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兩弟
山川繞紅蓼,老父筑居時。為厭世人事,豪吟偕隱詩。汝今仍棣萼,吾未愧荊枝。到處皆萍梗,終焉同聚斯。田園聊足樂,之子勿多求。父老世相識,母妻無隱憂。書藏經句讀,稻熟便耘收。未必全藜藿,前溪任釣舟。丹青非末藝,僻尚有同清。好遂成名士,恒言畏后生。云山深借助,煙鶴與經行。試數諸賢達,何人戀市城。送弟如嫁妹,總緣無父傷。承顏各養母,求祿又賓王。形影三年弱,綢繆疊語長。祇圖百祥降,不敢淚雙行。
山川繞紅蓼,老父筑居時。為厭世人事,豪吟偕隱詩。汝今仍棣萼,吾未愧荊枝。到處皆萍梗,終焉同聚斯。田園聊足樂,之子勿多求。父老世相識,母妻無隱憂。書藏經句讀,稻熟便耘收。未必全藜藿,前溪任釣舟。丹青非末藝,僻尚有同清。好遂成名士,恒言畏后生。云山深借助,煙鶴與經行。試數諸賢達,何人戀市城。送弟如嫁妹,總緣無父傷。承顏各養母,求祿又賓王。形影三年弱,綢繆疊語長。祇圖百祥降,不敢淚雙行。
誰教蹇步躡丹梯,曾是先生振所迷。
始喜草廬依郡北,旋聆絳帳出城西。
儀韶久合為虞鳳,伏鵠猶勞似魯雞。
卻愛春風嘉樹下,依然還見舊成蹊。
近日英雄涉世疏,休言彈鋏便乘輿。
晝操板艇穿溝徑,夜??蘆薪閱簿書。
似此小心紆若綬,何如闊步曳長裾。
江南若有扁舟便,不待秋風始憶魚。
出門無緒看飛蓬,入夜還驚度早鴻。
塞外長蘆應已斷,天涯尺素竟難通。
青熒疏幌遮寒燼,窸窣高梧弄夕風。
今夜只應欹枕后,夢魂隨汝到江東。
夫子生何代,漂流正所宜。
長鳴那易賞,合抱固難施。
碧蘚封遺井,丹楓落舊祠。
日斜飛??過,依約賦成時。
朔風吹水成冰堅,風壯冰堅白于練。
霰雪還隨密雨來,轉眼紛紛滿溝垾。
陳根凍爛還為土,土落田中肥一半。
霜鐮去手即須耕,敢望東風待冰泮。
淮山畎澮奔東海,注作陂池地形改。
濁水曾無五尺深,驚濤便欲千尋駭。
人魚漏網逞胸臆,老蚌乘陰弄光彩。
東風吹斷西來流,見爾枯虛當可待。
來時春半忽驚秋,思慮關心欲破頭。
符竹徒勞乘絕障,輿圖那忍望神州。
未酬素志終難已,欲問皇天肯斷休。
樽酒且須澆壘塊,不須更作畔牢愁。
當年杜老對梅花,曾憶何郎淮海作。
今日江城歲云暮,還思杜老歌東閣。
春風冬雪三百年,中間梅花歲歲妍。
清才一往不可見,惟有凌寒曉妝面。
多士分袍日造庭,談經議法與論兵。
不辭寒夜程文冗,喜見明時道化行。
此日人懷平旦氣,他時中有少年卿。
鳳毛已飽籯金術,佇聽傳家振大名。
與君身世本西東,一席虛齋邂逅同。
張尉寬衷無巧詆,陶唐遺俗有淳風。
座中未閣紅瑤麈,門外還嘶白玉驄。
來歲金科新榜上,當看名字冠諸公。
日日雞聲馬上聞,鑒中不是少年身。
倦從客路長搖轡,喜得真祠暫拂塵。
仙馭不歸風自好,遺編長誦意彌親。
隋珠輕用彈黃雀,愧汝當年辭粟人。
同云為瑞上圓清,臘日飛花落帝城。
雙闕漸迷鴛瓦碧,九街勻罩曲塵輕。
戴溪有月舟方遠,袁巷無人路自平。
卻愛馬卿詞賦好,梁園一座盡知傾。
精誠一念格明神,時雨經宵即效珍。
政屬士龍真有譽,頌成吉甫更無倫。
千疇土脈三冬起,百里根荄一日春。
自古移風由美化,善良從此在吾民。
太平興國古佛剎,小院得名如意輪。
何人默識原地脈,鑿井正會甘泉津。
闊容三尺白銀罋,深可二丈青絲緡。
夏涼未覺冰雪冷,味美不啻醍醐珍。
寺僧知愛不忍惜,汲引無間都城人。
鳴鐘聲歇更漏促,天雞初報扶桑晨。
側肩接足負擔者,排闥爭湊蒼苔唇。
絲瓶上下掉孔急,語笑嘈雜春雷振。
永日迢迢既云暮,健夫噏噏皆嚬呻。
萬人已喜用周給,一泓依舊清奫淪。
粉蠟梅梢妝蓓蕾,雪晴烏鵲聲零碎。
蘭堂晝暖浴蠶天,百果流芳噴寒水。
春事望春須準擬,臨風不惜呵纖指。
寒日頻添繡線長,百五光陰已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