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雨坐
冬至野城逢冱陰,
萬山云隔雨聲深。
吹葭谷底寒灰濕,
校線宮中晝景沈。
陽道愿隨君子長,
歲華愁向老人侵。
閒情恐被蒼生誤,
萬里煙波滯客心。
冬至野城逢冱陰,
萬山云隔雨聲深。
吹葭谷底寒灰濕,
校線宮中晝景沈。
陽道愿隨君子長,
歲華愁向老人侵。
閒情恐被蒼生誤,
萬里煙波滯客心。
冬至時節在郊野的城邑遇到陰寒天氣,群山上陰云阻隔,雨聲顯得格外深沉。谷底用來測節氣的葭灰被寒雨打濕,宮中校對絲線時,白晝的光景也顯得沉暗。我希望陽剛之道能隨著君子的德行一同增長,可歲月的憂愁卻不斷侵襲著漸老的我。閑適的心情怕是會耽誤了天下百姓,那萬里煙波中的漂泊,更讓客居的愁思縈繞心頭。
冱(hù)陰:陰寒凝結的天氣。冱,閉,指寒氣凝結。
吹葭:古代用葭灰占節氣的習俗,將蘆葦內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節氣至則灰飛管通。
校線:校對、整理絲線,代指宮中日常事務。
陽道:指陽氣上升、萬物生長之道,也喻君子的德行。
歲華:歲月,年華。
蒼生:指百姓。
滯客心:客居在外的愁思被牽絆滯留。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客居外鄉的冬至日。時逢陰寒天氣,詩人由節氣變化聯想到時光流逝,既懷君子修身進德之愿,又因年歲漸長、客居未歸而發愁,更憂自身‘閒情’有負百姓,反映了傳統士大夫濟世與自守的矛盾心境。
全詩以冬至雨景為引,由景及情,交織著對節氣流轉的敏感、對君子德行的追求、對歲月催老的無奈,以及客居未酬的愧疚,展現了詩人深沉的家國情懷與自我反思,是一首情景交融、情感真摯的節氣感懷之作。
奮劈胸拳,撈摸虛空骨髓。
開活入眼,瞎卻自己頂門。
從茲海涌峰危,是謂東山正續。
曉榜夾山瀁,蒲岸深吠蛤。未傳林際磬,早涌船頭塔。
螺髻翳輕紗,云日遞吐納。泥巷耕牸臥,秧扉蠶婦闔。
升麓苔磴紆,到寺風泉雜。山門盡勝概,曷用眾峰踏。
苦茗僧自供,清言竹為答。榴朵艷道場,蕭然悅塵榻。
意行愜靜便,惜不吾友拉。惟吟坡老詩,罄我三升榼。
蘸蠟封枝剪處新,
開奩帶露尚精神。
洛陽路遠風塵暗,
腸斷應無做譜人。
響晴濤、綠陰半畝,神龍拿攫煙霧。關門一夜喧銅馬,波上鯨鯢爭怒。鳴戰鼓。有多少、蘭亭梓澤皆塵土。午橋如故。縱劫火茫茫,斧斤不到,交讓大夫樹。
江東秀,王謝衣冠最古。五陵佳氣呵護。霜皮黛色年年在,點綴菊畦桑苧。誰種汝。須記取、黃山白岳移根處。婆娑自舞。看五鬣蒼然,向人頭上,謖謖滴秋雨。
綠楊兩樹三樹,白鳥一雙二雙。
釣艇時橫煙水,孤亭疑對春江。
夭桃臨水自照,翠竹梢云半斜。
燕掠城頭山色,鶯啼東岸人家。
瀟瀟涼雨夜歇,冉冉晴云曉飛。
風林果實交墮,春水魚蝦正肥。
嘯樓西畔一室,古樹籠云蔽日。
但聞黃鳥喚聲,不知白鶴飛出。
一炬珠江竟不然,紛紛賈舶下西天。
睡獅二百馀年睡,何日煙霞痼疾捐。
江上送行潮汛小,
船頭回首夕陽多。
人生有幾柳如此,
客思不禁花柰何。
煙冷吳皋,甚一夜西風,岸柳五色。
草閣云平,雁簾花暝,怒潮到門猶力。
故園暫息,半庭日下梧揪碧。
感舊國,誰省側身天地杜陵客。
芳樹徙燕,舊幕巢鳥,短歌長謠,無限凄寂。
嘆如今、秋衾索夢,空廊聽雨恍頭白。
江阻水深行不得。
目斷天外,遙念杳杳旌旗,暮烽山縣,亂笳霜驛。
青陽忽云邁,南訛秩炎暉。
煩蒸厭房櫳,美游城西垂。
風日清且嘉,百卉紛葳蕤。
朱榴照丹楹,紅蕖冒綠池。
娜娿拂地條,裊裊掌中姿。
濡根蔭華樾,春心常自持。
枝枝既相綰,葉葉亦相依。
流飔弄晴翠,綽態盈芳墀。
幸不委道傍,攀枝非所悲。
感此良宴會,念彼朱明移。
豐景豈不賒,成貸理無違。
貞脆固異質,榮悴□□□。
□□□□愜,無為達者嗤。
佛共眾生只此心,悟迷不間古同今。千名萬字何交涉,達法圓光許一針。
出生入死足通神,全體三生父母靈。不是如來知見力,舍身財命卒難升。
千光一合圓如鏡,萬象森羅影現中。此光大用如如體,道了橋成風月同。
空色無邊際,離垢摩尼圓。能依實相用,助發有龍天。
神光遍界,體若金剛。威神力固,邪宗銷亡。
里許若無這個,何為古佛傳心。我體不空無住,用時越古超今。
會看木人牽鋸,始令石女穿針。百納骨董袋,一切皆我入。一切莫能入,達此妙縱橫,三世佛佛佛。
大虛涂毒鼓,有病聞皆愈。無病聞皆死,死了卻蘇來,誰會辜負你。
無底琉璃井,忽爾墮其中。勝修萬劫功,跳出跳不出,瘖啞又盲聾。
分明無背面,相逢不相見。年年桃花面,臨州下水船,梢公力方便。
獨腳老虎,暗時暗殺人。不識是眼睛,與君無著力,溪云罩古城。
無根樹子,混盳非出入。頭尾應皆急,妙了過這邊,渡海何曾濕。
又從南郡計郵程,高閣依然接太清。
帆影穿云迷皖口,江聲挾雨下湓城。
粗才未信因風助,壯志惟應破浪行。
回首遙天煙樹晚,斷霞一抹喜新晴。
一柱砥中流,三峰望里收。
山光無地接,塔影與波浮。
鷗鷺思依榻,江潮欲上樓。
鐘聲何處是,隔岸聽悠悠。
素車白馬易水陽,田光一劍胡太忙。
槁心裂肝感云物,白虹赤日無暉光。
燕丹太子少年耳,報人易做一朝事。
壯夫遲留未可疑,遂爾同心不相俟。
迂哉荊卿故劫王,繞屏真負夫人匕。
樊將軍,死已死,虛借頭顱行萬里。
不濟當年事亦難,舞陽小兒不足恃。
客懷難借酒銷磨,枕上凄涼聽雁過。
梓里烽煙家在否,竹窗風雨夜如何。
杜陵歸國心猶咽,王粲登樓感更多。
癡想妻兒同辟谷,忍饑高唱采薇歌。
戰士觸熱沖暑霧,舌燥唇乾憚長路。
將軍馬上設良謀,遙望青山指梅樹。
齒牙不覺流津津,比似投醪同飲醇。
漢鼎未扶竟分裂,惜哉不是調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