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諸弟二首
幾年書劍笑從軍,多少征鴻入塞云。惟有故園音信杳,別來時復念離群。
自憐汩沒在天涯,幾度春風閱歲華。最念田真苦相失,月明空對紫荊花。
幾年書劍笑從軍,多少征鴻入塞云。惟有故園音信杳,別來時復念離群。
自憐汩沒在天涯,幾度春風閱歲華。最念田真苦相失,月明空對紫荊花。
幾年來攜書佩劍笑對從軍生涯,多少北歸的鴻雁飛入邊塞的云層。只有故鄉的音信杳無蹤跡,離別以來時常思念離散的兄弟。自嘆埋沒在遙遠的天涯,經歷了幾度春風,歲月流逝。最懷念田真兄弟苦于分離,明月下空對紫荊花。
書劍:文才與武略,代指文人從軍。
征鴻:遷徙的大雁,常喻指漂泊或書信。
杳:遙遠,不見蹤影。
汩沒(gǔ mò):沉淪、埋沒。
歲華:時光,年華。
田真:典出《齊諧記》,田真三兄弟分財,紫荊樹因兄弟離心而枯萎,后和好則復榮,故以紫荊喻兄弟親情。
推測為詩人長期漂泊異鄉時所作。詩中‘汩沒在天涯’‘閱歲華’暗示其久居外鄉,因故園音信斷絕,觸景生情,借詩寄懷諸弟,表達對兄弟團聚的渴望。
全詩以個人漂泊經歷為線,通過邊塞、春風等意象渲染孤寂,借田真典故深化兄弟情主題,情感深沉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懷親寄弟之作。
拂水安弦,邀云卷幔,吹來玉笛無聲。攀摘高寒,妝樓一帶香橫。
春風詞筆垂垂古,有簪花、格自天成。夜蟾明,不信仙居,不傍瑤京。
頻呵冷蕊愁何許,但清攸韻寫,瘦共詩評。倚遍筠枝,回闌直恁心盟。
臣才不及應漸左,算閨中、賦茗還能。記曾經,飛雪江南,夢繞山青。
銀燭銅槃起絳煙,寒威不到玉缸前。
周旋忽共銜杯夕,慷慨何如攬轡年。
綠綬可能搴薜荔,青山猶得奉櫜鞬。
即看蔣詡開三徑,豈乏風流二仲賢。
昔年玉瑞下層霄,今日瑤池預祝堯。
負扆當陽天子坐,稱觴顓面宰臣朝。
九重陛下聽鳴蹕,萬歲山前看舞韶。
持橐五人沾鎬飲,獨憐蒲柳望秋凋。
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
但愛亭下水,來從亂峰間。聲如自空落,瀉向兩檐前。
流入巖下溪,幽泉助涓涓。響不亂人語,其清非管弦。
豈不美絲竹,絲竹不勝繁。所以屢攜酒,遠步就潺湲。
野鳥窺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與我言。
惟有巖風來,吹我還醒然。
綽約佳人淡薄妝,
天真自恃不熏香。
低頭無語嬌尤甚,
更著新翻淺色黃。
仙人不易會,異歲一同盟。鑾幄七香度,機絲五色成。
云間驚節換,雨下映空明。欲別猶聞調,鏗鏗玉佩聲。
用拙逢知己,云何卜此程。欲應天上會,漫道別時情。
淚滴河源淺,愁分曙色明。星橋猶可度,相望水盈盈。
亨涂即畏涂,暮境欲何如。
索米多貧士,鈔詩欠小胥。
自緣鄉夢熟,頓與世情疏。
會約逃名者,山間倒跨驢。
著身靜處觀人事,
放意閑中鍊物情。
去盡風波存止水,
世間何事不能平。
片云攜雨過山頭,
似我辭家作宦游。
縱有西風吹不散,
輕陰隨處又勾留。
一笑浮云世已輕,每從山水寄幽情。
山僧何處供茶果,浪報人間得姓名。
孤鶴每希和靖節,三春空老鹿門耕。
隴頭相對如賓馌,豈料荊州誤識名。
紅檠斜照人無語,圓冰對漾春無緒。陌上鶯啼,梁間燕乳,夢中怕到銷魂處。
小樓春色留難住,斜橋春水流將去。三月時光,一年節序,水晶簾外廉纖雨。
酒醒夜凄清。何處簫聲。被風吹斷又零星。知有幾多愁思在,訴不分明。
想得薄寒生。露濕簾旌。沉吟還自繞階行。依約碧桃花底影,斜月三更。
蜺羅跂諦水,神力移在茲。
何以西方空,東方經蠹緇。
末法三千年,東西兩陵夷。
惟有萬古泉,水碧溫流澌。
春深構飛檻,奇石乳巖垂。
定心足垂外,不畏虎跡欺。
我曾木癭瓢,蒸以丹房芝。
君亦汲烹之,容顏發華滋。
閑云不濟物,何似在山儀。
不傲南窗且采樵,
乾松每帶濕云燒。
庖廚卻得長兼味,
三秀芝根五朮苗。
挾持左右盡弓刀,
誰識書生膽氣豪。
談笑頭顱拼一擲,
馀生早已付鴻毛。