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夢中作詩續以末后二句
桃花紅深李花白,昨日成團今日拆。
歌聲滿耳何處來,楊柳青旗洛陽陌。
拊君背,握君手。
朝鐘暮鼓無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鏡中發,忽忽成白首。
六國印,何如負郭二頃田,千載名,不及即時一杯酒。
桃花紅深李花白,昨日成團今日拆。
歌聲滿耳何處來,楊柳青旗洛陽陌。
拊君背,握君手。
朝鐘暮鼓無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鏡中發,忽忽成白首。
六國印,何如負郭二頃田,千載名,不及即時一杯酒。
桃花顏色深紅,李花顏色潔白,昨天還是花團錦簇,今天就開始凋謝。滿耳的歌聲不知從何處傳來,在洛陽的街道上,楊柳依依,酒旗飄飄。拍著你的背,握著你的手。清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沒完沒了,世間的事對于人來說究竟有什么意義呢!鏡子中原本烏黑的頭發,轉眼間就變成了白發。六國的相印,哪里比得上城郊的二頃良田;千古的名聲,不如當下的一杯美酒。
拆:凋謝。
青旗:酒旗。
拊:拍。
朝鐘暮鼓:佛寺晨撞鐘,暮擊鼓以報時,這里指時光的流逝。
六國印:戰國時蘇秦佩六國相印,形容地位顯赫。
負郭:靠近城郭,指城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后,對時光流逝和世事無常有了深刻的體會,從而在夢中作詩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世事無常,勸人看淡功名利祿,追求平淡生活。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以常見意象和對比手法深化主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對人生的思考。
四面山光映水光,芙蕖到處送風香。
笙歌畫舫無虛日,鷗鷺蒼波自夕陽。
衰草尚含吳慘淡,啼鵑空抱宋悲傷。
看來風景真如畫,那得山邊筑草堂。
我醉欲眠,其中空洞。靜而有文,可不與語。
人癡多肉,石狡去骨。山靈世情,與汨俱沒。
比類連徒,棱棱岸岸。黝然以黑,蟠然以憨。
似隨魚網,出于江潭。化書譚峭,想當盤桓。
煩子再往,敬問平安。居百尺樓,或拜其下。
熊經鳥申,可以長生。善舞多竅,強骨能飛。
破屋離披四壁風,春來沈坐雨聲中。
誰憐足似行纏裹,自笑頭如敗絮蒙。
寂寂空庭無古杏,亭亭何處有新桐。
思君準擬騎鴻鵠,猶恐冥飛羽未豐。
一自別湘水,大溶還小溶。
有村皆隔竹,無徑不由松。
云積嶺頭澗,日沈山外峰。
中華知己遠,時與峒苗逢。
客路逢初度,家山愴夢思。風塵催我老,門戶仗君持。深柳堂前樹,雙雛膝下兒。還應念行役,歸去那能期。
自作黔婁婦,饑寒二十年。功名蕉覆鹿,歲月箭離弦。乞食依長鋏,還家少薄田。窮途吾不悔,累汝卜金錢。
中外受郊恩,三封綸告。依并小君出稱號。錦犀光艷,不比香薰脂膏。況從鳴瑟里,添花草。
更愿天公,別施洪造。水長船高愈新好。恁時舞帶,一任巧裝百寶。曲終珠滿地,從人掃。
提輪放線知深淺,
把火燒山預辨宜。
莫道逢場閑作戲,
直須對病設良醫。
群峰束奔流,虎牙怒相向。對峙十二碚,羅列鐘鼓狀。
顛崖矗層霄,旁竇穿激浪。峽泉落九夭,洶洶翻海藏。
撐舟出井底,篙師氣先喪。眾工捷如猱,百丈緣壁上。
木末縱飛騰,山凹迭升降。一鼓更作氣,千篙力誰讓。
造化何神奇,設此待霸王。頗聞白帝子,于此拒漢將。
鐵鎖貫浮梁,金戈森衛仗。蕭銑復何人,屯兵倚疊嶂。
群雄電掃空,故壘猶在望。平生歷險艱,未若茲游壯。
萬里投蠻荒,一身墮煙瘴。風餐案傾欹,水宿魂震蕩。
搜奇命轉輕,得句神益旺。詎畏前途修,瞿塘險如象。
來往風塵共白頭,
誰人肯向死前休。
直教桂子落墳上,
富貴何嘗潤髑髏。
不嫌雞瘦濁醪酸,
草草杯盤具亦難。
食指忽搖方竊喜,
小兒來請賽鄱官。
游山不必眾,邂逅三五人。
酌酒不在多,淺深十許巡。
高可登即登,不復拘日辰。
可飲即與飲,無問芻牧民。
九月向十月,丹楓日以新。
城東有奇阜,霜寒出嶙峋。
一眺鴻背上,嘯歌岸風巾。
吾雖愧孟嘉,不作桓溫賓。
地僻車塵少,河流野岸平。
乾坤留禹跡,風物拱神京。
旅館懷人夢,山城過客情。
還因漢文學,一問魯諸生。
清淺無如七里灣,層崖飛瀑下潺潺。子陵不為南陽起,賴是清源有此山。
丹霄回首夢魂驚,避暑還催奏賦成。滄池何處堪停蹕,笑指荷花放舸行。
草爛松枯太劇晴,轉多煩熱是舟行。驚湍夜入還家夢,疑是青林風雨生。
玉盤盛水貯甘瓜,蟬鬢迎風翠袖斜。冰水如山供坐客,驕陽不入五侯家。
大眾仙壇幾萬秋,
碧云拖翠照昆丘。
抱書童子無言話,
笑阻迷情不解愁。
剩水殘山明竹屋,
暖風晴日倩桃花。
輕羅小扇親曾見,
花外青簾是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