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十二丈教授就館西城因以寄之
誰教蹇步躡丹梯,曾是先生振所迷。
始喜草廬依郡北,旋聆絳帳出城西。
儀韶久合為虞鳳,伏鵠猶勞似魯雞。
卻愛春風嘉樹下,依然還見舊成蹊。
誰教蹇步躡丹梯,曾是先生振所迷。
始喜草廬依郡北,旋聆絳帳出城西。
儀韶久合為虞鳳,伏鵠猶勞似魯雞。
卻愛春風嘉樹下,依然還見舊成蹊。
是誰讓我艱難地攀登丹梯,曾是先生為我撥開迷霧。起初欣喜能在郡北靠近先生草廬,不久又聽聞先生在城西設帳講學。先生如儀韶之鳳,早該為盛世所用,如今仍像魯雞費力孵化伏鵠之卵。我喜愛春風中的嘉樹,依舊能看到樹下踏出的小路。
蹇步:行走艱難。躡丹梯:攀登丹梯,比喻艱難進取。
振所迷:撥開迷惑。
草廬:指先生居住講學之處。郡北:郡城北面。
絳帳:指講座、授課,這里指先生講學。
儀韶:傳說舜時的樂名,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虞鳳:虞舜時的鳳凰,象征祥瑞。
伏鵠:孵天鵝蛋。魯雞:魯地產的大雞。
嘉樹:美好的樹。成蹊:出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自然會有影響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元老十二丈教授原本在郡北講學,后到城西設館。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對人才的任用存在一定問題,詩人有感于先生的才華和境遇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元老十二丈教授的才華和品德,惋惜其未得重用。特點是用典巧妙,情感表達含蓄深沉。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紹圣同年今幾家,泛然游宦偶天涯。
先因避賊來江左,身欠看山到永嘉。
世祿相期會騰踏,束書寧復漫咨嗟。
我今山色催歸意,君政黃?穩聽衙。
一日復一日,何勝一萬周。
有山皆崒崒,無水不悠悠。
為我謀歸策,將詩說舊游。
山林與城市,吾亦任乘流。
涼風簷外入,皎月坐中流。
白首無新句,青山非舊樓。
一杯寧惜醉,萬事入搔頭。
勿向欄干拍,恐驚江上鷗。
日薄林園靜,天寒鳥雀微。
無人行古徑,有客滯荊扉。
疾病淹時久,新朋枉問稀。
漸諳風俗異,還覺歲年非。
豫章稠眾木,孔翠逐群飛。
梁棟期終用,文章莫露機。
枉為時俗忌,空使寸心違。
語以王郎子,因來答是非。
一尉荒山里,高名四海中。
初非大夫逐,定自溧陽窮。
薦士猶王政,招魂已變風。
懷今更思古,佇立晚江空。
不見徐夫子,于今已二年。
轉頭疑夙昔,屈指悟推遷。
書欠洪喬寄,詩煩阿買傳。
相思到極地,把誦一悠然。
江驛頻臨我,林園屢過公。
只言成遂別,何意復來同。
有用期思勉,無詩枉坐窮。
舊聞京口酒,準擬醉孤蓬。
別去雖天外,書行每便中。
晝吟宵不斷,夜夢曉還空。
時用有顯晦,交情無達窮。
看公與徐孺,寧復計違從。
野寺夙所歷,山程行苦賒。
桂榮秋賸馥,蓬勃旱吹沙。
徙倚俄成久,飛騰已向斜。
異時如問隠,此地亦吾家。
我欲湘西看,行須覓渡船。
何如臨絕頂,得以盡長川。
鷗鷺煙云表,蚊虻埃??前。
隠寧分大小,那更別山鄽。
山無古今異,亭有廢興因。
地迥輪蹄隔,官閑鷗鳥馴。
仆碑還屋壁,老柳困樵薪。
載酒論文處,重來感嘆頻。
病過一春事,不惟嗟索居。
酒杯疎到手,藥裹每關予。
曹務寧知馬,悲歌豈為魚。
故人能枉問,安否報何如。
晚日微風墜鏡平,中流直下縠紋生。
煙云點綴多新態,鷗鳥逢迎殆宿盟。
聚落近于邊境接,村墟亦有戍樓橫。
雖然王化初無外,接畛農桑畔不爭。
書去愁難悉,詩來造愈奇。
為言僧可寓,為念橐空垂。
鳴鴂驚時晚,羈鴻暫水湄。
逆風仍上水,日月是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