與春景探訪展開,既寫自然節序之變,又述文人交游之樂,語言清新,用典自然,展現了傳統士大夫的雅趣與情懷。
漢家累葉子孫千,朱果祥占瓜瓞綿。
十世忽遭陽九厄,再傳失紀仲壬年。
《千秋金艦》懲儲貳,九降綸音慎擇賢。
今日小宗承大統,典書豈忘帝堯篇。
遠國來王日,深恩冊拜時。璽書中禁出,天語使臣知。
路指諸蕃近,山行四牡遲。故人青鎖夢,無限五云思。
使節隨重譯,皇仁被百蠻。海天同日月,風土異云山。
驛騎孤城外,樓船疊浪間。歸將慕華事,敷奏悅龍顏。
庭院無人燕交舞,手訂別風證淮雨。
淵淵如聞金石語,皋比兀坐形容古。
君是羲皇以上人,胸中碑板蘊古春。
侍兒亦作古妝束,翩翩玉立何長身?
練浦秋風始君遇,一春屢誦驚人句。
手書直迫瘞鶴銘,上皇山樵饒道氣。
班餞臨流酒半醺,
棹歌漁笛謾相聞。
懸知此后蘭臺客,
時向飛鴻望白云。
棄官依白岳,歲月此棲遲。道侶頻相過,丹經久自知。心閒虎嘯處,步緩鶴隨時。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
太乙壇前客,桃花十度紅。幽棲片石定,元氣四時通。古樹鄰蒼壑,閒云澹碧空。能談非靜者,真意幾人同。
少年空得意,及長慣憂心。
稅急田難售,鄉遙夢互尋。
疏風憐薄醉,暮雨逼長吟。
別后恒相憶,應知鬢發侵。
寂寞成吾懶,中懷雜苦辛。
風霜欺病客,歲月促歸人。
此事猶疑久,無言坐起頻。
不知鄉國淚,到日幾行薪。
重重魚鑰鎖黃昏,
舊枕珊瑚總淚痕。
寄語江南紅粉女,
莫將玉貌丐君恩。
頹陽將恨到孤城。官道少人行。數絲病柳無生意,更堪消幾度蟬聲。疏草正和煙淡,微云欲與山平。
歲華箭激最堪驚。依舊嘆伶俜。綺疏此日如天遠,映心頭歷歷文欞。秋眼無多衰淚,還途灑與飛軨。
工祝致辭,黃流協鬯。
爰登清歌,載期神享。
噫予誠心,精禋是虔。
嘉予陳祀,豐盈豆籩。
射策當年第一人,秋風感嘆二毛新。羽書昨夜甘泉道,知爾封侯骨相真。早從卻縠問詩書,廿載勛名寄直廬。敢謂漢庭方貴少,試看腰下紫金魚。投筆還將注豹韜,報恩寧復戀旌旄。五陵舊職來相訊,指點秋空太白高。百萬兵中擊柝聲,綺裘繡帢入承明。霸亭醉尉休相問,帝遣將軍特夜行。燈下酣歌擊唾壺,匣中龍劍夜噫嗚。太平不用黃公略,閒與兒孫說陣圖。直下金門帶劍行,蕃酋夷使盡遙驚。將軍莫是今方叔,私向傍人問姓名。定遠思歸限玉關,何如出入紫霄間。緩帶輕裘修羽獵,時時射虎向南山。穿楊才藝本天成,猿臂曾傳飛將名。自托年來偏矍鑠,彎弧躍馬萬人傾。將軍忠孝舊儒家,憂國論兵兩鬢華。大樹無言鈴閣靜,笑看燕子逐飛花。休沐閒庭滿綠蕪,丹青聊自靜中娛。少陵詩句余真愧,戲博將軍畫馬圖。
骨肉離居西復東,
今朝重聚一堂中。
桃源偕隱休嫌僻,
此地從無劫火紅。
螺甲磨星,犀株杵月,蕤英嫩壓拖水。海蜃樓高,仙蛾鈿小,縹緲結成心字。麝煤候暖,載一朵、輕云不起。銀葉初生薄暈,金猊旋翻纖指。
芳杯惱人漸醉。碾微馨、鳳團閑試。滿架舞紅都換,懶收珠佩。幾片菱花鏡里,更摘索雙鬟伴秋睡。早是新涼,重薰翠被。
浣花溪上話殘春,
詩句文章老更真。
酒半一聲《河滿子》,
不堪重見孟才人。
先皇遺恨鼎湖弓,世及家傳總大公。
誰誤禮經爭繼統,妄拚尸諫效孤忠。
弟兄共托施生蔦,男子偏遲吉夢熊。
片紙病中哀痛詔,前星翹首又移宮。
月白庭空樹影稀,
鵲棲不穩繞枝飛。
老翁也學癡兒女,
撲得流螢露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