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郭使君梅別駕飲少峰池亭使君有詩四首因用其韻各得一字和之 其四
主人常愛客,座上滿鴻儒。
架捲三墳軸,堂開五岳圖。
風流何水部,經術董江都。
授簡俱能賦,無慚為大夫。
主人常愛客,座上滿鴻儒。
架捲三墳軸,堂開五岳圖。
風流何水部,經術董江都。
授簡俱能賦,無慚為大夫。
主人向來喜愛招待賓客,座上都是學識淵博的大儒。書架上擺滿了古代典籍,廳堂中掛著五岳的圖畫。主人有何遜那樣的風流才情,又有董仲舒那樣的經學造詣。大家接過紙筆都能賦詩,作為大夫當之無愧。
鴻儒:學識淵博的學者。
三墳: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籍。
何水部:指南朝梁詩人何遜,曾任尚書水部郎,以詩才著稱。
董江都:指西漢大儒董仲舒,曾任江都相,精通經學。
授簡:指給予紙筆,請人作詩。
此詩是詩人在九日(可能是重陽節)陪郭使君、梅別駕在少峰池亭飲酒時,郭使君作詩四首,詩人用其韻各得一字和詩而作。當時眾人聚會宴飲,氛圍融洽,詩人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主人好客和賓客的才華。其特點是用典恰當,生動展現聚會場景和人物風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聚會吟詩的社交文化。
今日始見菊,雖見未全開。
猶勝昔無酒,持望白衣來。
破颣浮金英,雜蟻已盈杯。
何必探丹萸,結佩上高臺。
自不愧佳節,安聽飛鴻哀。
山房古柏暗,近在漢陵邊。
天供不為樂,母心常所懸。
朝途發根冷,暮野鳥行先。
子道豈殊眾,誰云絕世緣。
躍馬清明前,行將拜孤垅。
松吹送悲聲,緣纓淚如涌。
三歲宰南方,奠斝阻親捧。
山下獨徘徊,雨來云蓊蓊。
三年不出戶,考行閭井聞。
近俗遂知化,豈非由所薰。
御琴趨國門,何必長守墳。
美哉若君子,忠可移于君。
青驪渡河水,俠氣動刀環。
入幕沙塵暗,臨風鼓角閑。
地形通栢谷,秋色滿榆關。
誰復輕儒者,難淹筆硯間。
吾兒久失恃,發括仍少櫛。
曾誰具湯沐,正爾多蟣虱。
變黑居其元,懷絮宅非吉。
蒸如蟻亂緣,聚若蠶初出。
鬢搔劇蓬葆,何暇嗜梨栗。
翦除誠未難,所惡累形質。
夜與賢豪飲,方聞默坐時。
我斟相樂酒,君詠寄來詩。
莫恨殊喧寂,真緣篤愛慈。
何當因雪興,過此未應遲。
南方窮山多野鳥,百種巧口乘春鳴。深林參天不見日,滿壑呼嘯難識名。但依音響得其字,因與爾雅殊形聲。
我昔曾有禽言詩,粗究一二啼嚎情。苦竹岡頭泥滑滑,君時最賞趣向精。余篇亦各有思致,恨未與盡眾鳥評。
君今山郡日無事,靜聽鳥語如交爭。提壺相與來勸飲,戴勝亦助能勸耕。我念此鳥頗有益,如欲使君勤以行。
勸耕幸且強職事,勸飲亦冀無獨醒。杜鵑蜀魄哭歸去,小人懷土慎勿聽。城頭春鳩自謂拙,鵲巢輒處安得平。
高窠喬木美毛羽,哢吭葉底無如鶑。口中調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自余多類不足數,一一推本煩神靈。
我居中土別無鳥,老鴉鸜鵒方縱橫。教雛叫噪日群集,豈有勸酒花下傾。愿君切莫厭啼鳥,啼鳥于君無所營。
識君雖恨晚,說詩屢解頤。
吾徒固難合,所合終不移。
冒寒躍馬來,且言行有期。
河上冰始坼,輕棹去未遲。
刻意向詩筆,行將三十年。
嘗經長者目,未及古人肩。
昔慕荀文若,多稱王仲宣。
今慙此微賤,重辱相君憐。
通閨年最少,才俊罕能雙。
??去塵棲室,魂歸霧起窗。
慈親流漢水,愛妾返荊江。
一稚才能語,煢然寄遠邦。
屋頭小雀雛,氣力苦未長。
乘暄學調羽,忽掛蜘蛛網。
其母不能救,啁啾空下上。
乃為人所探,不是蟲絲枉。
深苔何所若,苦詠費毫尖。
繞繞水仙發,茸茸蛟客髯。
綠縈秋石浄,嫩值翠篙黏。
尚芼參差荇,薄言無此嫌。
別緒如亂絲,欲理還不可。
卻悲嬌女詩,寧戀更效左。
是時遠道懷,紛紛上歸舸。
憐君正如此,豈任風雨俀。
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春隨井氣生,白花飛蒙蒙。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結實待瑞羽,歲晚半枯空。
桐既無鳳皇,井豈潛蛟龍。乃知至神物,未易令人逢。
當時集潁川,偶值黃次公。次公入為相,此鳥曷不從。
遂使神鹖雀,竟用奇怪窮。我言非毀古,欲遵平直蹤。
我愿二千石,但使德化隆。有桐鳳不來,于桐無愧容。
有鳳政不舉,于鳳何為崇。答君桐花篇,聊以發我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