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四首 其二
啖飯一簞不盡,結廬環堵猶寬。常得奉祠玉局,不須草詔金鑾。
啖飯一簞不盡,結廬環堵猶寬。常得奉祠玉局,不須草詔金鑾。
肩輿入深菁,蓬蒿四圍合。
盡日不逢人,山風驚颯颯。
崖危猿跳嘯,林密鳥呼答。
佃屋半傾欹,逃亡兩三臘。
貪耍慣拋殘繡,禁寒強試新羅。泥人懷抱不騰那。狼藉滿頭花朵。
玉子未曾應劫,紅牙又索教歌。真珠簾外日西趖。誤了小窗書課。
湖堤樹昔手中栽,歲歲成花幾見開。
秋水暗添魚欲舞,晚煙橫斷鶴忘回。
沙棠舟小僧同泛,蓬蓽門深客肯來。
尚憶故林歸未就,獨吟空笑老相催。
禪腹須來竹篾纏,好看水牯自耕田。布單不賣三千里,樹耳誰疑二十年。
一句合頭尊旅會,十方坐斷正偏圓。它時投杖來相訪,且莫窮忙空豎拳。
燒痕筍蕨富登春,誰解看承庵內人。天供異華功未盡,龍吟枯木病難泯。
夜禪終作寒蟬蛻,晝臥何妨倦鳥伸。后日重來勘諸祖,阿誰鉤上赤梢鱗。
維六飛之南渡兮,潢濤江以東歷。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遺跡。
駐翠蹕以彌年兮,因改元而頒詔。爰升州而為府兮,冠紹興之大號。
舉大享之上儀兮,即行闕而蕆祀。視總章與重屋兮,亦庶幾其遺意。
登堂而望稽嶺兮,懷克勤之令德。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復古之素志。
采上虞之囊封兮,終然法乎舜禪。山郁蔥以蜿蜒兮,鐘禹陵之佳氣。
御香四時來下兮,道冠蓋以相望。拱觚棱于云闕兮,儼威顏而天咫。
繄百年之父老兮,及親逢乎盛事。想天民之視阜兮,與虞夏而同治。
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復逢舜禹之君。然儻無舜禹之臣兮,孰能牧舜禹之民。
楚人不識女須面,
只畫昭君并莫愁。
贏得江南窮相眼,
自嗟空白一生頭。
山行逐薙若,徑轉無人跡。
亭午逾高嶺,逍遙隨所適。
古寺披荒榛,乍到如有獲。
盧師晏坐處,猶存澗邊石。
石上留孤松,終古不盈尺。
地僻山鬼鄰,鳥下蒼苔積。
孤閣臨寒溪,林壑莽蕭槭。
灌木紛相糾,陰崖互崩拆。
何當秋雨時,驚湍若潮汐。
來此十日眠,濯足蛟龍宅。
海外還魂少異香,晨昏老淚灑高堂。
一門禮讓推鐘琰,廿載勤勞說孟光。
筑室買田家日起,男婚女嫁事方忙。
不教皓首偕君子,欲遣巫咸問彼蒼。
帝子學鳳吹,逸響縈回風。
雙飛翔紫霞,駕景凌輕虹。
戢影入青靄,聲斷彩云空。
碧天無際草蕭蕭,
畫筆崢嶸意氣驕。
恍在長城最高處,
秋風古堞看盤雕。
銀箏記按當筵拍,響徹詩喉。譜付仙眸。花艷驚人不肯休。
四山嵐翠圍歌榭,石鼎香浮。檀板聲悠。舄底江帆葉葉舟。
禪宮何事此飛來,造物鐘靈亦壯哉。
水勢總趨滄海下,山門長對翠屏開。
二禺孰辨游仙路,初祖還留說法臺。
不覺登臨動鄉思,冷泉亭畔舊徘徊。
飄泊經年意,秋來兩鬢殘。那期今夜酒,得共故園歡。
明沒星河失,朦朧桂影寒。清光還可待,秉燭話更闌。
節是吾家會,筵邀上客歡。流光增感慨,良夜且盤桓。
芳桂迎風冷,殘倚怯露漙。解識清秋意,光輝淡處看。
生即不逢春,風霜遍歷身。
長鳴惟向月,入戶暫依人。
旅寄天螻穴,寒鋪落葉茵。
客愁正繁劇,漫訴爾酸辛。
水中鹽味,色里膠青。
祖師只認得個相似底,何異楚人以雞為鳳。
我者里任你三頭六臂,盡其來機,也無你湊泊處。
慣將三尺喙,罵倒五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