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蒲畫二首
齒齒水中石,翛翛石上蒲。清風一披拂,疏翠自紛敷。宛若避世人,悠然山澤臞。坐疑碧溪月,移影在庭隅。
青蒲翳拳石,秀碧浮東海。龍骨自糾纏,霜須更瀟灑。九節信通靈,四時常不改。不遇九疑仙,中流復誰采。
齒齒水中石,翛翛石上蒲。清風一披拂,疏翠自紛敷。宛若避世人,悠然山澤臞。坐疑碧溪月,移影在庭隅。
青蒲翳拳石,秀碧浮東海。龍骨自糾纏,霜須更瀟灑。九節信通靈,四時常不改。不遇九疑仙,中流復誰采。
水中的石頭排列整齊,石上的菖蒲枝葉輕柔。清風吹拂,菖蒲稀疏翠綠的枝葉紛紛舒展。它就像避世之人,悠然自在如同山林間清瘦的隱士。我坐著恍惚覺得碧溪上的月光,把影子移到了庭院角落。青色的菖蒲遮蔽著拳頭大小的石頭,秀美的碧綠仿佛從東海浮現。菖蒲根莖如龍骨般相互糾纏,須根如霜般瀟灑。傳說它九節便能通靈,四季都不會改變模樣。若遇不到九疑山的仙人,在水流中央又有誰會來采摘它呢。
齒齒:形容排列整齊的樣子。
翛翛(xiāo xiāo):形容枝葉輕柔的樣子。
紛敷:紛紛舒展。
臞(qú):清瘦。
翳(yì):遮蔽。
九節信通靈:傳說菖蒲長到九節就有了靈性。
九疑仙:指九疑山的仙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看到菖蒲后有感而發。或許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紛擾,詩人借菖蒲表達自己對高潔品質和避世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以菖蒲為主題,通過對菖蒲生長環境和形態的描寫,贊美了菖蒲的高潔品質。詩的藝術特色鮮明,意境清幽,語言優美,在詠物詩中展現出獨特的韻味,體現了詩人高雅的審美情趣。
萬里江山萬里天,
疏鐘半夜落漁船。
老來羨殺禪關客,
一枕江聲抱月眠。
提兵三千人,立功萬里外。裴公信桓桓,與漢除災害。
嗟哉竊祿徒,養尊幸時泰。履常恣欺謾,蹈險喪狡獪。
國仇倉卒逢,未戰先狼狽。微軀不如草,荀活向敵丐。
古人不畏死,所以功名大。古人儻畏死,姓氏久塵壒。
我讀裴公碑,英風想旌旆。裴公不復生,呼酒為公酹。
玉鉤亭角月溶溶,
珍重尊前一笑逢。
莫怨秋風易搖落,
涉江攜手采芙蓉。
珠履繽紛宴壽陽,
欄桿橫出白云傍。
清淮倒影長橋活,
古壘無春峽石荒。
小艇斗垂凹鼻釣,
佳人猶學曉梅妝。
史君筆力今誰敵,
麗句須盈古錦囊。
柳陰深處覓新涼,
百頃玻璃澹夕陽。
閒把漁竿自垂釣,
白蓮花底起鴛鴦。
荻花塘外老漁家
夜夜湖邊倚釣槎
打起秋風魚數尾
調羹盡可薦胡麻
細雨濛濛江霧昏,
坐曹聊且免泥奔。
賣鹽酤酒知同病,
一笑何勞賦北門。
云居道何必
興化道不必
眼若不開
夢中叫屈
長懸梁月憶攀轅,
知己千秋獨感恩。
日對峴碑空墮淚,
時過弘謁更銷魂。
袞衣章甫思無斁,
子弟田疇詠不諠。
為訊東山高枕處,
追鋒何日駕朱幡。
江樓頻約落花間
亂世幽期豈待閑
幾度鶯聲逢舊國
二年春色各柴關
新虹映日收殘雨
積水浮天出斷山
目極故人居可見
布帆無恙夕空還
逋客還山一笑咍,
故人憐我不嫌猜。
曉猿夜鶴總歡喜,
蕙帳草堂相與開。
可為雨芽煙蕨住,
直緣流水古松來。
枝巢若許鷦鷯借,
投老此生真快哉。
良人越關河,歲月忽已久。
灼灼庭中花,菀彼庭前柳。
春陽被萬物,芳草亦合歡。
如何遠別離,長江路漫漫。
漫漫江河長,迢遞不可逾。
相思發長嘆,視我明月珠。
昔傳弱女成名慘,今訪孤塋春日曛。一帶湖山鐘勁節,滿林紅紫散遺芬。貞魂應傍明霞墓,奇氣爭飛金蓋云。華表森森雙峙處,留題猶記鯉庭聞。
款乃歌聲隔遠煙
云山縹緲好音傳
長年三老遙相示
多是前灘下瀨船
寒花棲盎,連雨春池,孤吟慵和殘蛩。經酒林亭,秋心著處迎逢。江山感時搖落,閉閒門、還對青松。綴新眺、傍清弦靜送,天際冥鴻。
夢斷芳華驕眼,有西崦老鶴,為導仙蹤。素約鴟夷,年年負了吟篷。天涯借人,叢桂漫逡巡。招隱西風倚闌處,看歸云、猶戀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