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寶林巖畔凌云路。記藉草、尋梅去。詠綠書紅知幾度。行云歸后,碧云遮斷,寂寞人何處。
一聲長笛江天暮。別后誰吟倚樓句。勻面照溪心已許。欲憑錦字,寫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寶林巖畔凌云路。記藉草、尋梅去。詠綠書紅知幾度。行云歸后,碧云遮斷,寂寞人何處。
一聲長笛江天暮。別后誰吟倚樓句。勻面照溪心已許。欲憑錦字,寫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寶林巖畔有一條凌云的道路。還記得我們曾在草地上休憩,一同去尋梅。在綠枝上題詩、在紅花上留字,這樣的事不知經歷了多少回。行云飄走后,碧云將前路遮斷,那個讓我牽掛的人如今在何處呢?傍晚時分,江天中傳來一聲長笛。分別之后,還有誰會像我一樣倚著高樓吟詩呢。她曾對著溪水勻面,那時我就已心有所許。想憑借書信,把心中的憂愁寫出來,卻又怕淚水像梨花上的雨珠般落下。
寶林巖:地名。
藉草:坐在草地上。
詠綠書紅:在綠枝、紅花上題詩。
行云:喻指美人。
勻面:化妝。
錦字:代指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詞人在與戀人分別后,觸景生情而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較為寧靜、清幽的環境中,詞人回憶起與戀人的過往,從而寫下此詞以寄托思念。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對戀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回憶與現實的對比,將思念之情表現得深沉動人。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婉約詞的風格特色。
我行汝潁間,陶穴猶太古。譬如觀鼎彝,令人變聞睹。豈無好樓居,巧極易摧腐。回首太室山,一望高萬武。
遺我佳篇字字珍,更兼山骨琢磨新。古賢最重瓊瑤意,持報曾同硯席人。多謝君詩重見珍,硯從黟水濯來新。持當夏晝南窗看,玉發光輝冷照人。
啖飯一簞不盡,結廬環堵猶寬。常得奉祠玉局,不須草詔金鑾。
昔日吹簫地,波分太液池。星如臨女度,月似影娥移。魚在依王藻,鶯來拂帝枝。平生懷上善,觀俯葉衿期。
紛紛游客似雕翻,一技俱能獵異恩。牛飲總污丞相席,沐猴爭戲五侯門。
借問取魚人,用巧如用拙。豈識個中心,一竿蟾光活。
移檣柳外游鳴蜩,自課抄書日幾條。地主贈行蝦與扇,船丁炊具蛙為瓢。頻煎瘧藥承新露,欲潑真茶俟早潮。俗客不來幽事辦,病夫無意動歸橈。
江岸楊花已滿林,片帆遙指古田陰。長途未習蠻溪語,別舫偏憐粵客吟。閒按水程尋古驛,靜依沙渚數棲禽。浮生蹤跡真如幻,不用驪歌百感深。
仲春已清和,逍遙可行藥。炎洲多靈草,勾萌先咀嚼。采蘭者誰子,邂逅當林薄。無營似白華,無欲同朱萼。綠葉與紫莖,平生所磨錯。微雨上膏滋,本根遠相索。其旁石菖蒲,尺寸瓊瑤削。紫茸何葳蕤,九節含風弱。安期所服餌,玉顏以灼灼。秦帝于我求,蓬萊奮云蹻。千歲與君期,神仙多戲謔。橋下流韸韸,少君與斟酌。
有客今朝發,離情昨夢長。初寒生宿莽,細雨陟高崗。何至牛衣泣,終妨馬骨傷。天涯遙祝汝,云羽一翱翔。
湖上秋風聚螢苑,門前春浪散花洲。
小立青簾賣酒家,味雖薄薄勝空茶。今年春滿疏籬外,數朵輕紅出杏花。
潞水背京邑,簿書成陸沉。況茲異鄉感,復爾玄運侵。疲驂何所適,矌望就前林。大陸玄云合,蒼龍迥且深。綢繆賴君子,芳訊吐中襟。并坐蔭華榱,醇酎時勸斟。悲風振積霰,頹光喧寒禽。豫樂愜時序,延覽諧夙心。去晷良足念,來歡猶可尋。高冥徯六羽,結桂山之陰。
白纻之白白何如,當筵起舞為歡娛。琴瑟鐘鼓簫簧竽,應節輕盈妙疾徐。轉雪回風長帶舒,忽然垂袖停踟躕,含情忍淚欲何須。
蠟炬幾驚灰,登臨怯廢臺。冬寒蘭自活,天重霧難開。寧必花前見,真如夢里來。亦知齊得喪,觸物又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